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杰,張 柳,聶成龍,王 琳,李志永
(1.軍械工程學院,石家莊 050003;2.解放軍77108部隊,成都 610000;3.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石家莊 050003)
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評價研究*
楊英杰1,張 柳1,聶成龍1,王 琳2,李志永3
(1.軍械工程學院,石家莊 050003;2.解放軍77108部隊,成都 610000;3.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石家莊 050003)
明確了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的概念內(nèi)涵。針對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問題,從評價參數(shù)和評價方法兩個方面入手,系統(tǒng)回顧了國內(nèi)外開展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評價的歷史,分析了國內(nèi)外研究工作的特點與進展,總結了現(xiàn)有研究成果,通過對照比較,指出了現(xiàn)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從使用階段裝備保障評價問題的基礎理論、系統(tǒng)分析和保障仿真技術3個方面,提出了后續(xù)的研究建議,對于相關科研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和借鑒意義。
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參數(shù),評價方法,綜述
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是指根據(jù)部隊的作戰(zhàn)任務、行動方案及保障要求,對保障任務區(qū)分、保障資源配置、保障力量部署與運用、保障行動協(xié)同等方面的總體描述,保障計劃則是保障方案的具體化和詳細化,是保障方案的有機組成部分??茖W合理的裝備保障方案是實現(xiàn)我軍“精確化保障”的重要保證,是提升裝備體系作戰(zhàn)能力和保障能力的關鍵。要保證裝備保障方案能夠正確、有效地指導裝備保障工作,就必須對裝備保障方案進行科學評價,提出優(yōu)化改進意見,從而得出最優(yōu)或滿意方案。因此,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問題成為當前我軍新時期軍事斗爭準備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現(xiàn)實問題。
當前,國外主要圍繞裝備保障方案的實施效果,即裝備保障能力和保障資源評價展開研究工作。
從上世紀50年代起,美軍即開始明確保障能力評價的工作要求。上世紀80年代,美國又將基于仿真的采辦寫入指令性文件中,明確了仿真評價結果可直接作為決策依據(jù)。進入新世紀后,外軍對保障能力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一是組建專門負責保障能力評價的部門[1],二是建立保障能力評價的軟硬件環(huán)境[2],三是以能力評價為核心促進保障系統(tǒng)建設[3],四是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手段[4]。這些做法對保障能力評價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1 評價參數(shù)
外軍通常把戰(zhàn)備完好性和任務持續(xù)性作為保障能力評價的基石。根據(jù)裝備系統(tǒng)的類型不同,戰(zhàn)備完好性參數(shù)與任務持續(xù)性參數(shù)則不同。但是一般都會包含使用可用度(A0)、可執(zhí)行任務率(MC)、平均修復時間(MTTR)和平均后勤延誤時間(MLDT)等幾個重要參數(shù)。另外,對于保障系統(tǒng)又會按照保障要素的類別,如指揮、維修、器材、運輸?shù)?,分別給出相應的評價參數(shù),并針對不同裝備系統(tǒng)在不同的維修策略、備件庫存水平、維修人員的數(shù)量和能力、維修時間等條件,給出相應的參數(shù)計算。美國空軍指令文件AFI10-602和美國空軍維修部門提出的規(guī)范性文件中涉及的維修指標體系,就從美國空軍業(yè)務領域的角度,將評價參數(shù)劃分為六類,并給出了相應的算法描述。
1.2 評價方法
與評價參數(shù)一樣,外軍評價方法的研究也是圍繞著保障能力評價和保障資源優(yōu)化展開的,且以定量評價模型為主。以美軍為例,美軍的陸軍后勤評價系統(tǒng)(ALAS)可對陸軍未來軍事能力進行評價,并對滿足作戰(zhàn)要求的保障資源展開預測;武器系統(tǒng)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WSMIS)則是通過確定后勤保障資源來評價空軍武器系統(tǒng)的準備狀態(tài)和維持能力;陸軍作戰(zhàn)準備狀態(tài)分系統(tǒng)(OMNIBUS)用于評價國防指南演習計劃的軍隊征集、展開、投入戰(zhàn)斗和維持的能力;基準范圍(baseline area)評價系統(tǒng)可評價海軍在戰(zhàn)時狀態(tài)下,按時把后勤保障物資運送給作戰(zhàn)部隊的能力,并評價按后勤供給程序把軍事物資從倉庫運送到戰(zhàn)場的能力等。從這些系統(tǒng)中均可發(fā)現(xiàn)與保障相關的仿真評價模型。