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英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唐谷鎮(zhèn)獸醫(yī)站,青海同德 813299)
羔羊痢疾的診斷與治療
王冬英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唐谷鎮(zhèn)獸醫(yī)站,青海同德 813299)
羔羊痢疾常發(fā)于初生2~8日齡羔羊,典型癥狀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哺乳減少,隨著病程加劇,腹瀉程度加重,持續(xù)下痢,排泄糞便惡臭,有時稀如水樣,有的稠如面糊,顏色為黃綠色、灰白色或血樣。常引起羔羊死亡,氣候突變,饑飽不均,臍帶創(chuàng)傷時常感染此病。
羔羊出生后3 d易發(fā)此病。患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哺乳減少。隨著病程加劇,腹瀉程度加重,排泄糞便中混有惡臭味,有時稀如水樣,有時稠如面糊,顏色為黃綠或灰白色。病程后期,病羔虛弱,癱瘓不起,糞便混有血絲。常伴有典型的神經(jīng)癥狀,四肢癱瘓,臥地不起,頭向后仰,后期昏迷。到后期的數(shù)小時至十幾小時,最后因衰竭而病死。
病畜外觀消瘦,皮毛雜亂,結(jié)膜蒼白,口腔及鼻腔發(fā)紺。尾部及肛門四周被糞便沾污。嚴重脫水,眼窩下陷,胃腸道卡他性炎癥,黏膜上有出血點。腸黏膜上有大量黏液。真胃內(nèi)容物呈白色或乳白色稀糊狀及凝乳塊。腸壁肥厚,充血出血,腸淋巴濾泡明顯。肝充血水腫.質(zhì)地變軟有萎縮現(xiàn)象。心包內(nèi)積有黃色液體。心內(nèi)膜有點狀及條紋狀出血。肺充血并出瘀斑。
3.1 溫濕度控制
放牧途中,產(chǎn)下羔羊及時用氈毯包裹,避免受涼致腹瀉。有分娩癥狀的母羊,盡量減少放牧次數(shù),設(shè)法提高舍溫,為其營造良好的舍養(yǎng)環(huán)境。羊圈盡量保持干燥,合理組織通風,避免潮濕。
3.2 加強母羊管理
(1)加強母羊管理,做好上膘、保膘工作。早期,母羊膘情良好,將確保產(chǎn)下羔羊體質(zhì)健碩,抗病能力強。(2)加強防疫,在懷孕母羊10~20d、20~30d兩次注射羔羊痢疾甲醛苗菌2~3ml使初生羔羊獲得被動免疫。
3.3 合理組織哺乳
羔羊哺乳工作尤為關(guān)鍵,合理組織哺乳,確保羔羊饑飽均勻,形成固定的養(yǎng)殖模式。組織母羊外出放牧,盡量安排離羊舍近的地方進行,如此可安排其適時回圈,進行哺乳。
3.4 加強消毒管理
消毒管理落實具體,每年的秋季組織好棚圈消毒。母羊臨產(chǎn)前,將其陰戶、乳房、大腿內(nèi)側(cè)周邊的污毛清剪干凈,同時用濃度為3%的來蘇水進行消毒處理。有羔羊痢疾出現(xiàn),及時隔離診治,并搞好圈舍消毒衛(wèi)生管理工作,基本可有效預控此病。
3.5 疾病防控措施
加強產(chǎn)后護理,羔羊初生后,剪斷臍帶,并在上涂上25 %碘酒消毒,防止因臍帶感染而患上羔羊痢疾。
及時免疫接種,做好羔羊痢疾防控??紤]到羔羊各發(fā)育系統(tǒng)尚待完善,免疫接種可能帶來不良應(yīng)激,影響其健康發(fā)育。由此,建議提前接種母羊,羔羊可通過母源抗體被動獲得免疫效力。母羊產(chǎn)前2~3周,及時接種厭氣性五聯(lián)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5ml。羔羊通過哺乳,可獲得較好的免疫抗體能力。積極藥防,也是預控此病的重要手段。此病常發(fā)區(qū)域,羔羊出生后12h,及時灌服土霉素,每次0.15~0.2g,或羔羊保命液(氧氟沙星)3d一個療程,可起到很好的預控效果。
4.1 西藥
土霉素,0.2~0.3g/次,1次內(nèi)服,2次/d,康復效果較好;組合用藥,呋喃西林,5g/次;磺胺脒,25g/次、堿式硝酸鉍,6 g/次。上述藥物混合加水,每次用4~5ml,2次/d,療效較好。
硫酸鎂溶液,濃度6%,灌服每次30~60ml。間隔6~8 h,加強灌服高錳酸鉀溶液,濃度1%,1~2次/d,康復效果較好;組合用藥,磺胺脒,0.5 g/次,鞣酸蛋白,0.2g/次,碳酸氫鈉,0.2g/次,一次內(nèi)服,3次口服,療效確實。
4.2 中草藥
方1:增減烏梅湯:烏梅(去核)、黃芩、郁金、炒黃連、炙甘草、豬苓各10g,訶子肉、焦山楂,神曲各12 g,澤瀉8 g,干柿餅(切碎)一個。上藥研碎,加水400 ml,煎湯150 ml,紅糖50 g為引。
方2:加味白頭翁湯:白頭翁、黃連、白芍各10 g,秦皮、山萸肉各12 g,生山藥30 g,訶子肉、茯苓、白術(shù)各15 g。干姜5 g,甘草6 g。將以上藥物水煎2次,每次煎湯300 ml?;旌瞎喾?0 ml/只,2次/d。用上述藥物的同時,對心臟衰弱的病羔皮下注射25%安鈉咖注射液0.5~1.0 ml:脫水嚴重的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100 ml:食欲不振的灌服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 g,濃鹽酸5 ml,水1 L)10 ml或番木鱉酊0.5 ml,1次/d;對于有興奮癥狀的急性病例.用水合氯醛0.1~0.2 g,加水灌服,必要時4 h后重復1次;治療并發(fā)的肺炎,可用青、鏈霉素各20萬單位混合注射,2次/d。
總之,羔羊痢疾為魏氏梭菌,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誘發(fā)的急性毒血性傳染性疾病,以初生2~8日齡羔羊為易感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典型癥狀,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哺乳減少,隨著病程加劇,腹瀉程度加重,排泄糞便混有惡臭味,顏色為黃綠或灰白色。病程后期,病羔虛弱癱瘓不起,有典型的神經(jīng)癥狀,四肢癱瘓,后期的數(shù)小時至十幾小時,因衰竭而病死。剖檢病理,病變多數(shù)集中胃腸道、心包內(nèi)、肝等處的組織黏膜。針對各種誘發(fā)病因,做好保溫準備、母羊加強管理、合理組織哺乳、加強消毒管理、加強預控管理等,都為不錯的選擇。臨床診治此病,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可取得不錯的防控效果。
[1] 周洪飛,許宏兵,程永國,等.羔羊痢疾的防治[J].養(yǎng)殖與飼料,2011,(7):36-37.
[2] 席鳳琴,麻鳳麗,格·中華.中藥治療羔羊痢疾效果好[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1,(8):126.
[3] 吳曉峰. 羔羊痢疾的診斷與防治[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1,(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