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岑
摘 要:弗蘭茨.卡夫卡,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小說史上最有力的一個奠基者。作為他內心世界毫無掩飾地呈現(xiàn)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他血與淚的沉思,一切文學性文字的源泉,幾乎都是與他的整個人生經(jīng)歷密切相關的,是環(huán)境和性格造就了這個天才作家,他那些極富預言性的作品,那種孤立的主題,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代人。
關鍵詞:卡夫卡;民族身份;親情;愛情;“饑餓”;情緒排遣
一、民族身份的分裂
卡夫卡的身份如此模糊不定,他是一個猶太居住區(qū)的居民,1883年出生于捷克,父親赫爾曼是一個來自捷克農(nóng)村的移民,本是捷克人,但他在經(jīng)營自己事業(yè)的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那些富裕的猶太精英在當時布拉格的商業(yè)和社會生活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只有與他們融合,他才可能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yè),所以父親給卡夫卡起了德語名字,并把他們送進了德語學校??ǚ蚩ǔ錾诮菘硕刚Z是德語,既非德國人又非捷克人,社會身份和地位都是如此地游離,又何況是自己的心呢?他生活于捷克人的群體當中,卻更傾向于德國文化的認同。他說德語、用德語寫作,德語替代了捷克人的意第緒語,捷克人有充分的理由更加激烈地反對猶太人;德國人鄙視捷克人,每個人卻也都痛恨猶太人。卡夫卡生活于這樣一個極度分裂的文化境遇中,他沒有一絲的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親情中理解之“愛”的夭折
卡夫卡是一個膽小、羞怯、敏感、內向的人,而這一切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他個人家庭生活的影響的。卡夫卡在36歲時寫下了著名的《致父親的信》,大篇幅地對父親的所作所為進行了義正言辭地控告,用回憶追溯的方式詳細記錄和分析了童年時代父親對自己粗暴而又野蠻的教育方式。在卡夫卡的眼中,父親的形象是高聳的,權威的,為了整個家庭奔波勞累著;但面對性情截然不同的卡夫卡,卻只會使用暴力,他的大叫大嚷令卡夫卡感到無比地害怕和厭倦,28歲的卡夫卡在回憶中這樣寫道:“我何嘗不想聽他沒完沒了地講他年輕的時候,講他的父母,但是他以一種夸耀和爭吵的語氣來敘述這些,可真讓人難受。”[1]卡夫卡對父親的實用能力是極為尊敬和贊賞的,但對父親的蠻橫、專制、殘暴、自吹自擂卻是深惡痛絕這,壓抑和恐懼充斥在卡夫卡童年時代生活的每時每刻之中。赫爾曼就像一個全能的審判者,他本身就是法律,對兒子與自己相悖的一切都持著否定的態(tài)度,金錢和利益才是他始終如一堅持追求的目標,而卡夫卡最為衷愛的寫作,父親對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絲毫的興趣,這也是卡夫卡與父親之間的那道法跨越的心坎。
卡夫卡的母親,她敏感而風雅,對兒子雖是充滿無限的憐惜和疼愛,總是在卡夫卡與父親發(fā)生沖突和矛盾、并試圖反抗父親時將他趕進父親打造的樊籠里,扮演著獵人助手的角色。雖然愛兒子,但作為兒子最為親近的人,她卻也完全不了解兒子內心深底處最真實的想法,不知道兒子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卡夫卡曾寫道:“我沒法和人們一起生活;我對我所有的親人們充滿憎恨,不是因為他們邪惡,也不是因為我覺得他們不好……而僅僅是因為我必須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這正是我不能忍受共同生活的理由……公允地說,我喜愛所有的人,但這種喜愛并不夠,考慮到身體的需要,與其住在那個夾在父母的臥室和客廳之里的房間里,我寧愿生活在沙漠里、森林里、荒島上,那樣我反而會更快樂?!盵2]
三、愛情里真愛的匱缺
