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欣
【摘要】 元代是中國古代少見的“重商”朝代。商人在蒙古國和元朝的地位遠高于中原傳統(tǒng)王朝。商人在元朝做高官,掌國政。元代商業(yè)繁盛和商人地位提高的特點是亦官亦商、官商一體,是一種扭曲的繁榮,最終不能推動正常的經濟發(fā)展。
【關鍵詞】 元代重商 ?官商勾結 ?斡脫商人 ? ? ? ? 【中圖分類號】K249 ? ? ? ? ? 【文獻標識碼】A
出于儒家傳統(tǒng)政治理念和中央集權農業(yè)國家的治理需要,在中國古代帝制王朝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商業(yè)和商人階層是受到排斥和打壓的。“重本抑末”,“重農抑商”,是大部分傳統(tǒng)王朝的國策。秦漢時規(guī)定,商人身份低于農民,商人及家屬須在平民戶籍之外另編入“市籍”。他們不許占有土地,不得讀書做官,不得和宗室官員聯(lián)姻,不得穿絲錦衣、乘車馬,要交比農民多兩倍的人頭稅,甚至常和犯人一樣謫配邊疆。隋唐科舉制出現(xiàn)后,商人也不許應考科舉。一直到唐代,這些政策的主要精神都被歷代王朝繼承貫徹。各代也有少數(shù)大商人依靠交通王侯享有了較高的地位,但他們形成不了社會集團,也絕不會為社會主流意識認同?!笆哭r工商”,商人長期是排在末位的。
到宋朝這種現(xiàn)象才出現(xiàn)些許變化。宋代“不抑兼并”,扶植富民。相比前代,宋朝廷把財政注意力從農業(yè)更多地轉向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國家財政中商稅的比重增加,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宋代商人“有奇才異行者”可以應考,商人子弟也可以參加科舉,商人和官員聯(lián)姻也限制不嚴了。商人還可以應召募充任某種經濟官員。很多宋代官員亦涉足商業(yè)。不過宋廷公開的國策仍是禁止官員經商的,也因此處罰了不少違規(guī)的官吏。宋代商人仍構不成政治勢力,在國家政治層面上,商人還遠未登堂入室。
但元代的商業(yè)發(fā)展和商人地位卻超越了前朝。元代商品經濟在南北各地都十分興旺,在沿海和運河沿線相當繁榮,海外貿易特別發(fā)達。元朝商人在國家政治和社會上的活躍程度尤為空前。許多商人地位遠超平民,甚至做高官,掌國政。有論者由此得出結論,元代是一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重商”時代。
元代的“重商主義”
元代的“重商”,很大程度上與蒙古統(tǒng)治者因草原社會生產結構和經濟特性而產生的價值取向有關。與成熟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相比,古代蒙古族的游牧經濟是一種生產部類單一的不完全經濟,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特別是一些奢侈品自己不能生產。在氏族部落階段和早期國家時期,尚未走出單一經濟的游牧文明,如欲滿足對畜產品之外其他物資的需求,一方面要借助戰(zhàn)爭掠奪,另一方面就是依靠貿易交換。游牧民族對交換的需求遠高于農耕民族,而商人在游牧社會中的地位亦遠高于中原漢地。這一點在蒙古興起的各個階段的許多重要事件中都體現(xiàn)出來。
鐵木真創(chuàng)業(yè)初期,還未統(tǒng)一草原之時,其親信集團中就有了商人的身影。1203年,鐵木真在一次戰(zhàn)斗中失敗,部下被打散,身邊只剩下19個人追隨他撤退到蒙古克魯倫河下游一條小支流班朱尼河,饑寒交迫下殺了一匹野馬充饑,班朱尼河水量不夠,只能擠污泥中的渾水喝。困窘中的鐵木真舉手仰天向19人發(fā)誓:“將來我大業(yè)成,定與你們同甘苦,違此言者如此污水”①。這就是蒙元史上有名的“班朱尼河誓約”。在場的19人被稱作“飲渾水功臣”。據學者考證,在這些元人文獻中被譽為“佐命元勛”的飲水功臣中,就有一個叫“哈散”的回回商人。之后還有田姓回鶻商人,商販巨萬,往來于山東、河北,極力鼓動成吉思汗南侵。1218年,受成吉思汗之命,一支由450名商人組成的商團前往中亞伊斯蘭教大國花剌子模,在其邊境被花剌子模邊將掠財屠殺。暴怒之下的成吉思汗決意復仇,由此開啟了震動世界的第一波蒙古大規(guī)模西征。關于此次西征的起因,一般人認為具有偶然性,但俄國也有學者認為是蓄謀已久的,商人利益集團是其發(fā)動的重要推手。西征結束后,被任命代表大汗總督被征服的中亞事務的,也是回回商人出身的牙剌瓦赤。
