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權力腐敗

2015-01-17 13:59:30劉緒義
鳳凰資訊報 2015年24期
關鍵詞:外戚子弟腐敗

劉緒義

打開二十四史,家族腐敗史不絕書。民間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視為家族式腐敗的一個最為通俗的注解。然而,家族式貪官只不過是家族式腐敗的冰山一角。家族式腐敗有兩種情形,一是身居要職的官員,家族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員依仗權勢侵吞國家、社會財富,形成貪官家族;一是有些腐敗家族不只貪財,還企圖控制政權甚至取而代之。為了做好有效防控,保衛(wèi)帝王這一小家,針對不同類型的家族勢力,出現(xiàn)了不同的做法和制度。

外戚之家,以“祖宗成規(guī)”制之 外戚者,皇后、皇太后一姓之親戚也?!白孀诔梢?guī)”成為制約外戚的重要法寶。東漢時,“后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宋代為皇帝選皇后,特意“選于衰舊之門,庶免他日或撓圣政”。所以,宋代“女子之防尤嚴”,不允許后妃預政。個別得寵后妃,恃寵干政,皇帝一旦發(fā)現(xiàn),也予以嚴裁。這些“故事”,被固化為“祖宗遺訓”,深入人心,轉(zhuǎn)化為朝野人士的共識和自覺,是對后妃勢力的最有力的制裁。

宋代重文輕武,外戚“不得任文資”,就不可能占據(jù)要職,自然也形成不了太大的政治勢力。但也有先為高官而后聯(lián)姻而成外戚者,則可任文官,但一不許任侍從官,二不許任二府要職。宋代凡帶殿閣待制以上職名,皆為侍從官。因此,宋代外戚受到很好的抑制,沒有形成勢力集團。把持朝廷、弄權舞弊的只有外戚韓侂胄和賈似道,且都出現(xiàn)在南宋后期朝綱混亂之際。

但是,這些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外戚就會成為心腹之患,如到了清代,雍正歷數(shù)外戚年羹堯種種罪狀共九十二款,款款都直指權力家族化與腐敗,都“當大辟,親屬緣坐”。

士大夫家族,科舉上抑制“官二代” 士大夫家族一旦擁有權勢,便成為家族腐敗的源頭,或者說,家族腐敗是權力腐敗的變種或形式,而且單個人腐敗一旦上升到家族腐敗,往往便形成政治權力斗爭。因此,家族腐敗威脅政權。最低層次上容易引發(fā)黨爭,任人唯親,是政壇上的毒瘤,因此,歷代帝王都采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

一個很重要的舉措是,科舉上抑制官二代。科舉在長達1300多年歷史上為寒門士子晉身參政提供了機會,但各個時期都有相當一部分官員子弟并非依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而是倚仗父輩的權勢實現(xiàn)金榜題名,這實際上剝奪了很多寒門子弟的政治權利。因此不少帝王有意識地將抑制官員子弟應試作為獎掖寒士、體現(xiàn)公平的一種手段。唐代明確提出“科第之選,宜與寒士,凡為子弟,議不可進”,宋代專門創(chuàng)立了“牒試”制度,規(guī)定官員子弟、親戚、門客須專送別處考試。

為了防范家族權力過甚而腐敗,宋朝還規(guī)定,官爵不能世襲,此后更是形成制度,這就使官員的權力“一代享用便盡”。王明清在《揮麈前錄》提到,本朝父子兄弟為宰執(zhí)者有二十余人,但是他們并不單純依靠老子的權勢,主要還是憑個人的奮斗,依賴于選官制度。因此,他們在實際的政治活動中,時時表現(xiàn)出維護皇權的一面。

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內(nèi)閣首輔翟鑾的兩個兒子同登進士,時人譏之“一鸞當?shù)溃p鳳齊鳴”,翟鑾也因此被彈劾“有弊”。嘉靖皇帝震怒之下,將翟鑾父子罷黜為民。萬歷八年(1580),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的第三子張懋修考中狀元,長子張敬修同時中進士。消息傳來,輿論嘩然。馬上令人想到三年前其二子張嗣修已考中了榜眼。時人作詩諷刺:“狀元榜眼姓俱張,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相公堅不去,六郎還做探花郎!”兩年以后張居正去世,張氏兄弟考中狀元、榜眼的事,便成了張居正的一大罪狀。咸豐八年(1858),發(fā)生的戊午科場案中,主考官柏葰因家人收受考生賄賂,事發(fā)后被處以死刑。清朝康熙時亦曾要求大臣子弟參加考試單獨編字號,規(guī)定取中名額,以實現(xiàn)“大臣子弟既得選中,又不致妨孤寒之路”。同時,不少帝王對于官員子弟參與科舉舞弊實行嚴懲。

