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諸子學說百花齊放,其思想之迥異,也體現(xiàn)在他們對文獻的態(tài)度上。墨家學說主張“兼愛”、“非攻”、“為貧賤者立說”,故其學說獲得了底層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墨家學說,成為與儒家學說并立的“顯學”。而墨子對禮樂文化與典籍的態(tài)度不同于儒家的傳統(tǒng)觀點,因其思想獨樹一幟,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獻觀。
關鍵詞:墨子;儒家;文獻觀;對比
中圖分類號:G12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6-0133-02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國人),出身貧寒。在《呂氏春秋》、《淮南子》及《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對墨子的行為及言論都有記載。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是底層人民的代言人。
孔子作為“文獻”一詞的最初的表述者在《論語·八佾》中這樣的表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在這里的文獻指的就是典籍與賢才。而墨子的思想理論來源也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就是在儒家的思想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雖然兩家學說的理論材料相同,但是在對材料的處理方式上是不同的。韓愈對兩家思想有如下評述:“儒、墨同是堯、舜,同非桀、紂,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奚不相悅?cè)缡窃??余以為辯生于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非二師之道本然也??鬃颖赜媚樱颖赜每鬃?,不相用不足為孔、墨。”孔子與墨子的學說各側(cè)重某一方面,不能人為地割裂二者的關系。墨家的文獻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先王”思想
墨家學說與儒家學說在研究對象與研究材料上范圍大致相同。墨子主張法先王之道,他說:“天下之所以生者。以先王之道教也。古之圣王,欲傳其道于后世,是故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傳遺后世子孫,欲后世子孫法之也。今聞先王之遺而不為,是廢先王之傳也(《墨子·貴義》)。墨子也主張效法先王之行為,但是并不主張完全吸收先王的思想,本著批判地吸收的原則,著重于法堯、舜、禹之政,強調(diào)的是統(tǒng)治者應該具有兼愛、非攻、尚賢、勤儉等品質(zhì),是將文獻作為證據(jù)材料來吸收,目的是為闡明自己墨家的觀點,而舍棄了夏商周以來的禮樂傳統(tǒng),而非從繼承文化典籍與傳統(tǒng)的角度來談文獻。而孔子則在弘揚先代的文化傳統(tǒng)、思想、制度的基礎上滲透儒家的思想,正所謂“我注六經(jīng)”的思想??鬃右仓鲝埛ㄏ韧踔f,主張效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賢明君主之禮法。而后來的“孔子刪詩”說也在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儒家處理對待典籍的態(tài)度。
二、看重文獻的教化與實踐作用,講求“述而又作”
文獻作為文化傳承的符號載體,墨子與孔子的思想都偏重將文獻作為手段來表明自己學說??鬃又鲝垼膶W應該“興、觀、群、怨”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能夠抒發(fā)情志,結(jié)交朋友。從社會角度出發(fā)能夠觀察社會與自然現(xiàn)象,同時能夠紓解心中不平之氣,針砭時弊。這樣才能起到文獻的現(xiàn)實意義。
墨子在注重書面文獻的同時,不以詩書為桎梏,皓首窮經(jīng),而是把這種文學思想帶入到自己的學說當中:“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于仁義則大相遠也。”[1]墨子注重言語的實踐效果。他以古代匠人掌握制輪工藝的例子強調(diào)制輪子要有實踐效果“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圓”,從而有助于生產(chǎn)實踐,墨子的落腳點雖然在生產(chǎn)而非文化,但是他的理論同樣是文獻以及知識的運用是為了實踐。
墨子早年曾學習儒家理論,墨子的觀點之所以與儒家學說有相通之處也在于此。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墨翟發(fā)現(xiàn)儒家理論不同于自己“為貧賤者立言”的思想,后脫離孔門后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主要思想?!痘茨献印分杏羞@樣的記載:“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shù),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盵2]由此可見墨子之所以與儒家學說背道而馳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滿儒家禮樂思想之煩瑣。墨子的學說與儒家的學說的思想觀點之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墨子》一書中,主要體現(xiàn)在“非儒”與“非樂”兩個章節(jié),而在其他諸如“三辯”、“公孟”等墨子與信奉儒家學說人的論辯中能夠看出儒墨兩家對待禮樂文化態(tài)度的不同。
孔子的文學思想主要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只闡發(fā)先人的觀點,而不自己創(chuàng)作文學。只是通過闡釋經(jīng)典來達到傳播思想的目的,使得自己的思想能夠在解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讓讀者接受這種“克己復禮”“仁愛”的思想;而孟子的創(chuàng)作思想在《孟子·耕柱》中,儒家學者與墨子的對話就能看出“公孟子曰:‘君子不作,術(shù)而已。子墨子曰:‘不然。人之不君子者,古之善者不誅,今也善者不作。其次,古之善者不遂,己有善則作之,欲善之自己出也。今誅而不作,是無所異于不好遂而作者矣。吾以為古之善者則誅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蹦诱J為最不具有品行的人既不釋故也不創(chuàng)作,品行不好的人只創(chuàng)作而不對古代進行詮釋,這與儒家信奉的述而不作是一樣的,而最好的君子應該是既述且作,應該是學術(shù)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并行。這不僅反映出墨子的文學觀點,而且也表明了墨子對待文獻的態(tài)度。
從另一個方面看,墨子的文學觀側(cè)重于實踐,注重從實際的角度闡發(fā)文學的發(fā)生。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配合,強調(diào)人與人間的互利思想。將文學的外延擴大了,不將文學局限在對古人觀點的闡發(fā)上,為文學發(fā)展打開了思路。