元代商人可以在朝中做高官
元代商人朝中做高官,或高官經商牟利是官商勾結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如前述牙剌瓦赤,后調至中原成為最高政務長官并掌管天下財賦。元世祖時的回回權臣阿合馬,以理財受寵于忽必烈,權傾天下。他“挾宰相權,為商賈,以網羅天下大利”②,其子為“胡賈”,依仗父勢官至中書右丞。接替阿合馬掌財權的盧世榮,據載“以商販所獲之資”賄賂阿合馬而入掌朝柄。他設立的一個經營國家錢谷的機關,“所司官吏,以善賈者為之”③。元廷在京城還常設耆老五十名,“皆富商托此庇役”④。河南人姚仲實,原為理財官,棄官從商,“行之十年,累貲巨萬”,進而出入宮廷,與皇室來往密切。元統(tǒng)治者對能出資貢獻的富商予以優(yōu)待,對官員經商除了要求他們納稅,也不禁止。僑居中國的阿拉伯人蒲壽庚世代海商,南宋時提舉市舶司,實際掌控宋代海上貿易,元滅宋后歸元,以行省長官身份招攬海外各國互市。元世祖時,原為海盜、降元后負責朝廷沿海海運的朱清、張瑄,利用職權,“田園宅館遍天下,庫藏倉庾相望,巨艘大舶帆交諸番夷中”⑤?;鼗厝松巢欢∠群髨?zhí)掌市舶司、泉府司、致用院等海上貿易管理部門,家中擁有大量海船用以贏利。這種貴族、高官和巨商互為一體的現(xiàn)象在元代都不是個案。
元代的官商:斡脫商人
“斡脫”是突厥語“合伙”的音譯,本是中亞色目人商團的名稱。由于蒙古興起之時就和商人結成了密切的關系,蒙古貴族的財富需求除了借助不斷的擴張戰(zhàn)爭,也相當仰仗商團。從成吉思汗時起,大汗、諸王、公主、后妃就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斡脫。皇室貴族們提供本金,由斡脫商人們代表貴族出外經營。當年被花剌子模屠殺的那個商團實際就是由斡脫商人組成的。元朝漢人對斡脫的含義解釋是“斡脫,謂轉運官錢,散本求利之名也”,又稱斡脫為“見賫圣旨、令旨,隨處做買賣之人”⑥。很明顯,斡脫就是典型的官商。斡脫商人們除了營商,還在貴族支持下大發(fā)高利貸,貴族則從中坐收高額息銀。這種高利貸被稱為“斡脫錢”。
元朝建立前的蒙古國時期,斡脫錢的利率之高令人咋舌,達到100%。如借本金銀1錠(相當于銀50兩),來年就為2錠,第三年息轉本再生息,增為4錠,10年后就達到1024錠的巨額。這種按幾何級數(shù)累進翻番的模式類似于母羊生羔,故被當時人稱作“羊羔兒息”。蒙古國時斡脫錢除了向借貸之人發(fā)放,還往往強行施加到民間。蒙古汗廷規(guī)定,斡脫商人如被盜或被搶劫,一年之內不能破案者,由當?shù)鼐用翊鷥?如不能及時償還,就作為斡脫錢債務,令此地納羊羔兒息。這種橫飛而來的債禍使許多地方民戶甚至一些地方官吏破產,陷入典賣妻小還不足以償債的境地,造成民間極大恐慌。1240年,窩闊臺不得不下詔以朝廷官錢代還民間欠下的斡脫錢債,同時取消各地官民代償斡脫失盜損失的規(guī)定,并令不論欠債多久,全部利息最終不得超過本金的一倍。
元朝建立后,斡脫的特權仍繼續(xù)存在。朝廷為這些官商設立專門的戶籍,稱為“斡脫戶”。元世祖時先后設立了諸位下(諸王屬下)斡脫總管府、朝廷斡脫總管府、斡脫所、地方斡脫局等專管機構。斡脫商人的權限和經營范圍不斷擴大,也發(fā)展到海外如南洋、印度等地。斡脫商人后臺極硬,他們得到特殊的庇護,享有種種特權。斡脫戶享受與僧、道等神職人員同等或類似的優(yōu)待,常常不當差役。他們手持圣旨、令旨,可以使用原本僅供官員和使臣用的驛站鋪馬,路途可以得到官方供給的飲食。他們有的攜帶軍器,或有官軍護衛(wèi),貨物可以減免課稅;有的行船鳴鑼擊鼓,不依河道開閘時間強行通過,甚至毆打守閘人員。還假公濟私,時常夾帶私人和私款發(fā)額外橫財。元朝仍然存在追逼斡脫錢債對人民危害甚大的現(xiàn)象。元成宗時,一個妃子和一個宗王在杭州路追斡脫債,并無負債人名數(shù)和負債錢數(shù),只指出三個債務人的名字,這三人轉而將140余戶都說成債戶,空口無憑,強行追索,造成極大騷擾。這類事屢有發(fā)生。斡脫高利貸商業(yè)是元朝官府、皇室和貴族剝削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造成元代尖銳社會矛盾的根源之一。