還有一些典型的保障仿真評價系統(tǒng),如美軍的LCOM、WLTAE、TOPSAM系統(tǒng)和瑞典的OPUS10、SIMLOX系統(tǒng)等[5-6],這些系統(tǒng)中同樣包含了與保障相關的仿真評價模型,且這些仿真模型經(jīng)過實戰(zhàn)檢驗[7-8],具有較高可信度。另外,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國外還研發(fā)了支持仿真系統(tǒng)動態(tài)重構和仿真框架自動生成的相關技術和軟件,其中比較典型的商用軟件就是SEQUOIA SIMBUILDER-HLA仿真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自上世紀80年代,國內(nèi)開展裝備RMS研究工作以來,陸續(xù)進行了裝備保障能力和保障資源評價的相關工作。但直到“十五”以前,保障能力評價的研究工作一直局限于裝備的研制階段,評價的對象主要圍繞著單一型號裝備。“十五”以后,保障能力評價的研究拓展到裝備的使用階段,評價的對象變?yōu)檠b備基本作戰(zhàn)單元?!笆晃濉币院螅U夏芰υu價的對象變?yōu)楦邔哟蔚难b備作戰(zhàn)單元和裝備體系。保障能力評價參數(shù)也從“十五”前保障系統(tǒng)的“靜態(tài)”評價轉為與任務相關的“動態(tài)”評價。從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看,近年來從事保障能力評價與保障資源評價研究的主要科研院所有軍械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裝甲兵工程學院、空軍工程大學、空軍雷達學院、海軍裝備研究院、空軍裝備研究院、二炮裝備研究院等。
2.1 評價參數(shù)
“十五”期間,我軍開展了“兩成兩力”(即部隊現(xiàn)有裝備成建制成系統(tǒng)形成作戰(zhàn)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設)的建設工作,提出了建設標準及綜合評價實施辦法,主要是以部隊實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專家打分的方式進行,評價參數(shù)大多是靜態(tài)參數(shù)。在“十一五”期間,相繼提出了針對裝備基本作戰(zhàn)單元和裝備作戰(zhàn)單元的裝備完好率、使用可用度、任務完成概率等動態(tài)綜合參數(shù)[9],以及針對保障系統(tǒng)的保障任務完成概率和保障服務時間等動態(tài)綜合參數(shù)[10]。圍繞保障資源優(yōu)化,提出了資源滿足率、資源利用率等動態(tài)評價參數(shù)。
2.2 評價方法
當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側重于保障能力綜合評價和保障要素評價兩方面。
在保障能力的綜合評價方面,主要采用了層次分析法、熵理論、模糊綜合評價法、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法、德爾菲法和仿真方法,以及這些方法的綜合應用。在這些方法中,既有定性方法,也有定量方法,以及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不同方法之間的相互組合,可用于評價不同的能力參數(shù)。比如,層次分析法與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相結合可評價裝備使用可用度和系統(tǒng)效能[11]。熵理論與模糊綜合評價相結合可對多個方案進行優(yōu)選評價[12]。而“兩成兩力”評價則采用了定性問題定量化的綜合評價方法。此外,還開發(fā)有基于HLA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裝備保障仿真通用平臺[13],可以對任務完成概率等參數(shù)進行仿真評價。
在保障要素評價方面,評價維修保障能力主要采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法[14]、多屬性評價方法[15]、支持向量機法[16]和仿真評價方法等。評價器材保障能力主要采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法[17]、神經(jīng)網(wǎng)絡法[18]和TOPSIS(優(yōu)劣解距離法)[19]等。評價彈藥保障能力主要采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法[20]、運籌學方法[21]、TOPSIS法[22]等。評價保障指揮系統(tǒng)效能主要采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法[23]、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24]、熵理論[25]、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26]和計算機仿真[27]方法等。評價防衛(wèi)和通信保障能力主要采用了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法[28]、變權理論[29]和ADC法[30]等。
3.1 當前研究總結
國外從保障能力評價與保障資源評價的角度入手,已建立了行業(yè)認可的評價參數(shù)和模型,尤其圍繞仿真評價模型的研究,開發(fā)了大量覆蓋多個層面的評價系統(tǒng),技術較為成熟,且仿真評價系統(tǒng)的模型經(jīng)歷過實戰(zhàn)的檢驗,具備相當高的可信度。