為了從根源上控制權力家族化的腐敗趨勢,從源頭上分散權力、從刑法上約束以及實行言官制等舉措都收效明顯。

此外,歷代帝王還推行恩蔭制度以彌補家族權力欲。士大夫家族的形成一般有兩條渠道,一是科舉晉身,二是恩蔭晉身。前者取其才能,后者籠絡其心,當然也不排除皇帝故意為之,意在讓其后代輕松上位,墮其苦學進取之心,使其自我衰落。制度設計上,為防控有的家族勢力膨脹,帝王有意識地維護即將衰落的家族勢力,以達到權力平衡制約。宋代還利用恩蔭制度滿足官員的富貴享受之欲,以息其權力欲,其規(guī)模史無前例。蔭補的范圍非常廣,花樣也多。雖然恩蔭制度在頂層設計上也對恩蔭晉身者予以了限制,但也是腐敗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因而它是一把雙刃劍,遭到寒門士子的反感。

地方大家族,通過嚴謹?shù)淖逡?guī)家訓和嚴密的組織管理制度控制 世家大族世代執(zhí)掌朝政,稍小的家族則縱橫鄉(xiāng)里,控制郡縣政權,有的根本不把朝命放在眼里,因此,為了防控地方上的大家族,統(tǒng)治者也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大力表彰理學治家。

宋代最早提出重建宗族制的張載,提出立宗子法可以“管攝天下人心”。理學家程頤也極力主張重建家族制度,特別是強調(diào)治理好家庭、家族對于治理好國家的作用。南宋的朱熹同樣大力提倡建立家族組織,同居聚財,反對異財別居。希望家族組織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達到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無不懂得“國之本在家”的道理,都希望通過家族的穩(wěn)定來鞏固封建統(tǒng)治,家族內(nèi)部越穩(wěn)定則國家的統(tǒng)治就越穩(wěn)固,反之就會有垮臺的危險。宋明幾代都把程朱理學奉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就是看中了這種理論與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在具體措施上,趙宋王朝以來,歷代帝王都對其進行旌表、資助,其方式有精神上表彰,如賜予“義門”、“義居”、“忠孝世家”等稱號;物質(zhì)上獎勵,如減免賦稅優(yōu)惠,資助經(jīng)濟困難,保護族產(chǎn);求忠于孝,鼓勵他們讀書科舉。希望這種精神上的鼓勵能夠樹立起大家庭的榮譽感,保持“肅睦治家”的家風,同時能夠“鄉(xiāng)里率化,爭訴稀少”,保持基層社會的穩(wěn)定。

“江州義門陳氏”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自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到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江州義門”陳氏已延續(xù)了230多年,19代同吃同住,全家族人口達3900多人,田莊300多處,發(fā)展成一個龐大的家庭,看起來就像一個縮微的國家,一個自給自足、自成體系的田園社會典型。對這個大家庭的管理,靠的是嚴謹?shù)淖逡?guī)家訓和嚴密的組織管理制度。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樣板家族,朝廷仍然擔心勢力過于膨脹,難以控制。經(jīng)文彥博、包拯等奏請,宋仁宗于嘉佑七年(1062)派人監(jiān)護,把陳姓產(chǎn)業(yè)分為291份,抓鬮定奪,抓到何處就遷往何處。因此,這個跨唐宋二朝歷332年的大家族就此瓦解。第二年,文彥博、包拯等又上表宋仁宗,建議把“義門陳氏”作為樣板進行褒揚,詔令全國學習。

此外,自宋朝保甲制開始有意識將權力下放基層,以防止上重下輕,明朝和清朝基本沿襲了北宋的保甲制,形成了“保甲為經(jīng),宗法為緯”的社會控制網(wǎng)絡。咸豐初年明文規(guī)定:“準擇族中有品望者一人為族正,該族良莠,責令察舉?!边@其實就是鄉(xiāng)村自治的模式。因此,自宋以來,由家族組織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權的狀況已經(jīng)基本上不復存在了。理學治家兼鄉(xiāng)村自治模式之所以有成效,原因就在于改造了中國家庭文化的基因,使世家大族的關注點從權力榮耀轉(zhuǎn)向家族榮耀。

猜你喜歡
外戚子弟腐敗
江東子弟多才俊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劉墉 從寒門子弟到“華人之光”
海峽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06
“巫蠱之禍”性質(zhì)再論
學理論·下(2017年10期)2018-03-28 17:56:30
“教育老兵”李守義:為打工子弟打開一扇窗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0
腐敗,往往由細微處開始……
支部建設(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國外警察腐敗控制與啟示
曹魏政權立后的解讀
巫蠱之禍對漢武帝一朝政局的影響
重蹈覆轍
共和县| 平顶山市| 云安县| 江安县| 濮阳县| 乌鲁木齐市| 遵化市| 鹤壁市| 宜君县| 内乡县| 保山市| 安达市| 潍坊市| 定结县| 轮台县| 霸州市| 滦平县| 扶风县| 中阳县| 涞水县| 墨玉县| 马龙县| 蒙阴县| 盘山县| 迁安市| 遵义市| 福鼎市| 福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集贤县| 张家口市| 盈江县| 濉溪县| 临城县| 林州市| 凤庆县| 沧源| 东阳市| 华安县| 靖江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