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云(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南京210095)
地方豬種Local Pig Breeds
五十年后中國地方豬種會變成瀕危動物嗎
王林云
(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南京210095)
摘要:保持遺傳多樣性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必要條件,而雜交是增加生物群體遺傳多樣性的重要方法,筆者列舉了不同品種、類群間的雜交提高性能的成功范例加以證明,并指出為避免五十年后中國地方豬種會變成瀕危動物,就要增加其生物群體的遺傳多樣性,采取雜交方式提高其生產性能。
關鍵詞:中國;地方豬種;瀕危動物;遺傳多樣性;雜交
地球上的生物出現(xiàn)了多樣性?;涗洷砻?,約在14億年前出現(xiàn)了結構類似于單細胞的最初的真核細胞。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地球上已經發(fā)現(xiàn)和命名的生物大約有200萬種,估計還有500萬種至3 000萬種未被命名[1,2]。多種多樣的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它們之間相互利用,相互依存。如果只有單獨一種,根本無法生存。
生物在地球上經過了十多億年的演化,經歷了從“單細胞”演變到“多細胞”,從“無性繁殖”演變到“有性繁殖”,從“雌雄同體”演變到“雌雄異體”,從“低等生物”演變到“高等生物”的歷程,使生物在遺傳結構上出現(xiàn)更加復雜的“遺傳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是遺傳多樣性,從簡單的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基因組(100萬對)至復雜的哺乳類(人類)基因組(30億對),它們之間在DNA堿基對的數(shù)量和序列上存在著某種差異。生物越高級,生物染色體DNA中的堿基對數(shù)目也越多,如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基因組只有1.0×106bp,細菌(大腸桿菌)只有4.2×106bp,而鳥類達到1.2×109bp,哺乳類(人類)達到3.3×109bp[2];序列也各有千秋。
生物遺傳多樣性的增加使生物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條件,由海洋到陸地,從溫暖到寒冷,從低海拔到高海拔,使自己能在復雜多變的地球上生存下來,這是生物演化的一種“進步”。因此,一個生物群體遺傳多樣性的減少,并不是好事,這意味著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減弱。生物個體間的近親繁殖使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減少,動物個體間的近交往往產生死胎和畸形怪胎,長期的近交會使一個群體消亡。在我國歷史上,早就有人類近親不得結婚的記載。夏朝已實行族外婚制;商朝也排除近親結婚;西周時期,有了較完整的異族聯(lián)婚宗法制度;春秋時期,《左傳》里已有“男女同姓,其子不蕃”的記載。宋朝、明朝就有法律規(guī)定,同姓及近親不得通婚,如《明史·朱善傳》載,“洪武初,上書論婚姻律云,民間姑舅及兩姨子女,法不得論婚”等。
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證明,近交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某些區(qū)段的DNA甲基化。Cedar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基因組DNA甲基化程度及分布與基因表達率顯著相關。Hepburn對植物DNA甲基化進行了研究,特別分析了DNA甲基化與基因的轉錄抑制表達,認為自交能導致甲基化程度逐漸積累,而雜交能使甲基化程度得以解除或重新編排[3]。
