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黑龍江農墾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淺析低碳園林景觀設計
劉琴
(黑龍江農墾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低碳”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低碳園林的設計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文章主要分析了園林建設中低能耗、高碳匯的低碳景觀園林設計原則,并結合某景觀園林工程實例,針對園林景觀設計相關的要點進行了分析,主要從建筑、材料、植物和水資源等方面提出了低碳景觀營造措施。
低碳 園林材料 園林景觀設計
1.1 降低景觀園林能源消耗
近年來,景觀園林能耗主要是電能,而我國電能主要靠煤炭的燃燒。煤炭使用率越高,CO2排放量越高。在園林建設中,同樣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在美國,每天平均溫度升高0.6℃,用電量將增加2%,所以隨著電量的增加必然導致更多的CO2排放。而低碳園林的建設就是要考慮如何減少這部分CO2的排放。將園林中常用的25W白熾燈更換為5W的節(jié)能燈,可減少近80%的直接能耗。因此,作為園林設計工作者,應盡可能降低園林中電能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
1.2 選擇低碳型園林材料
園林材料既包括鋪裝、玻璃、陶瓷等硬質材料,也包括木材、花卉等軟質材料。這此材料需經高溫、煅燒等過程才能形成,從而產生了大量CO2,而低碳型碳材料成本少、耐用性高、可重復使用。日本十勝川千禧森林園的設計巧妙采用了“減法”原則,充分運用了當地的景觀材料,并對其進行循環(huán)再利用,減少了大量碳排放。營造低碳園林,應對當地鄉(xiāng)土材料進行合理利用,盡量采用低碳型園林材料,而減少對新型、人工、高碳型材料的使用,這樣不僅減少大量運輸而產生的CO2排放量,也可充分體現(xiàn)出歷史地域特色,且適應性強、成本低、便于使用。
1.3 選擇固碳釋氧力強的鄉(xiāng)土植物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將其轉化為有機碳存儲在體內和土壤中,并將O2釋放到空氣中,這一系列生命活動就是固碳釋氧——現(xiàn)代園林對“低碳”實施的最直接貢獻,因此應充分發(fā)揮園林植物的這一功能。然而,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固碳釋氧能力,如榆葉梅的固碳量和釋氧量分別為紅楓的十幾倍。且鄉(xiāng)土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性,后期維護可減少大量能源投入,因此營造低碳園林應選擇固碳釋氧能力較強的鄉(xiāng)土植物。此外,植物配置方式也是影響植物固碳釋氧強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落葉喬木與常綠灌木搭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搭配,鄉(xiāng)土植物與常規(guī)園林植物搭配,既可達到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優(yōu)良持久的植物景觀和生態(tài)效益。
1.4 增強園林的碳匯能力
“碳匯”是指從大氣中清除CO2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營造低碳園林,應充分利用植物的碳匯功能,減少大氣中CO2含量。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有效增強城市園林景觀的碳匯能力;一是營造屋頂花園和立體綠化;二是減少大面積硬地廣場、亮化工程、大型人工瀑布、噴泉等高耗電景觀的建設;三是盡可能保留城區(qū)中原始地形地貌、山體、河湖水景等自然景觀,保持其生態(tài)平衡。
2.1 工程概況
某景觀園林項目,規(guī)劃面積約3.25hm2,該地塊地勢基本平坦,以原有3層高宿舍樓為界。其北面有羽毛球館、健身房、食堂等。南有自然式水體3塊,其中一大二小互相連接,整體道路自然而系統(tǒng)。本方案重點考慮了景觀與氣候、環(huán)境、人居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真研究了每個主要景觀構件的結構、材料的來源和保留物的合理利用等。著重探討設計節(jié)能減排理念和具體措施,通過系統(tǒng)的研究與規(guī)劃,以低碳園林的營造低碳景觀園林氛圍為目的。
2.2 綠色建筑設計
在園林建筑減排方面,以降低園林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率為原則,通過利用自然通風、采光和保溫等方式來實現(xiàn)。原有的3層宿舍建筑,現(xiàn)擬在南北兩側(主要的冷熱氣最大之墻面)設計H型鋼組成框架及鐵絲網等,并穿過屋頂形成綠色爬藤包背,可大幅度降低日曬及冬季冷風吹襲強度,以節(jié)約冷氣空調及熱氣瓦斯消耗,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
2.3 應用低碳型材料
在遵循低碳景觀園林設計原則上,本方案以當地的特色石材花崗巖為材料,將其直接擱置于原始整平加固后的泥土地面上進行各類鋪裝設計,既減少了大量混凝土、砂漿、卵石等“高碳材料”的應用,也降低了其他硬質材料的運輸費用,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在軟質材料上,本方案首先保留了園區(qū)原有的竹林,以周邊農田廢棄的干稻草圍邊,這一保持原生態(tài)的做法不但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也降低了其他材料運輸和應用所產生的能耗。
在運用低碳型材料中,我們使用了大量當地廢棄的方木料和遺棄樹樁。以方木料構建的簡約木結構 瞭望塔,減少了大量鋼材、混凝土、外墻涂料等人工材料的使用。以破舊、廢棄樹樁圍合的人居休憩空間,巧妙替代了其他材料的應用,減少了大量CO2的排放。
2.4 植物配置方式
通過對當地鄉(xiāng)土植物的應用,并在其中選擇固碳釋氧能力較強以及景觀效果較好的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以增強園林的碳匯功能。首先,經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香樟、垂柳、鳶尾等鄉(xiāng)土植物具有較強的固碳釋氧能力。然后,在水體周邊種植大量垂柳,在人工濕地大量種植鳶尾等水生植物。這不但在景觀效果上可與水面產生共鳴,更能增加園林植物的固碳釋氧能力。在種植方式上 采取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搭配的方式,選擇不同層次的植物構建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的碳匯能力
2.5 水體去污與活化
根據現(xiàn)場考察,既望園的池塘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為人糞尿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廚房油污以及洗滌劑等。因此,案例中采取高負荷地下滲濾與人工濕地復合技術,其水處理系統(tǒng)組成。
本處理系統(tǒng)基本方法和原理是:池塘水經過沉淀后進入水量調節(jié)池,然后經泵提到高負荷地下滲濾裝置(微生物地球化學凈化技術),自流出水進入高負荷人工濕地,經脫磷脫氮深度處理系統(tǒng)處理后,最后自流到大水塘和散布自然濕地,并流至水溝。這不僅解決了生活污水帶來的污染困惑,而且大大減少了電能消耗而產生的CO2。此外,整個系統(tǒng)為地埋式,地表規(guī)劃為綠地。小區(qū)的水流動起來,其補水也有了保障,可確保水體永不干枯,保持生活小區(qū)的水平衡。這樣既產生了一個自然式的濕地,水用于菜地的澆灌,而且整個循環(huán)大大節(jié)約了耗能。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氣候逐年變暖,自然災害愈發(fā)頻繁,對建設以低能耗、低排放為目標的現(xiàn)代低碳園林來說,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另外,從中也不斷發(fā)展我國城市的低碳經濟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為盡快形成高效節(jié)能的現(xiàn)代低碳園林的新局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1]蘇雪痕.《植物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
[2]王浩.《生態(tài)園林城市規(guī)劃》.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