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莜
花卉作為大自然中的一種植物,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自古以來,一些文人墨客對花香情有獨鐘,抓住花卉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描寫花香的詩句很多,如“清香隨風發(fā),落日好鳥歸”,又如“只聞風送暗香來,不識梅花在何處”,再如“嫩碧淺情態(tài),幽香閑淡資”等等,真可謂“千古傳誦,百世流芳”。表現(xiàn)出人們對花卉的愛慕之心,陶冶了人們的情操。
中國花卉資源豐富,園林植物種類繁多,早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ɑ軞v史悠久,歷朝歷代均有經典著作:如西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唐朝王慶芳的《庭院草木疏》、宋朝陳景沂的《全芳備祖》、明朝王象晉的《群芳譜》、清朝汪灝的《廣群芳譜》、民國黃氏的《花經》、近年花卉泰斗陳俊愉的《中國花經》等,這些著作系統(tǒng)而全面地記載了我國不同時期的園林植物概況。
上述經典著作有關花草樹木的介紹,為我們了解植物的學名、種類、形態(tài)特征、繁殖要點、生長習性、功能、栽培養(yǎng)護等,打開了一條重要的通道。
花朵為何而香
大自然的奧秘,常常不得不讓我們折服。自然界的植物有其繽紛多樣的花朵,且花形、花色和氣味都不盡相同。別看這些花卉像是在爭妍斗麗,那是因為千嬌百媚的“花朵兒”,負有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須借著風、水、某些昆蟲和動物來幫忙,散播花粉及授粉,以便讓下一代繁衍下去。
像百合、郁金香、玫瑰等擁有鮮艷色彩的花朵,常以其外觀引誘蜜蜂、蝴蝶來采摘花粉;花形小、顏色又不夠艷麗的花兒,如桂花、七里香、茉莉花等,只能靠散發(fā)各種氣,來引誘眼睛不好的昆蟲靠近自己;還有晚上開放的花朵,如夜香木、曇花等,更是需要在昏暗的光線下,讓花香隨風飄逸,以吸引更多的昆蟲幫它們傳送花粉。
所以白色花卉雖然在色彩上略遜一籌,但造物主是公平的,另外又賦予它們一種特殊的長處,就是散發(fā)迷人的香氣。原來這些花卉并不僅僅是為了取悅人類而香,而是大自然的使命。還有些花卉像仙客來、仙丹花等,只有白花,沒有彩色,卻有明顯的香味,真是非常神奇!
當然,花香并不是白花的特權,仍有許多美麗的花朵同時擁有艷麗與花香,像玫瑰,葵百合、睡蓮等。不過,也有些白花,并沒有受到特別的眷顧亦不具花香,這些花兒只好靠風或水來傳播花粉了。
花香從何而來
了解花朵為何而香后,您是不是也想知道,造物主是不是偷藏了一個“香水瓶”在花朵里,為什么花兒不斷地飄出迷人的香味?到底花兒的香氣是從哪里散發(fā)出來的?
植物科學家告訴我們:花卉的香味是從花瓣以及花蕊的基部散發(fā)出來的,昆蟲尋香而至。花朵的香氣愈濃,就愈有新鮮的生命活力,愈容易授粉成功。當然,并非所有的花香都是有益的,有毒的香花也有,如鐵海棠、一品紅、五色梅等,最好不在家里養(yǎng)殖,因為對人體是有害的。
有些花朵的香味是來自其花瓣內含有揮發(fā)性芳香物質,一般稱為“芳香油”,而芳香油的合成常是在植物的腺體細胞或上皮細胞,而且是透過氣孔散發(fā)出來。有學者依照花朵開放過程中吐香的特點,把花香特性分為“氣質花”和“體質花”兩種。“氣質花”的花香是隨著花朵綻放過程而形成,以初開放時最具香氣,花開后就漸漸消失,像茉莉、梅花、蘭花等就屬此類;而“體質花”花朵的“芳香油”是存在花瓣中,所以只要花瓣還新鮮,就能維持其花香,像玉蘭花、桂花等歸屬這一類。還有些植物的香味是藏在根、莖、葉、花的“油細胞”里,只要稍加搓揉后,就會聞到它的香氣。如熏衣草的花和葉,還有蕓香科(就是柑橘一類)的葉片,只要用手輕輕搓一下,藏在細胞里的香精油就會釋放出來。
花香的傳播也會受到風力以及溫度影響,像菜肴一樣。熱騰的時候最香,香味分子會隨著熱空氣快速傳播,所以常常在夏天的午后可以聞到七里香、桅子花的香味。而桂花、野姜花則是在附近只要有微風輕拂,就可以在不遠處聞到那甜美的花香。
除了溫度會影響到花香的濃淡外,光照充足比陰雨天更有香氣,主要是陰天花朵水分含量較多,而降低了芳香油的濃度。再者,如果植物在高溫又缺水的環(huán)境下,蒸散速度太快,也會讓芳香油蒸散殆盡,很快就沒有了香氣。
花朵既能讓人們賞花、聞香、傳情,又能熏茶、作花膳和制作芳香飾品。不僅如此,芳香花卉還可以驅逐蚊蠅,它的莖葉散發(fā)獨特的芳香,能讓花園、居室妙趣無窮?;ㄏ愕暮锰幒芏?,最重要的是:花香能讓人帶來觀賞的快樂、愉悅與滿足,讓人全身舒暢地沐浴在芳香之中,這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