元代商業(yè)興盛是扭曲的繁榮
元代的“重商”氣氛確實要比前朝濃厚,社會對商業(yè)的傳統(tǒng)壓力大大減輕,特別是元官府對海上貿易等的鼓勵確實造成下海經商者踴躍,“商者益眾”,出現(xiàn)了大量商人富豪。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元代的商業(yè)環(huán)境并不是公平的,普通中小商人處境并沒有明顯改善。元代是官商地位高,特別是非漢人的官商地位高。亦官亦商、官商一體才會占有優(yōu)勢,這是元代商業(yè)和商人最重要的特點。元代經商致富者主要集中在海外貿易、鹽業(yè)、珠寶領域。無孔不入的斡脫商人經常對民間殺雞取蛋,更嚴重傷害到民間商業(yè)和百姓的利益。
因此,蒙元以官商和官商勾結為中心的商業(yè)“繁榮”不能被認為是一種正常的商業(yè)發(fā)展。宋代出現(xiàn)的商業(yè)氣象在元代的進展仍然是緩慢的。民間并沒有形成正常的商業(yè)文化,官商的絕對優(yōu)勢使廣大中小商人仍處于弱勢。漢族士大夫對商人的主流看法仍沒有根本改變。貧富分化的加劇和南北民族矛盾使下層民眾對富商有廣泛的仇視心理。元代滅亡后,有仇富心結的朱元璋即反其道而行之,大殺富豪,打壓商人,更恢復唐以前舊制,明朝嚴禁商人穿綢紗,禁止商人任官等歧視政策又出現(xiàn)了。
中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在一般情況下是受到極大限制的,少數(shù)時期有變化,但往往會以扭曲的形式出現(xiàn),元代的官商文化和依賴官商勾結而形成的繁榮就是一種扭曲的典型。而用傳統(tǒng)儒家理論反這種扭曲,也并非符合社會前進的方向。人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怎樣避免這樣的輪回怪圈。
(作者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注釋】
①《元史》卷一二〇《札八兒火者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2960頁。
②《元史》卷二〇五《阿合馬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4560頁。
③《元史》卷一六八《陳天祥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3944頁?!对贰肪矶栁濉侗R世榮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4567頁。
④朱德潤《中政院使買公世德之碑銘》,《存復齋文集》卷一,涵芬樓秘集本。
⑤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朱張》,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本,1997年版,第64頁。
⑥徐元瑞《習吏幼學指南》,《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辛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1冊。
責編/潘麗莉 ? 美編/于珊
●欄目負責人:周素麗
●聯(lián)系方式:zhsuli7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