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貞(《Shopping+Design》總編輯)
我所認識的臺北,像散文;有秩序,但沒那么嚴謹,有變化,卻不難親近。
在臺北,最適合描述這種性格的場域是咖啡館。氣氛剛剛好,有音樂、咖啡和食物的香味、舒適的空間設計,可以把身心交付的令人安心的場所??梢赃@么說嗎?因為咖啡館代表一種日常、生活的陪伴,包容和催化各種心思與交談,一個擁有眾多咖啡館的城市,必然是座溫柔的城市。
在《等一個人咖啡》電影里,那個虛構的咖啡館,其實是這個城市真實的寫照??梢缘纫粋€人,也可以安頓自己,親切卻不冒昧的風格咖啡館,在臺北的密度非常高。附帶一提,如果你走進這樣的地方,不妨注意一面熟悉的旗子,上面寫著“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你會發(fā)現(xiàn),咖啡館是這座島上最具有獨立精神的場域之一,而反核旗正是從臺北的咖啡館誕生。
至于臺北最有設計活力的地方,我想,從《Shopping Design》過往受歡迎的幾個題目可窺一二:街區(qū)散步、風格發(fā)廊、情境餐廳、五感民宿。簡而言之,臺北最有意思的地方全在小巷弄里,富錦街、赤峰街、迪化街、青田街……提供各式創(chuàng)意料理的小餐館、自創(chuàng)品牌直營店、設計師工作室附設咖啡館、風格獨具的個性選品店、宛如精品藝廊的沙龍發(fā)廊、隱身在二樓的獨立書店……離開大馬路,每個街區(qū)都有隱藏版風景。
如同許多國際大都市,臺北也是一座混搭的城市,但它的新與舊,大和小,時髦與在地,并不那么壁壘分明。你可以在同一個中山街區(qū)逛遍國際精品店,也可以隨時走進巷弄里享受逛獨立店的樂趣;可以到百貨公司的豪華電影院看娛樂商業(yè)片,也可以選擇到臺北光點觀賞不一樣的藝術電影;這里有五星級現(xiàn)代飯店,也有從日據(jù)時期保留下來的建筑里的咖啡廳;而這些,全在走路可及的半小時范圍內。
在我工作的地方,也有這樣的特質。我們很容易走到熱鬧流行的東區(qū),而提供小農直送、無毒安全食材的248農學市集,也在附近;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著午餐走到孫中山紀念館邊看孩子們放風箏邊用餐,或是走到松煙文創(chuàng)園區(qū)看看展覽買買書,途中經過抗議政府財團的護樹團體臨時指揮中心,聽聽他們的訴求。
臺北是一座永遠不會無聊的城市。
若是厭倦了城市生活,可以到貓空喝茶看夜景,到北投、烏來泡溫泉,到淡水游渡輪看日落;親山親水的行程,全在捷運在線,僅需半日時間。而24小時營業(yè)的書店、便利商店、餐廳酒吧,更有著超乎想象的便利。從清晨到夜晚,臺北人幾乎不用擔心吃飯和交通的問題,各式早餐、brunch、下午茶、晚餐、消夜,只需煩惱選擇太多而不是太少;而在6:00至24:00的捷運發(fā)車時間以外,出租車隨傳隨到。
臺北也許尚未進入最適宜人居的理想城市之列,但也沒有因為城市的快速步調和競爭失去了靈魂。臺北的快,很有人性,有一種進步不必然會帶來的自由和包容。正是這樣的臺北,容許各種可能性發(fā)生,它是一座很適合“創(chuàng)造”的城市。
我在這里觀賞過云門舞者的排練,知道將這群厲害的舞者推上國際舞臺的根源地;也在這里認識幾米,聽他朗讀自己書中的詩句。知名風格雜志《MONOCLE》不止一次提到新世代創(chuàng)業(yè)風潮,而這股能量,在臺北也可以深刻體驗。這座城市或許還有許多不夠美麗的地方,但不可否認地,它是一個十分友善和充滿活力的城市。
如我在《Shopping Design》3月號“臺北人的創(chuàng)意練習”編者的話中所說,“臺北的多元性滋養(yǎng)了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它提供了包容性,也給予最大尺度的自由和競爭,然而卻未成為一個不講人情的社會。你可以在這里綻放,也隨時可能挫敗消隱;但無論何時,你很容易在這個城市中找到透著光亮的小據(jù)點,得到溫暖?!?/p>
最后,我想說,能容納像《大志》這樣的雜志存在,支持街友以尊嚴賺取收入,這樣的臺北,是很酷的。
好樣VVG