國內(nèi)近年來圍繞保障方案評價開展了不少研究工作。評價參數(shù)經(jīng)歷了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既有定性方法、又有定量方法,還有各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但保障方案評價的大多數(shù)思路是: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計算指標權重、建立評價模型,不同之處僅在于指標選取和評價模型的建立方法,缺乏基礎理論的研究。另外多數(shù)研究只是對保障方案局部進行評價,缺乏對保障方案評價問題的系統(tǒng)規(guī)劃,對規(guī)范的評價流程研究更是鮮見。在保障仿真評價方面,國內(nèi)對仿真技術的應用還不成熟,不能完全支持保障變化帶來的保障仿真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變化,還沒有行業(yè)內(nèi)較為認可的保障仿真模型。
3.2 未來開展使用階段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工作的建議
綜合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當前的研究與實際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未來研究應著重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考慮。
(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梢越梃b錢學森教授提出的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論思想,面向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問題,研究如何實現(xiàn)從定性經(jīng)驗判斷到定量描述,再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的評價理論研究;結合研討廳建設的軟硬件需求,研究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工具的基礎理論。
(2)重視評價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運用系統(tǒng)工程原理,對裝備保障方案評價問題進行整體規(guī)劃,尤其應重視評價流程研究,探索從系統(tǒng)設計的角度對評價流程進行分析,使得評價工作嚴謹、規(guī)范。
(3)深化保障仿真技術研究。研究保障變化帶來的保障仿真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變化,研究行業(yè)內(nèi)較為認可的仿真模型。尤其應重視仿真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研究,考慮引入探索性分析、數(shù)據(jù)耕種和計算實驗等國外先進技術手段,進而依據(jù)仿真評價結果,提出更為科學的保障方案優(yōu)化建議。
[1]Donald W S,Simms E D,Schaible R A.Battle Damage Repair of Tactical Weapons Assessment[R].AD-A213117.
[2]Ingraham L,Solomon C,Lowe B.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Processes Using Simulation-Based Methodologies[J].IEEE Conference,2005:690-694.
[3]Deposes B.Next Generation End-ToEnd Logistics Decision Support Tools.Evolutionary Logistics Planning[J].IEEE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Security and Defense Applications.2007:50-53.
[4]Deposes B.Next Generation End-ToEnd Logistics Decision Support Tools.Evolutionary Logistics Planning[J].IEEE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Security and Defense Applications.2007:50-53.
[5]George P C.Feasibility Study of Variance Reduction in the Logistics Composite Model[R].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
[6]運通恒達有限公司.系統(tǒng)運行和保障體系仿真軟件(SIMLOX)[S].北京:運通恒達科技有限公司,2008.
[7]曾慶華.集團軍戰(zhàn)役技術保障機構行動效能評估系統(tǒng)[D].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1999.
[8]Gregory C J,Schultz R E.Simulation Modeling for Military Logistics and Support Ability Studies[J].Simulation Conference.December 1999:458-487.
