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珍光(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魏灣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菏澤 274407)
?基礎研究?
中醫(yī)胸痹的辨證施治體會
周珍光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魏灣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菏澤 274407)
目的 探討中醫(yī)辨證施治胸痹的治療方法,總結臨床實踐經驗。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胸痹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中醫(yī)辨證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經辨證施治,180例患者中明顯好轉166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92.2%。結論 中醫(yī)辨證施治是治療胸痹的有效手段,能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療效,在延緩病情發(fā)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中醫(yī);胸痹;辨證施治
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嚴重者胸痛徹背、氣喘、不得臥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最早見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記載,該病病因多樣,與飲食失調、情緒焦躁、寒邪入侵和年老體弱等因素相關[1]。依據該病的臨床特點,主要與現代醫(yī)學中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ㄈ缧慕g痛、心肌梗死)密切相關。胸痹持續(xù)發(fā)作,疼痛愈加劇烈,且可惡化為厥證、脫證等危險癥候。胸痹是中醫(yī)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危重急癥之一,急性期病死率可達35%~55%。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提高,病死率有所降低,但仍達到10%以上[2]。緩解胸痹發(fā)作,減少或避免如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危重病癥發(fā)生時辨證施治是關鍵。本研究中,筆者通過中醫(yī)辨證施治胸痹患者,對氣滯血郁證、寒凝心脈證等幾類患者分別進行中醫(yī)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胸痹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4.2歲。所有患者均為首次心肌梗死發(fā)病,發(fā)病部位:下壁50例,前間壁36例,正后壁27例,廣泛前壁41例,右心室26例,排除合并心律失常、精神疾病、肺氣腫、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
1.2 辨證施治
1.2.1 氣滯血郁證
氣滯血瘀型患者常見癥狀為心胸滿悶,陣發(fā)性隱痛,疼痛有固定位置,情志不暢時發(fā)作更加嚴重。這類胸痹,主要是由于長期情緒抑郁、脈絡不暢、瘀血內停所致,故治療原則為通絡化瘀。治療措施中情志護理最為重要,應教會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如交談釋放法、音樂療法、注意力轉移法等。治療初期應保證絕對臥床休息,謝絕一切外來探視,保證充足睡眠以減少氣血損耗。病情好轉后可酌情增加活動量,以利氣血通暢?;颊唢嬍硲曰钛袣獾氖澄餅橹鳎饲宓?,如白蘿卜、山楂、桃仁等,避免食用豆?jié){、紅薯等阻滯氣血的食物。臨床藥物以逍遙散、失笑散辨證加減治療?;虿捎弥兴幪幏街委?,組方包括紅花、瓜蔞皮、麥冬、郁金、丹參、石菖蒲、黨參等。
1.2.2 寒凝心脈證
寒凝心脈證患者常伴胸部隱痛,時重時輕,風寒侵襲或勞累過度時疼痛發(fā)作劇烈,伴有心悸盜汗、舌質黯淡、胖有齒痕、脈象緩解弱無力。中醫(yī)認為,血遇溫則行,遇冷則凝,風寒侵襲可直接導致血脈正常運行失調,故此類病證應以散寒通脈、溫陽益氣為治療原則?;颊咧委熯^程中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在陰雨天或寒冷天氣,應隨時增加衣物,防止病情加重。飲食方面應多食散寒溫陽食物,如蓮子、桂圓、白木耳等,并輔以干姜、米酒、川椒等調味品,食物應加熱后食用,切忌食用生冷瓜果等寒涼食物。藥物治療采用當歸四逆湯進行治療,組方:當歸、白芍、細辛、桂枝、大棗、通草、炙甘草。這類型患者秋冬換季和夜間容易發(fā)病,身邊應常規(guī)冠心蘇合丸,康復期應堅持使用艾灸療法進行保健。
