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慧
天氣逐漸涼了下來,很多人喜歡喝點小酒來驅(qū)寒。所謂“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可是,你知道怎么喝酒算是怡情,怎么算是傷身么?下面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個貫穿中國歷史,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市井小民都非常喜歡的——酒。
【酒為什么能怡情】
酒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酒精,化學名稱為乙醇,乙醇對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都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適量的乙醇可以刺激神經(jīng),加速血液循環(huán),擴張皮下血管,所以,我們在喝了酒以后會身體發(fā)熱,大腦興奮,達到“微醺”的狀態(tài)以后,會感覺精神放松,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就是我們說的“怡情”,此時,一般人身體內(nèi)的酒精含量為每百克體液酒精在20~40毫克之間。
有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45~59歲的人群中,每天飲用相當于含有5~10克酒精的酒,可能有利于預(yù)防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尤其是葡萄酒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zhì),可以美容養(yǎng)顏,延緩衰老。
盡管如此,我們不建議為了預(yù)防心臟病而飲酒,因為到目前為止,上述結(jié)論還有待做更深入更謹慎的研究,而且往往一不留神,怡情就會變成傷身。
【酒為什么會傷身】
雖然“怡情”尚待研究,但是“傷身”的研究卻是已經(jīng)得到了證實。大量飲酒的情況下,傷身是必然的,甚至有人說,一次醉酒就相當于得了一次急性肝炎,這種說法恰如其分地形容了酒精對肝臟的危害,而酒精中毒、酒精肝等名詞也是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依然是乙醇。
1.乙醇與肝臟。通過消化道吸收入血的物質(zhì),首先都會被送到肝臟,經(jīng)過肝臟解毒以后,再進入體循環(huán),為全身的細胞輸送養(yǎng)分。乙醇是在肝臟里,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zhuǎn)變成乙醛,乙醛是有毒的,所以肝臟既是乙醛產(chǎn)生的場所,又是它侵害的第一對象。據(jù)統(tǒng)計,每日飲酒的酒精量大于50克的人群中,10~15年后發(fā)生肝硬化的人數(shù)每年約為2%,肝硬化死亡病例中有40%是由酒精中毒性肝硬化造成的。
2.乙醇與消化道。喝酒,尤其是高度酒的時候,會感覺一道熱流下去了。這種感覺并不是因為酒精產(chǎn)生了熱量,而是酒精傷害消化道黏膜所產(chǎn)生的一種“灼熱感”,長期飲酒,黏膜來不及修復(fù),總處于一種破潰的狀態(tài),發(fā)生突變致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3.乙醇與營養(yǎng)。乙醇會影響許多營養(yǎng)素的吸收,比如,會降低維生素B1、B12、葉酸的吸收,而且酒精在肝臟的代謝,也會需要更多的維生素B1、維生素C的參與。除此,礦物質(zhì)也不能幸免于難,酒精會影響鈣、磷等重要礦物質(zhì)的吸收和代謝,從而導致骨骼異常、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而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更是會影響人體幾乎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代謝。經(jīng)常酗酒的人,易患上慢性酒精中毒、肝部疾病以及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
【如何飲酒】
雖然酒精對人體有這樣那樣的危害,但是那都是過量飲酒,以及不正確飲酒所導致的,做到既怡情,又不傷身,還是有一些方法的。
1.飲酒不過量。適宜的飲酒量是:男士每天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士不超過15克。而這個酒精量,是通過酒的度數(shù)來計算的,酒有多少度,就說明100克的酒里含有多少克的酒精。比如,100克50度的白酒,其酒精含量為50克,是男士兩天的飲酒量。
2.盡量喝低度酒。酒的度數(shù)低就意味著其中的酒精含量也低,對消化道的刺激、對肝臟的損傷,都會相對小一些。當然,低度酒也并非可以無節(jié)制地喝。以男士為例,如果喝50度的白酒,1兩就夠了;如果喝10度的葡萄酒,則可以喝250毫升,相當于半斤。
3.喝酒前吃點淀粉類食品。因為淀粉中的碳水化合物有解毒的作用,尤其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損傷。許多場合下,飯前吃主食是不大合適的,此時可以點一個涼拌土豆絲、桂花藕片等含淀粉多的涼菜,也可以先來一碗粗糧粥,這不僅能提供解毒用的碳水化合物,更含有維生素B族來加速酒精的代謝。
4.不要空腹飲酒。胃壁上有一層黏膜,是用來保護胃體的,而酒精可以輕易穿透黏膜,直接損傷胃。如果有一些食物“墊底”,會對這種損傷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喝酒前可以吃點主食、酸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也可以吃一片復(fù)合維生素B族,以及時補充被酒精消耗殆盡的維生素。
5.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蔬果可以及時提供各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為酒精的分解提供必須的物質(zhì)基礎(chǔ),而且其中的膳食纖維還會延緩酒精的吸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腸胃。
【關(guān)于飲酒的那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喝酒臉紅的人是能喝的。
這是完全錯誤的。
酒精進入肝臟以后,先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zhuǎn)變成乙醛,然后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轉(zhuǎn)變成乙酸,乙酸是無毒的,而乙醛則是有明確致毒性的。喝酒臉紅的人,就是因為缺乏了乙醛脫氫酶,致使大量乙醛在體內(nèi)堆積,毒害肝臟,毒害血管,毒害神經(jīng),所以,如果身邊有喝酒臉紅的朋友,請保護他,不要再勸酒了。
誤區(qū)二:白酒配可樂,爽!
許多人都喜歡這么喝,白酒的刺激,再加上可樂獨特的口感,豈是一個爽字了得。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這么喝特別容易醉,這是因為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會加速酒精的吸收,酒精濃度的驟然提高,不僅會麻痹神經(jīng),加速醉酒進程,而且更會突然加重肝臟負擔。甜飲料一般都是高糖飲料,又會造成血糖波動,促使胰腺負擔加重,有誰愿意為了一時的刺激而將自己柔弱的內(nèi)臟折騰得一塌糊涂呢?
誤區(qū)三:喝完白酒以后,用啤酒“漱口”。
這種白加啤組合在年輕人中間非常流行,其實無論白酒還是啤酒,對身體影響最大就是乙醇,雖然啤酒中的乙醇含量遠小于白酒,但是遠高于體液中酒精的濃度。無論如何,喝進去的啤酒都只會增加酒精的濃度,增加我們的醉意,絲毫起不到“漱口”的作用。
喝酒到底是暖身的,還是傷身的?決定權(quán)不在于酒,而在于我們自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