在動物的進化歷史中,大熊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F(xiàn)代的大熊貓是由中新世(Miocene Epoch,距今約2 330萬年—530萬年)晚期的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演化而來,原是一種小型的雜食性動物(能吃肉),經過大熊貓小種(Ailuropoda microta)(更新世早期)→大熊貓巴氏亞種(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更新世中、晚期),再演變?yōu)榇笮茇埇F(xiàn)代種。從雜食性動物演變成只能以某一種植物(冷箭竹,營養(yǎng)價值低,并具有周期性開花枯死的現(xiàn)象)為主食的動物[4],且變成了“性成熟晚(6.5歲性成熟)、發(fā)情難(季節(jié)性發(fā)情)、配種難(發(fā)情時間短)、育仔難(妊娠期差異大、幼仔發(fā)育極不完善)”的“瀕危動物”。種群越來越小,至2003年,中國國內的大熊貓野生群只有1 596只,血統(tǒng)越來越近,其群內遺傳多樣性在減少,已很難適應其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5]。因此,它的演變很可能已進入盲枝。搶救大熊貓的最好辦法是擴大其群內差異,增加其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或與相鄰的物種雜交,使其后代產生更大變異,通過后代分離效應和選擇,在保持其主要外貌不變的條件下,改變其食性和繁殖性能,使其能適應更廣泛的環(huán)境條件,而不是用“克隆”的辦法。
在地方豬種保種的理論和方法上,目前的一種觀點也是十分錯誤的,就是提倡“純而又純”的保種技術路線,要求豬群內的個體“頭一樣長、耳朵一樣大”,這就減少了群內的遺傳多樣性。長此以往,血統(tǒng)越來越近,被迫近交。
需要指出的是,特別是在1980年后,由于外種豬的大量引入,我國地方豬種的群體數(shù)量大大減少,近幾年的土地流轉,更使許多地方不允許養(yǎng)豬,有的場被迫長期處于100多頭母豬、5~6個血統(tǒng)公豬的小群體閉鎖狀態(tài),血統(tǒng)越來越近,遺傳多樣性正在減少。豬群的產仔數(shù)也在下降:如嘉興黑豬,1989年調查時,窩產仔數(shù)達15頭;而在2014年某場報道,窩產仔數(shù)只有12頭;在25年的時間內,產仔數(shù)下降3頭之多。據(jù)某二花臉豬保種場提供的材料,該場有120頭母豬群,其2013 年32窩平均產仔數(shù)只有14.15頭;與1980年相比,下降了1.83頭,如果全群統(tǒng)計,產仔數(shù)更低。梅山豬的情況更令人擔憂,據(jù)某梅山豬保種場提供的資料,現(xiàn)有320頭母豬保種群,2012年(69窩)平均產仔12.3頭,2013年(73窩)平均產仔12.2頭,2014年(94窩)平均產仔12.3頭;與32年前(1979—1980年)的調查資料比較,當時梅山豬(170窩)平均產仔14.79頭,32年內,產仔數(shù)減少了2.49頭。
這些情況,使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再有50年,我國的地方豬種會變?yōu)榇笮茇埬菢拥臑l危動物嗎?
有人提出,用動物“克隆”的辦法來保護地方豬種。這也是行不通的。
1997年,動物的“體細胞克隆”技術首次對外披露,由英國羅斯林研究所完成的克隆羊多莉于1996年7 月5日誕生。一時間“體細胞克隆”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隨后出現(xiàn)了許多其他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包括豬的體細胞克隆。世界首例克隆豬在1989年誕生[6],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豬于2005年8月5日在河北出生。但幾年后,隨著多莉羊出現(xiàn)“進行性肺炎”疾病,于2003 年2月14日被“安樂死”后,引發(fā)了學術界關于克隆動物的如下爭議。⑴克隆動物是否會出現(xiàn)“抗病力差”、“早衰”的現(xiàn)象?⑵其本身的外形和原動物一樣,但性能是否也與原動物一樣?⑶克隆動物死亡率高的問題。據(jù)石偉等[7]報道,克隆豬死亡率全期高達93.33% (42/45)。⑷還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問題是,動物克隆可否連續(xù)幾代下傳?至今未見“豬克隆”連續(xù)二代成功的報道?!绑w細胞克隆”把動物從“有性繁殖”回到“無性繁殖”,在進化上是一種倒退,減少了遺傳多樣性,因此是沒有前途的。