1.2.3 痰濁痹阻證
痰濁痹阻證患者胸悶,有窒息感,伴有刺痛、氣息短促、肢體沉重,遇陰雨天發(fā)作加重,舌暗淡體胖,脈搏弦滑。痰濁是胸痹最主要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由于痰濁內阻,胸陽不展所致,治療原則為祛痰化濁,通陽豁濁?;颊呤走x飲食治療,所謂“脾為生痰之源”[3],患者應避免食用肥甘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食物以清淡的流食為主,并輔以中藥藥膳,如蘿卜、陳皮、薏苡仁等,輔以化痰、利濕、理氣的作用。中藥以瓜蔞薤白半夏湯進行治療,組方:薤白、半夏、栝樓實、厚樸、枳實、桂枝、茯苓、細辛、干姜、甘草。部分患者給予耳穴壓豆治療,隔日1次[4]。
1.2.4 氣陰兩虛證
氣陰兩虛證患者心胸刺痛或隱痛,時休時作,有固定痛處,心悸氣短、口干心煩、頭暈盜汗、舌紅少津、脈搏細澀或結代?;颊叨嘁蛐乇匀站谩怅巸商撍?,治療原則以活血通絡、養(yǎng)陰益氣為主。患者應保證絕對臥床休息,特別對于有頭暈癥狀的患者更是如此,飲食上多食用桂圓、蓮子、大棗、瘦肉、牛奶、雞蛋等養(yǎng)陰益氣的食物,患者體質虛弱,可適當配合山藥、百合、黃芪熬粥共同進補。藥物治療以生脈散加減治療,也可采用養(yǎng)心湯治療,組方:人參、丹參、黃芪、當歸、川芎、茯苓、茯神、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
1.2.5 心腎陽虛證
心腎陽虛證患者心胸鎮(zhèn)痛,有固定痛處,絞痛或刺痛,可因暴怒、勞累而加重,此類型患者多是由于氣機阻痹、胸陽不運、陽氣虧虛、血行瘀滯所致,治療原則以補陽益氣、溫補心陽為主。陽虛證患者易生內寒,故病房應保持適宜溫度,預防感冒,飲食方面應多補充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以達到補血補氣溫陽的目的,如甲魚、羊肉、海參等。此外本證患者多伴有水腫,應保持多數時間臥床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水腫部位應避免針刺和劃傷,防止不必要的感染。中藥治療采用自擬藥方進行溫絡通陽,組方:黃芪、薤白、仙靈脾、白參、桂枝、三七、細辛、甘草。
本組180例患者經中醫(yī)辨證施治,明顯好轉166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92.2%。
胸痹患者的臨床表現多樣,輕者胸痛胸悶,氣喘,呼吸不暢,重者出現嚴重的心絞痛,且長時間難以緩解,并伴有口唇青紫、面色蒼白、肢體冰涼、大量出汗,甚至出現生命危險。胸痹通常起病急、發(fā)病快、病死率高。常見的誘發(fā)因素為飲食失調、勞累過度、外感六淫,且好發(fā)于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理論的精髓,針對胸痹病機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相參,緩解期以本虛為主,起病期以標實為主的特點,治療應當補其不足,泄其有余。針對血瘀、寒凝、氣滯、痰濁等病證,通過活血、溫通、理氣、化痰等手段針對性治療,尤以活血通絡療法為核心,方藥多采用瓜蔞、薤白、郁金、枳實、赤芍、當歸、黃芪、三七、附子、桂枝、甘草等[5]。研究結果證實,中醫(yī)辨證施治胸痹的療效明確,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提高預后療效。
綜上所述,中醫(yī)辨證施治是治療胸痹的有效手段,能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療效,在延緩病情發(fā)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徐中菊,陳曉玫.胸痹心痛中醫(yī)證型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2,46(3): 13-15.
[2] 吳俊華.中醫(yī)情志護理改善胸痹患者負性情緒及遵醫(yī)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護理,2015,7(1): 50-52.
[3] 張 艷,馮志強,劉景峰.淺談調理脾胃治療胸痹心痛病臨床體會[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1): 9-10.
[4] 曾小玲,鐘小玲,,羅 丹,等.耳穴壓豆結合情志護理治療胸痹患者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 17(2):183-185.
R256.22
A
ISSN.2095-6681.2015.011.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