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學通報》2015年第10期 《棗樹雜交育種中提高著果率和種子得率的措施》(作者康亞璇等)報道,以“冬棗”“早脆王”“蜂蜜罐”等3個棗樹品種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棗樹品種的著果規(guī)律進行調查,并對提高冬棗著果率和種子含仁率的方法進行研究。結果表明,3個品種棗樹均具有相似的著果規(guī)律,著果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南部外圍、南部內膛、北部外圍和北部內膛;不同枝齡的著果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多年生、2~3年生和1年生;果實在棗吊上分布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第3~7節(jié)位;花序的1~2級花著果率最高;盛花期是施肥以及環(huán)剝處理提高著果率的關鍵時期;噴施2,4-D、赤霉素和硼酸均可提高著果率,但噴施2,4-D和赤霉素會降低含仁率,而噴施硼酸可提高含仁率。
“科技動態(tài)·試驗”欄目責任編輯:董朝菊、王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