要增加生物群體遺傳多樣性的重要方法是“雜交”。一提雜交,有人就認為會把“純種”搞完了。我們提倡的雜交,是指用部分豬群,采用多種形式的雜交。如⑴同一群內不同類群間雜交;⑵同一品種內不同品系間的雜交;⑶同一品種豬分布在不同地區(qū)、推廣到不同省份的豬雜交;⑷不同品種間的雜交,一個品種適當引入(25%以下)另一個品種豬的血統(tǒng)。當這種雜交取得良好的效果后,再擴大群體。
人們改變動物品種性狀的重要方法是采用不同個體、品系、品族、類群、品種間的“雜交”,在有性繁殖中,由于親本(父本和母本)個體間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和位點的核苷酸差異,其雜交后產生的子代的核苷酸序列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這種變異,筆者稱之為“雜合效應”[1,8,9]。
從分子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雜合體之間雜交后產生的各種變異(“雜合效應”)包括:⑴DNA核苷酸序列的變異;⑵mRNA的表達差異(基因表達速度和基因表達量的差異);⑶蛋白質結構的差異;⑷某些區(qū)域的DNA甲基化;⑸核苷酸序列、整個基因組或染色體的倍增,等等。田大成等[9]用生物信息技術對人、黑猩猩、恒河猴、小鼠、果蠅、水稻和釀酒酵母等不同類別生物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DNA的插入/缺失(indel)會引起其周圍一系列的變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Indel誘導自發(fā)突變機制假說”[1,8-10]。我們可以用撲克牌中的“小3”作為例子?!靶?”是不好的牌,但當公豬中有“小3”,母豬中有“4、5、6、7”,兩者雜交后,合成“3、4、5、6、7”順子,就是很好的牌。這就是“雜合效應”的作用。當然,生物中的“核苷酸的互作”比這個更復雜,有許多機制我們目前還沒有研究清楚。
“雜合效應”的發(fā)生與子代中某些部位的DNA甲基化有關[11]。蔣曹德等[12]探討了DNA甲基化對雜種優(yōu)勢的影響,發(fā)現(xiàn)親子代間的甲基化狀況可歸納為以下4種類型[1,8,9]:⑴親子代甲基化水平相同;⑵單親與F1代甲基化水平相同;⑶同親代相比,F(xiàn)1代發(fā)生甲基化;⑷同親代相比,F(xiàn)1代去甲基化;這表明基因啟動子區(qū)域CpG島甲基化在親子代出現(xiàn)差異;且不同甲基化位點對雜種生產性狀的作用方向不同,雜種優(yōu)勢的表現(xiàn)既與有些基因的表達有關,也與有些基因的表達抑制有關,說明雜種優(yōu)勢的產生過程中,不僅一些“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表達增強是有利的,同時某些“基因”的表達受到抑制也是有利的。
應該指出的是,并非所有雜交都會產生“正效應”,也不是所有的變異對生物適應環(huán)境都是有利的,有時也是有害的,其關鍵是看這樣的變異發(fā)生在什么部位,特別是當DNA甲基化出現(xiàn)在一些關鍵部位時,使某些基因失活,從而“丟失”了某些基因。
筆者認為,生物的“雜合效應”至少有以下規(guī)律[1,13]:⑴親代性狀對子代性狀的影響并不是對等的,子代的某些性狀偏向父本,某些則偏向母本,并不遵循哈代-溫伯格遺傳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law),現(xiàn)有的近交系數(shù)計算公式也是不對的;不同品種家畜之間的正反交其后代出現(xiàn)不同性狀證明了這一點。⑵子代變異表現(xiàn)出家族化現(xiàn)象,但同一家族內個體間又有一定的差異。同一個家族內,某些基因組(核苷酸序列或片段)在世代延續(xù)中是很保守的。筆者稱之為變異的家族化現(xiàn)象,這是生物演化中保守性的一面;但在同一家族內,個體間又出現(xiàn)一定的核苷酸序列差異,這種核苷酸序列的差異程度依家族、類群、品系、品種、屬、科、目、綱、門等差異的不同而變化。⑶生物的變異是絕對的、隨機的、沒有方向性的,這種變異很難說清楚哪些“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在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下,有的變異會固定下來形成新物種,有的變異則使該物種漸入盲枝[13]。
有人擔心,雜交后代群體會發(fā)生分離,有好有壞;但我們就是利用這種分離,增加群體內的遺傳多樣性,把好的留下,把壞的淘汰。