三、反“禮樂”的文獻觀
墨子的文學觀點與儒家的文學觀點在“文學是什么”這個層面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分歧。具體體現(xiàn)在文學的組成部分應不應該包含“禮樂”這一部分。墨子從功利的角度認為“仁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彼麑κ挛锖脡牡呐袛嗑褪菑乃^的天下之利弊出發(fā),從百姓的實際利益出發(fā),為統(tǒng)治者“目之所美,耳之所樂及口之所甘及身體之所安”的奢侈享受而損害人民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利于統(tǒng)治的,“虧民衣食之財”的行為不是仁者的行為,這一評判標準直接就將矛頭指向儒家文化所代表的《易》《書》《詩》《禮》《樂》《春秋》等經(jīng)典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禮樂思想,認為《禮》《樂》文化是統(tǒng)治者為滿足個人私欲而損害百姓利益的產(chǎn)物,不應該把文學中這部分內(nèi)容繼承下來。墨子把百姓的利益得失與否作為對事物評判的標準,當然這也包括對文學典籍及禮樂文化的態(tài)度問題。這也直接導致了墨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對立。所以墨子得出了“為樂,非也!”的結(jié)論。墨子認為夏桀、商紂王都是因為喜愛音樂而誤國害事,所以他將導致百姓利益受損,國家滅亡的原因歸咎于禮樂思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這也是他“背周道而用夏政”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為重視禮樂文化的魯國貴族的后代,他認為春秋后期的社會動蕩,爾虞我詐是由于“禮崩樂壞”所造成的,提倡繼承先代的文化,包括文獻、禮儀制度、風俗習慣、社會規(guī)范等內(nèi)容,形成具有規(guī)范的社會秩序的理想境界。禮樂作為先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由后人經(jīng)過編訂整理,傳給后人,保持社會“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封建秩序。
而墨子對于文化典籍的態(tài)度,也是從個人立言的角度出發(fā),“有人統(tǒng)計通行本《墨子》中引詩11條,說《詩》4條,通行本《墨了》,引《書》40節(jié),可見《詩》《書》是墨子法先土的基本文獻”[3]。但是同樣作為先王的著作,《禮》《樂》思想作為墨子的批評對象,一次也沒有征引,由此可見墨子對待典籍的態(tài)度是批判的繼承。取而代之的是“兼愛”與“非攻”思想,他反對孔子這種用禮樂文化將先代社會理想化的治學態(tài)度,繼承的學說應該與當代社會現(xiàn)實相切合。正如《墨子·魯問》中墨子有這樣一段回答:“攻其鄰國,殺其民人,取其牛馬、粟米,貨財,則書之于竹帛,鏤之于金石,以為銘于鐘鼎,傳遺后世子孫,曰:‘莫若我多”。墨子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揭示出“春秋無義戰(zhàn)”的本質(zhì),不僅提出了自己的非攻與兼愛的思想,而且也對全盤接受先代典籍的態(tài)度進行了批判,他認為像這種不利于社會進步的文獻不應該記錄下來。
孔子的文學思想主要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即只闡發(fā)先人的觀點,而不自己創(chuàng)作文學。只是通過闡釋經(jīng)典來達到傳播思想的目的,使得自己的思想在能夠解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讓讀者接受這種“克己復禮”“仁愛”的思想;墨子認為最不具有品行的人既不釋古也不創(chuàng)作,其次品行不好的人只創(chuàng)作而不對古代進行詮釋,這與儒家信奉的述而不作是一樣的,而最好的君子應該是既述且作,應該是學術(shù)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并行。這不僅反映出墨子的文學觀點,而且也表明了墨子對待文獻的態(tài)度。
孔子時期的儒家思想與墨子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諸侯實力增強,此時儒家思想也開始向法家思想過渡,墨家的思想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開始形成的,墨子從“兼愛”、“非攻”的角度出發(fā),主張君主應該從民生角度出發(fā),在節(jié)葬、非樂、非攻等實用主義的思想指導下,引導君主注意休養(yǎng)生息,從而壯大諸侯國的實力,從這一角度說,墨子的學說確實反映出墨子注重實際的一面,而與此相對,儒家思想就具有理想主義色彩。
《墨子》文獻觀雖較儒家文獻觀顯得并不完善,并沒有產(chǎn)生像儒家典籍觀那么大的影響,而且在對待某些文學典籍的態(tài)度問題上和處理方式上還有待商榷,但是《墨子》的文獻觀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文學的發(fā)展,尤其在文學典籍是否只應該維護經(jīng)典的地位,而忽視現(xiàn)實文學創(chuàng)造的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在墨子的文獻觀上也鮮明地提出了為貧賤者立說的觀點,將禮樂上升到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角度上,在這一點上,墨子的觀點還是很鮮明的。墨子的文獻觀也與荀子的思想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荀子針鋒相對地將禮樂上升到治國理政的地位上來。而禮樂這種文化遺產(chǎn)如何被繼承,也因墨子的觀點而產(chǎn)生分歧,對禮樂的爭議,墨子“非樂”的文獻觀也隨著荀子及韓非子學說的產(chǎn)生而不斷發(fā)展著,也影響著后來統(tǒng)治者如何處理文化典籍的文化政策。這也是我們討論墨子典籍觀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孫詒讓.墨子閑詁: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1954.
[2]劉安.淮南子·要略[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王齊洲.論墨子的文學觀念[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4]墨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陳朝暉.孔墨尚賢人才觀之比較[G]//墨子研究論叢:第二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社,1993.
[6]程有為.墨子尚賢思想簡論[G]//中原墨學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7]舒大剛.苦行與救世—墨子的智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簡介:張元鑫(1988-),男,碩士研究生,從事古籍整理研究。(指導教師:李先耕)
(責任編輯: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