在愛情和婚姻上,卡夫卡一生中與三位女性有過較為密切的交往,但卻因為某些原因而終身未娶,卡夫卡在《致父親的信》中,袒露了自己對愛情和婚姻既無比地渴望,卻又無比懼怕和擔憂的心理:“我精神上實際上沒有結婚的能力。這一點表現(xiàn)在:從我決心結婚的那一瞬間開始,我就再也無法入睡了,腦袋日夜熾熱,生活已不成其為生活,我絕望得東倒西歪?!盵3]對于卡夫卡來說,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就在于寫作,“我寫作,所以我活著!”菲利斯看重家庭生活,她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好丈夫、一個孩子們的好父親,把卡夫卡只當作一個有著獨特愛好的保險公司職員;密倫娜雖然自己本來也喜愛寫作,能夠理解作為作家的卡夫卡,卻也只是把卡夫卡當作一個沒有辦法而被迫上班,對寫作有著狂迷喜愛和執(zhí)著追求的作家;而同卡夫卡患難與共,陪伴他一起度過生命中最后兩年的多拉,因卡夫卡的身體每況愈下,對卡夫卡夫不盡的愛意和擔憂成為她生活的主線,更多的則也只將卡夫卡理解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生命的個體——她們都沒有真真正正地理解和走進卡夫卡!所以,沒有找到能夠與自己進行心心交流的人,卡夫卡寧愿孤獨,而在這種被迫地不斷被孤獨所腐蝕的過程中,他也喜歡上了孤獨,他渴望孤獨的平靜和安寧,不想用婚姻來打破他的孤獨。
四、對內心“饑餓”之感的排遣
卡夫卡可謂稱得上是一個神經(jīng)質的作家了,他對藝術有著至死不渝的堅持,有著極其瘋狂的迷戀,周遭環(huán)境的那種無意識的逼迫,作為卡夫卡最終成為一個文學“瘋子”的極大助推力,塑造了這位文學巨匠。他作為他所構思的一部部作品的一個旁觀者,卻是以一個當局者的心理和姿態(tài)去進行創(chuàng)作的,太多的語言文字都借以成為他對自我內心的“饑餓”之感的一種極為有力的排遣方式。
《變形記》里,格里高爾的變形讓孤獨吞噬了他的全部生活,因為他喪失了人類用于溝通和理解的工具——語言。他沒有一個可以與之交流新的生活感受的同類伙伴,他被未來所拋棄;甚至也沒有人來跟他談論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曾經(jīng),盡管那些記憶于腦海中依舊存在?!娥囸I藝術家》里的那個執(zhí)著的藝術殉難者,如同卡夫卡迷狂于寫作般,將饑餓表演藝術作為自己一生不懈奮斗、從未滿足的事業(yè),無人理解他的藝術工作,他擁有的,除了對藝術的堅持,就只剩下了孤獨,藝術家最終用死完成了自己對藝術的那份答卷,結局自然悲慘而壯烈。《美國》中的格蕾特,身為女總管,她雖然擁有很高的地位,受人尊敬,無須為面包而擔憂,卻因早年的憂愁而患上的失眠癥感到異常地焦慮;特里莎白,作為一個忙碌的打字員,白天沒歇停地一直工作,可夜里只要一閑下來就開始經(jīng)受孤獨的煎熬而四處尋找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因為工作的焦慮讓她寢食難安。閱讀了卡夫卡的《城堡》,我們會明白,那種恐懼感是來自于虛無的無法免除的東西,那些來自虛無的訊息始終威脅著人的自我肯定,恐懼感意識到這個威脅,就比焦慮又更深了一層??ǚ蚩ㄓ谑呛跤职褜ι钪械恼嬲媲星械母杏|都形象化為《地洞》里的各種小動物,在《地洞》里,恐懼感滲透進了小動物的每一個細胞,他全身心地諦聽著來自虛空里的每一處危險??ǚ蚩ㄗ钫鋹鄣亩唐杜袥Q》,作為在他同菲麗斯訂婚后僅用一個通宵就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則又是一部深刻地反應了卡夫卡“原罪”意識的文章。因為訂婚的緣故,格奧爾格的生活只得離他所中肯的自由越來越遠,婚姻的束縛將成為他追求自由的最大障礙。所以,格奧爾格給朋友寫了信,這信件則成為世俗的他對精神之他所充滿的強烈負罪感之辯詞……卡夫卡通過他的作品,透過他筆下的故事和文字,對由各種境況而塑成的內心的感觸進行著排遣,進行著強有力的宣泄……
卡夫卡的生活境遇是復雜的,他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對他創(chuàng)作心理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決定性的作用,創(chuàng)作心理直接地作用于創(chuàng)作,而就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排遣了自己諸多的真實情感,他也完成了自己。試圖在對卡夫卡的作品進行文本分析的時候,將其與卡夫卡本人的整個生命境況以及在各個階段的不同經(jīng)歷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作者單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尼古拉斯·默里.卡夫卡[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8月第1版.第7頁
[2] 武躍速.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個人烏托邦傾向[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72頁
[3] 曾艷兵.卡夫卡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第1版.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