在過去和現(xiàn)代的豬育種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雜交提高性能的范例。
3.1我國地方豬種的形成過程就是不斷雜交的過程
我國所有的地方豬種都有不斷雜交逐漸形成的歷史過程。如民豬是300多年前由華北的小型華北黑豬經山海關到遼寧西部,中型民豬源于山東省的中型華北黑豬,由海路移民帶入遼寧南部;繼而向北至吉林、黑龍江等地,兩者雜交,逐漸形成了二民豬、大民豬和荷包豬。內江豬有“獅子頭”、“二方頭”和“豪桿嘴”。金華豬有“壽字頭”和“老鼠頭”,姜曲海豬有“本頭沙身”和“沙頭本身”;梅山豬有“大梅山”、“中梅山”和“小梅山”等,這些不同類群,實際上都是各地人民群眾自發(fā)不斷雜交的結果。雜交使豬種出現(xiàn)變異,然后根據(jù)喜愛加以選擇。我國自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河南登位以來,漢民族進行過五次較大規(guī)模的遷徙,豬隨人移,使地方豬種的基因發(fā)生大交流。通過各地人民的選擇,才形成豐富多彩的中國地方豬種資源。
3.2全世界產仔數(shù)最多的二花臉豬的形成
據(jù)1978—1979年對二花臉豬產區(qū)主要育種場3~7胎母豬673窩產仔數(shù)的統(tǒng)計,二花臉豬的窩產仔數(shù)平均達15.3頭。1982年2月17日,江蘇省江陰縣月城公社(現(xiàn)為江陰市月城鎮(zhèn))一頭二花臉母豬用梅山公豬配種,創(chuàng)造了窩產仔42頭的最高記錄(第8胎,產仔42頭,活仔40頭)。
據(jù)陳效華等(1964)調查,二花臉豬是我國江蘇南部東、西豬種雜交后的產物,這種雜交從太平天國(1851—1864年)時期開始,至1964年陳效華先生調查時還在繼續(xù),大約經歷了100多年。
二花臉豬是由產于蘇南東部太倉、常熟、沙洲和江陰一帶的大花臉公豬和蘇南西部常州、金壇一帶的米豬母豬雜交后,產生小花臉豬,小花臉母豬再用大花臉公豬回交后,所獲得的后代即是二花臉豬。大花臉豬和米豬在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就已出現(xiàn),二花臉豬則在近代才出現(xiàn),20世紀50年代時,尚有大花臉豬、二花臉豬和小花臉豬同時并存的局面,到20世紀50年代后,大花臉豬和小花臉豬逐年減少,二花臉豬的數(shù)量逐步增加。
長江下游的沿江沿海地區(qū),在明萬歷年間已發(fā)展成為重要的產棉區(qū)。隨著產區(qū)人口增多,糧食作物面積擴大,養(yǎng)豬逐漸增多。清代(1644年)以后,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與江北有所不同的豬種,據(jù)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寫成的上??h志記載:“邑產皮厚而寬,有重二百余斤者”[14]。這種豬體大骨粗,皮厚,毛色除全黑外,也有全白或黑白花。它與近代稱之為“大花臉”的豬種很有類同。
至遲到十九世紀中期的太平天國時期,在揚中、武進、金壇一帶又出現(xiàn)了一種從小型淮豬演變而來的另一個類群,因其個體較小、皮較薄、早期增重快、頭長而尖、臂部尖削、形如米粒,群眾稱之為“米豬”。它和“大花臉”豬雜交的后代,近似“米豬”的稱“小花臉”,小花臉豬再和大花臉豬雜交,稱“二花臉”豬[14]。
3.3近年來育成的法國高產仔大白豬
在近代,法國在1979年10月和1981年12月從中國引進梅山豬,與法國大白豬雜交,通過20年左右時間,選育成“法系大白豬”,產仔數(shù)有較大提高。1999年,北京華都種豬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從法國引進“法系大白豬”,發(fā)現(xiàn)其在保持較高胴體瘦肉率的同時,產仔數(shù)有較大提高(據(jù)該場2000年報道,29窩3胎平均產仔13.97頭)。近年來我國引進的新丹系長白、新丹系大白也有類似情況,原產于丹麥的長白豬,在20世紀50—90年代,一直采用閉鎖、純繁選育的技術路線,產仔數(shù)少有提高,但2000年后,我國引入的“新丹系”,豬的產仔數(shù)明顯增加,其中原因,不言自明[13,15]。
在國內,湖北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對大白豬高繁母本新品系豬的選育也是很好的例子。