[9]封會娟.裝備作戰(zhàn)單元保障對象系統(tǒng)RM建模研究[D].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2010.
[10]劉文武.基于本體論的裝備保障系統(tǒng)建模研究[D].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2011.
[11]穆富嶺,武昌,吳德偉.維修保障系統(tǒng)效能評估中的變權綜合法初探[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3,25(6): 693-696.
[12]張磊,汪德虎,王曉通,等.基于熵權的艦炮武器系統(tǒng)維修保障能力模糊綜合評判[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8,30(3):81-84.
[13]張偉.裝備保障仿真建模及原型系統(tǒng)實現(xiàn)[D].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2013.
[14]涂三軍,王學偉,孫殿星.艦空武器系統(tǒng)維修保障能力評估模型研究[J].航空兵器,2010,46(2):50-53.
[15]程軍偉,張國彬,劉旭剛,等.汽車維修分隊維修保障能力評估模型[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0,12(2): 34-38.
[16]趙時,劉俊瀛,邱華.支持向量機在航空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26(15):436-437.
[17]于娜,高崎.維修器材保障能力評價方法[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8,33(8):136-139.
[18]吳迪,古叢,裴宏.裝甲裝備保障資源狀況綜合評估模型研究[J].消費導刊,2009,60(1):212-213.
[19]呂建新,劉松堯.TOPSIS法在武警車輛維修保障能力評估中的應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S2):23-24.
[20]李文生,車文剛.通用彈藥供應保障業(yè)務流程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9,23(11):105-107.
[21]王鈺,王海春,王文力.隨機服務系統(tǒng)模型在坦克彈藥保障中的應用[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7,29(4): 101-103,107.
[22]高善清,王卓柱,艾云平,等.彈藥物流路徑的優(yōu)化決策研究[J].包裝工程,2006,27(2):151-153.
[23]陳良灝,萬俊,藺文斌.裝備保障指揮系統(tǒng)的效能評估研究[J].兵工自動化,2008,27(6):43-45.
[24]陳曉山,蘇平.遺傳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裝備保障指揮系統(tǒng)效能評估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09,28(3):15-18.
[25]暴軒,高會軍.裝備保障指揮體系組織結構的評價模型[J].兵工自動化,2009,28(5):57-60.
[26]左雄,任煜,韓營團,等.灰色理論在裝備技術保障指揮效能預測性評估中的應用[J].四川兵工學報,2008,29(4):30-32.
[27]趙金超,齊歡,張勇明.艦船裝備技術保障指揮與維修系統(tǒng)能力評估研究[J].中國修船,2009,22(1):35-38.
[28]曲紅緋,李文山,楊軍.基于混合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野戰(zhàn)倉庫偽裝效能評估[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8,33(5):17-119.
[29]伍人濤,韓林,鄧華強.模糊變權法在通信保障能力評估中的應用[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9,34(S1):119-121.
[30]張慶輝.基于ADC法的通信系統(tǒng)效能評估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10):2360-2362.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Summary of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 in Operational Phase
YANG Ying-jie1,ZHANG Liu1,NIE Cheng-long1,WANG Lin2,LI Zhi-yong3
(1.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03,China;2.Unit 77108 of PLA,Chengdu 610000,China;3.Shijiazhuang Mechanized Infantry Academy,Shijiazhuang 050003,China)
To define the conception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 in operational phase,against the evaluation problem of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 in operational phase,starting from both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 in operational phase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the characteristic and progress of research work is analyzed,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s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compare,the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is indicated.On this basis,from the basic theory,system analysis and support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the evaluation problem of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 in operational phase,the follow-up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 staff is proposed.
equipment support concept,evaluation parameters,evaluation methods,summary
TB114.3
A
1002-0640(2015)10-0005-04
2014-08-05
2014-10-20
軍隊科研計劃基金資助項目(51319060104)
楊英杰(1986- ),男,四川自貢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裝備綜合保障理論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