趙鵬飛
【摘要】目的:探討復原通氣散治療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30例患者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5例。治療組在腰椎牽引和物理治療基礎上配合復原通氣散治療,對照組采用腰椎牽引和物理方法治療。結果:兩組患者治療14天后,總優(yōu)良率治療組為554%,對照組為4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原通氣散治療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好。
【關鍵詞】復原通氣散;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42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07-0043-01
Abstract:
Keywords:
中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病機在于肝腎不足,筋骨不健,復受扭挫,或感風寒濕邪,經絡痹阻,氣滯血瘀,不通則痛。一般分為寒濕痹阻、氣滯血瘀、肝腎虧虛等幾種證型,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的性質多為刺痛,部位多在腰部及下肢,且位置固定,或伴有麻木感,在疼痛初發(fā)期,以氣滯血瘀證最為多見。筆者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均以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為主要癥狀,不伴有馬尾神經癥狀。65例在腰椎牽引和物理治療基礎上,配合復原通氣散治療,65例采取單純腰椎牽引配合物理治療的方案,對兩組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5例。所選患者均符合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颊叱霈F腰部及下肢疼痛癥狀在1周內,腰部CT或MRI提示為原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符合上述兩項條件納入研究病例。排除標準:腫瘤、外傷、脊髓病變等,致神經根損傷或馬尾神經受壓損傷,伴有明確手術指征;排除不符合納入標準和診斷標準者。治療組中女24例,男41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32土6)歲;病程1~14天,平均病程63天;對照組中女26例,男39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34±5)歲;病程1~7天,平均病程42天。所選患者均以腰部疼痛活動受限及下肢疼痛麻木為主要癥狀來診。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采取行氣、理氣、活血、止痛的治療原則,以復元通氣散(穿山甲10g、牽牛子15g、木香30g、陳皮10g、炙甘草15g、延胡索20g、白芍30g、蜈蚣2條、全蝎10g、乳香10g、沒藥10g、紅參10g、制附子10g)為主方,水煎服,每日l劑,早晚服;標準量口服甲鈷胺片和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治療期間嚴格臥床制動休息,腰椎牽引每天2次,低頻治療每天2次,6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嚴格臥床制動休息,標準量口服甲鈷胺片和雙氯芬酸鈉緩釋片,腰椎牽引每天2次,低頻治療每天2次,6天為1個療程。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4觀察指標應用VAS法(目測劃線評分),觀察患者疼痛的緩解率。治療前疼痛強度-治療后疼痛強度/治療前疼痛強度比值為疼痛的緩解率。
15疼痛緩解標準[2]參照中藥臨床指導研究原則制定[1]。優(yōu):腰部及下肢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腰椎活動度正常,疼痛緩解百分比≥90%;良:腰部及下肢疼痛癥狀改善明顯,腰椎活動度基本正常,疼痛緩解百分比≥70%;可:腰部及下肢疼痛癥狀有好轉,疼痛緩解率百分比≥30%;差:腰部及下肢疼痛無改善或加重,彎腰活動受限,疼痛緩解百分比<30%。
2結果
兩組患者系統治療2個療程后,對疼痛改善情況進行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比較表(例)
組別n優(yōu)良可差優(yōu)良率治療組651224254554%*對照組65820307431%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青壯年多發(fā),主要是因為髓核、纖維環(huán)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外力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致使髓核從破裂處突出于側后方或椎管中,相鄰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及下肢疼痛,病理因素是突出物直接壓迫或刺激水腫的神經根;還可能是突出的椎間盤使神經根及其硬膜拉伸,引起神經根缺血性疼痛[3]。以“復元通氣散”命名的方劑很多,如在《傷科補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外科精要》、《丹溪心法》、《醫(yī)學入門》等書中,都有不同組合的復元通氣散。其中《醫(yī)學入門》中復元通氣散的主治功能為一切氣不宣通,瘀血凝滯,周身走痛;或因負重挫閃,氣滯血分而作痛者,我們在其原方基礎上進行適當加減,方中應用大劑量木香為君藥以理氣止痛,加乳香、沒藥、延胡索為臣藥以活血止痛;應用穿山甲、蜈蚣、全蝎為佐藥以攻逐經絡止痛;人參、附子為使藥益氣溫陽,補虛止痛; 加炙白芍、甘草緩急止痛;牽牛子利水瀉下、通便止痛。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緩急、補虛、通便止痛諸法融入該方中。如果是高齡體弱的患者,元氣往往不足,耐受疼痛的能力降低,應當酌情加益氣溫陽藥物,養(yǎng)陰補血藥物,可以增加其它止痛藥的止痛效果,同時對機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防止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發(fā)作期,腰腿疼痛較重,而且疼痛部位較固定,疼痛性質為刺痛不移,常伴有咽干、脈弦、舌質暗等,是氣不宣通、血瘀凝滯、氣滯血分作痛之征象,故以理氣、行氣、活血止痛為治法,以復原通氣散加減療效較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第3輯).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7:149.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1994:165,197.
[3]楊克勤.脊柱疾患的臨床與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35.
(收稿日期:20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