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知明
(岳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湖南 岳陽 414000)
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59例臨床探究
嚴知明
(岳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湖南 岳陽 414000)
目的 初步探討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的臨床效果、適應證、并發(fā)癥及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59例的臨床資料。結果 本研究中54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其中2例因腹腔黏膜嚴重粘連轉為開腹后手術,手術成功率為91.52%,術中平均出血量為(45.3±19.5)mL,手術平均耗時(74.5±14.2)min,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4.6±1.3)d。結論 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恢復快、出血少、術式相對簡單,易于掌握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子宮次全切除;腹腔鏡;臨床探究
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又被稱為腹腔鏡宮頸上子宮切除術(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LSH),該手術用于臨床最早始于1989年[1],是在腹腔鏡下完全游離子宮體后,阻斷子宮動脈上行支,切除子宮體的一種術式。近些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不斷完善和該技術在在婦科領域的廣泛開展,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由于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恢復快、出血少、住院時間短等諸多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廣大婦科醫(yī)師和患者認可[2-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59例的臨床資料,初步探討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的臨床效果、適應證、并發(fā)癥及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本研究中59例行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年齡在37~62歲,平均年齡(42.7±3.5)歲。術前所有患者通過常規(guī)行婦科檢查,包括分段診刮鑒別宮頸細胞學或B超檢查,所有患者排除宮體及宮頸惡性病變情況的存在。按照以下標準選擇病例:①患者年輕;②患者及家屬要求保留宮頸;③宮頸確診無病變。59例患者具體病情如下:31例患有子宮肌瘤;13例患有子宮肌腺瘤;9例患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6例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
1.2手術方法。①麻醉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②手術采用的腹腔鏡儀器設備為美國stryker公司產品。手術主要器械包括:沖洗器、單雙極電凝鉗、舉宮器、自制結扎套圈、子宮旋切器等。③手術主要步驟:正常術前準備。a.安置舉宮器,所有患者均采用膀胱截石位。b.穿刺臍部建立氣腹,維持腹腔內壓在12~14 mm Hg,置入腹腔鏡后探查腹盆腔內情況,判斷能否在腹腔鏡下進行子宮次全切除。c.確定能在腹腔鏡下進行子宮次全切除后分別于下腹部兩側置入第2(右),3,4(左)穿刺套管。d.采用單極凝切割子宮圓韌帶,卵巢固有韌帶及輸卵管。e.完成闊韌帶前葉剪切后,分離膀胱子宮反折腹膜,鈍性將膀胱下推,暴露子宮兩側血管,分離宮旁闊韌帶前后葉。f.在第4穿刺孔位置放置依據患者子宮大小自制結扎套圈于子宮峽部,取出舉宮器后收緊結扎線圈。兩次打結固定結扎套圈,此時由于子宮供血被阻斷而呈現紫藍色,通過子宮旋切器依次切除,直至子宮體達套扎線上方1 cm左右,注意要將切口旋切成磨菇形狀,再次通過結扎套圈套扎子宮殘端進行加固,電凝殘端進行止血,徹底電凝宮頸管腺體,沖洗腹腔后結束手術。
本研究中59例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中,54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成功率為91.53%。其中2例因慢性盆腔炎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致盆腔臟器廣泛粘連無法分離轉為開腹后手術,術中平均出血量為(45.3±19.5)mL,手術平均耗時(74.5±14.2)min,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4.6±1.3)d。所有患者術后24 h均能下床走動,正常排氣,術后3 d內患者最高體溫均不超過38.5 ℃。
由于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避免暴露腹腔的內臟器,手術時最大程度避免了對患者腹腔內環(huán)鏡的干擾,同時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采用腹腔鏡手術患者下床活動早,恢復快,能在術后早期恢復胃腸功能,排氣快,能明顯減輕術后疼痛,縮短術后住院時間短[4-5]。文獻報道,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能保留正常的宮頸組織,從而較好地維持了盆底張力和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影響術后性生活,從而提高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6]。該治療方法是一種年輕且宮頸無病變患者是理想的術式。
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的要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使用子宮旋切器旋切子宮體時,術者需要始終監(jiān)視旋切器的頭部,且需要應放慢旋切速度,避免子宮旋切器頭部損傷腹腔內鄰近器官;②術者在使用單雙極凝切割組織時,其輸出功率應控制在35~45 W,盡可能避免在大功率輸、長時間凝切組織或止血等操作時產生熱量致使鄰近組織和器官損傷;③對于子宮較大的患者手術時應將置鏡孔相應向上移動1~2 cm以擴大操作空間和鏡下視野;④在采用套扎法處理子宮血管前,應用雙極電凝鉗凝閉靠近宮體子宮動脈,這樣可明顯減少術中和術后出血。
有學者[7-8]報道腹腔鏡手術術后出現并發(fā)癥的概率為1.9%,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則最高達4.81%。腹腔鏡手術常見并發(fā)癥有出血、氣腫、高碳酸血癥、電灼傷等。筆者認為熟悉掌握腹腔鏡手術適應證是保證順利完成手術和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關鍵,患者的手術安全應是判斷是否采用腹腔鏡手術的重要標準之一,術中對于初步探查判斷難以在腹腔鏡下進行的手術,應立即轉為開腹手術。進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時對操作者的鏡下操作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術者需要熟練掌握鏡下縫合和打結技術,這是完成高難度手術的基本保證[9]。總之,隨著腹腔鏡設備的不斷更新和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進步完善,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范圍也將會越來越廣泛,臨床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開腹手術被腹腔鏡手術所替代[10]。本研究結果表明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恢復快、出血少、術式相對簡單,易于掌握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劉彥.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53-168.
[2] Lumsden MA,Twaddle S,Hawthorn RA,et al.Randomised comparison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hysterectomy and abdominal hysterectomy[J].BJOG,2000,107(11):1386.
[3] 徐惠成,梁志清,常青,等.腹腔鏡子宮切除168例的術式探討[J].重慶醫(yī)學,2002,31(7):565-567.
[4] Hasson HM,Rotman C,Rana N.The morcellator Knife: a new laparoscopic instrument for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and moroellation[J].Obstet Gyneco,2000,96(4): 644.
[5] 胡超峰,王海娜,蔣優(yōu)芬,等.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的臨床價值[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10): 887-890.
[6] Novotny Z,Rojikoval V.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a 1996 survey of the czech republic[J].J Am Asso Gyne Lap,1999,6(4): 459.
[7] 冷金花,郎景和,黃榮麗,等.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34例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36(3): 146-149.
[8] 冷金花,郎景和,劉珠鳳,等.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2,11(6): 430-433.
[9] Van der Stege JG,Van-Beek JJ.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ervical stump at follow-up in 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J]. JSLS,1999,3(1): 5.
[10] Hannoun-Levi JM,Peiffert D,Hoffstetter S,et al.Carc-noma of the cervical stump: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7 cases [J]. Radiother Oncol,1997,43(2): 147.
R713.4+2
B
1671-8194(2015)10-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