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波(山東省膠州市第二十六中學266300)
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堅守學科本位
——“感受大自然之美”一課磨課所得
薛立波(山東省膠州市第二十六中學266300)
“學展導練”是膠州市第二十六中學的創(chuàng)新成果。我校通過推廣這一教學模式,有力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由于該模式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評價,因而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具體來說,“學展導練”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流程是:(1)明確目標。(2)學習指導。教師根據(jù)學情,指導學習方法。(3)自主學習。①課前預習(不在以上時間之內(nèi))。教師課前安排預習內(nèi)容,指導預習方法。②嘗試學習。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和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進行嘗試性的學習(在回顧舊知和知識的遷移上、通過觀察、操作、閱讀、小組討論、交流等形式進行),掌握新知內(nèi)容、體驗探索過程,感受情感教育,培養(yǎng)自學能力。③展示交流。④自學檢測。(4)探究質疑。教師在課前預設、小組展示交流和自學檢測的基礎上,及時引導討論、交流、質疑自學未曾解決(生成)的問題,并適時做必要的點撥(防止教師多講或包辦),力爭做到知識和能力由學生自主學習而獲得。(5)鞏固評價。(6)補充延伸。
本學期,學校為提高教師應用“學展導練”教學模式的能力,要求每位任課教師出示一節(jié)體現(xiàn)該教學模式的研討課。我自己對于這堂課的初步設想是:這堂課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學展導練四環(huán)節(jié)要齊全,要體現(xiàn)高效課堂的要求,加大課時的容量。我選擇的出課題目為“感受大自然之美”。具體來說,我對“感受大自然之美”一課做了如下的教學設計:(1)出示教學目標。②學生自學。自學時,學生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大自然之美可以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什么是自然美?③怎樣鑒賞大自然之美?(3)展示交流。(4)探究質疑。(5)課堂訓練。(6)目標檢測。(7)補充延伸。
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積極參與閱讀、討論和練習,課堂檢測鞏固率達90%。于是,我暗自慶幸,這幾天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
可是接下來的磨課,給我潑了一頭冷水。其他教師紛紛對這堂課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盡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漲,但是沒有體現(xiàn)學科特色,沒有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放在首位。”“把政治課上成了語文閱讀課,沒有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也沒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薄坝捎谧匀幻牢ㄓ性谇榫持懈惺懿艦檎鎸?,而理論性很強的鑒賞美的方法,對初中生來說太抽象了,所以應該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從真實的案例中明白鑒賞的方法?!薄皫熒谄降鹊幕A上進行‘對話’。要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思維?!?/p>
其他教師誠懇的建議,給我指明了方向,也使我對于怎樣上好這堂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最后,對這堂課的再設計,我們統(tǒng)一了意見:(1)貫徹“體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基礎上,采用談話法進行教學。
依據(jù)這次磨課的建議,我對“感受大自然之美”這堂課的設計重新做了調整:(1)關于“美麗的大自然”的教學,課前發(fā)動學生以“美在大自然”為題,搜集資料。課上讓學生分組交流收集到的資料,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美麗的體驗。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精選的資料向全班展示,使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眼中美麗的大自然”。教師在學生暢談的基礎上,播放多媒體視頻,引導學生從“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等方面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2)關于鑒賞自然風景的方法的教學,因為本層次理論性較強,所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進行這部分教學時,選用“石老人”、四季艾山、山洲水庫等學生熟悉的風景實例,引導學生分析、感悟,掌握鑒賞自然美的方法。(3)最后,進一步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設計總結性環(huán)節(jié),審美交流:談一談艾山美在哪里,將本項目的學習落腳到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上來。
我運用新的教學設計在另一個班級進行授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備課組的教師們對這堂課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他們認為本節(jié)課能夠結合本學科的實際靈活運用“學展導練”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領學生經(jīng)歷合作探究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同時,他們也指出了本節(jié)課的不足,如檢測環(huán)節(jié)題量有點少,不注意兼顧考試。
這一節(jié)課的兩次設計,都是“學展導練”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上的嘗試運用。但是兩次設計,兩種理念。第一次教學設計,表面上熱熱鬧鬧,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也很好。但是,從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看,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更多的是教師注重知識的教學,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言不成問題,但是它丟失了對學生的人格關注以及對學生思想和品德的培養(yǎng),而且“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思想品德課程的根本目的,或者說思想品德課程存在的價值,是引導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第二次教學設計正是基于此種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多元化、多層面的活動設計,引領學生從合作探究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從而更加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立足學生的成長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關注并且扎實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如果丟掉了思想品德課程最本質的東西,教學模式設計得再合理,知識傳授得再高效,也會偏離立德樹人的課程目標。對于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或模式,我們不能僅僅限于拿來就用,人云亦云,而要深刻理解這種方法背后所隱藏的思想和理念,更要堅守學科的本位。
(責編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