湖北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種豬場自2007年開始,通過對自己培育的大白豬SⅡ系、引進的法系和瑞系大白豬之間的雜交和選育,至2012年,經5個世代的選育,產仔數(shù)逐代提高。基礎群(200窩)的總產仔數(shù)為11.29頭,以后1~5世代總產仔數(shù)相應為11.61頭(389窩)、11.97頭(392窩)、12.05頭(379窩)、12.10頭(410窩)和12.17頭(289窩)。以胎次分析,3胎總產仔數(shù)為12.81頭(246窩)、4胎總產仔數(shù)為12.68頭(232窩)[16]。
3.4PIC280號和337號公豬的培育
PIC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種豬公司,它在22個國家有分公司,30多個國家有業(yè)務,它占有除中國外的全球市場份額的30%。它最近在中國推廣的優(yōu)秀公豬PIC280號和337號就是不斷雜交的混合產物,這2頭公豬既不屬哪一個品種,也不是哪一個品系,就是一個通過大量雜交、測定和選育出來雜合個體,它的后代肥育性能超過單一品種的大白豬、長白豬和杜洛克豬的后代。2014年在中國某豬場測定結果,PIC337號公豬的930頭后代肥育豬平均日增重達到771 g,料比為2.20。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林云.基因交流是改變豬性狀的重要動力兼論中國地方豬種與外國豬種的基因交流[J].豬業(yè)科學, 2014(7):38-42.
[2]王林云.生物個體“純”與“雜”的相對論[J].中國家禽, 2011, 33(1):35-37,40.
[3]郭予琦,陳明燦.基因表達與雜種優(yōu)勢遺傳機理[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 2001, 29(2):7-11.
[4]李濤.大熊貓的分類與演化綜述[J].地質科技情報. 2004, 23 (3):40-45.
[5]嚴旬.野生大熊貓現(xiàn)狀、面臨的挑戰(zhàn)及展望[J].獸類學報. 2005, 25(4):402-406.
[6]吳夢,劉作華,林保忠,等.轉基因豬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5, 35(3): 92-98.
[7]石偉,鄭華,蒙小云,等.克隆豬在集約化豬場育成情況跟蹤觀察[J].豬業(yè)科學, 2015, 32(2):102-103.
[8]王林云.論生物的“雜合效應”[J].畜牧與獸醫(yī). 2012, 44(8): 1-4.
[9]王林云.關于豬小群體保種的頂層設計[J].畜牧與獸醫(yī), 2015, 47(4):1-4.
[10] Dacheng Tian, Qiang Wang, Pengfei Zhang, et al. Single-nucleotide mutation rate increases close to insertions/ deletions in eukaryotes[J]. Nature, 2008, 455(9):105-108.
[11]徐青,余云舟,趙萌,等. DNA甲基化在動植物遺傳育種中的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訊, 2011, 22(1):113-117.
[12]蔣曹德,鄧昌彥,熊遠著.大梅組合中親子代甲基化差異及其與生產性狀的關系[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05, 13(1):46-51.
[13]王林云.對中國豬育種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畜牧與獸醫(yī), 2007, 39(9):1-4.
[14]國寶“太湖豬”[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 2005(1):74-76.
[15]王林云.對中國地方豬遺傳資源的再認識[J].豬業(yè)科學, 2012(10):120-122.
[16]宋忠旭,孫華,彭先文,等.大白豬高繁母本新品系主要繁殖性能的遺傳參數(shù)估測[J].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2(12):5409-5411.
中圖分類號:S8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645(2015)10-0064-05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