好樣旗下幾家店,是我覺得臺北最好看的風景之一。從像在自家客廳端出創(chuàng)意料理的好樣餐廳、好樣餐桌,臺北最早的設計B&B好樣公寓,提供夢幻甜點的好樣棒棒,專為親子互動而設計的好樣小小,被Flavmrwire.com評為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之一的好樣本事,以裁縫為主題的好樣喜歡,到華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里的好樣思維,以及松煙文創(chuàng)園區(qū)的好樣情事,好樣沒有一家店是復制重復,幾乎每次都帶給我們設計美學上的驚奇。特別推薦好樣思維,店內巨大工業(yè)感的“思想羽翼”非常震撼,2樓厲害的商品及展品則顯現(xiàn)經營者的好品味。
好樣本事
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3號
好樣思維
華山文創(chuàng)產業(yè)園區(qū).紅磚六合院 C 棟(杭州北路.北平東路口)
松煙誠品
臺北市信義區(qū)光復南路133號
建于1937年的松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是煙草工廠,簡稱“松煙”。如許多老空間一樣,松煙充滿懷舊氛圍,具有歷史感的建筑本身已具可看性,假日更有許多展覽活動,非常適合悠閑地待一下午。此外,松煙誠品是目前臺北的誠品體系中,個人最喜愛的一間。三樓整面落地窗襯映園區(qū)里的綠樹,視野開闊,是松煙誠品的最大特色,依窗而設計的一整排茶品牌空間,儼然是兼具美學涵養(yǎng)及在地飲食情調的生活哲學showroom。二樓的工作坊不僅讓參觀者實際觀賞玻璃等工藝手作過程,還有課程可以參與。一樓的服飾區(qū)柜位也有不同于百貨公司的逛街體驗,非?!罢\品”。
迪化街
迪化街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老街,一直是重要的南北貨集散中心,街上還有著名的布市永樂市場。近兩三年,迪化街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除了老建筑和老店鋪的維護保存,由世代文化團隊打造的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更讓這個街區(qū)活絡起來,吸引許多創(chuàng)意團隊和設計師進駐,儼然是新的設計聚落,成為臺北市最有活力也最有特色的街區(qū)之一。臺灣最早的雜貨設計品牌蘑菇,也在迪化街開了一家以布包為主的店。
民藝埕
臺北市迪化街一段67號
小藝埕
臺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號
蘑菇大稻埕店
臺北市迪化街一段187號
日光大道
從芳療品牌伊圣詩獨立出來的“日光大道”,與奧地利有機品牌合作,以支持本土農業(yè)、推行公平交易概念、推廣綠色生活與藝術為核心,發(fā)展成為一個超越奧地利原品牌想象的新型態(tài)飲食及展覽空間。與好樣相同,日光大道每間店主軸和設計都不一樣,目前有餐廳、面包店、咖啡館、展覽空間,相同的是,忠于從奧地利有機品牌出發(fā)的精神,并且堅持每間店都要有樹,設計力及美感令人激賞。日光大道是有名的幸福企業(yè),每年送員工出國學習,重視伙伴及工作人員的認同感和熱情。在這里不只是吃一頓餐,同時也是支持背后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及努力。
富錦廚坊
臺北市富錦街421號
民生廚坊
臺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37巷2-5號
好丘
在好丘出現(xiàn)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居全臺房價之冠的信義區(qū),還保留著一個老眷村──四四南村。好丘把這里變成有趣可親的地方,充滿天然風味的在地食材,結合原創(chuàng)性的個性選品、假日市集和音樂展演,讓這小小的桃花源成為一個好拍、好吃、好逛、值得駐足的藝文中心。去年在天母成立了第二家店,以小區(qū)餐館的概念,提供招牌美食及貝果,午后及假日常見有型媽媽帶著小朋友在這里喝下午茶。天母店二樓商品區(qū)的商品選擇比一店更多更豐富,有許多臺灣在地設計品牌。如果告訴你這背后經營團隊正是催生“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jié)”的同一群人,你就知道為什么好丘這么吸引人了。
四四南村信義店
臺北市信義區(qū)松勤街54號
天母店
臺北市士林區(qū)天玉街38巷16弄2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