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雨
雪漠的作品都很有佛性,而作品的佛性源于作者的佛心,雪漠很早就跟佛結(jié)緣了,“因為涼州是歷史文化重鎮(zhèn),也是佛教的一個重鎮(zhèn),在那個文化圈中,幾乎所有人都不知不覺被打上了佛道的烙印,佛道文化已經(jīng)變成涼州的地域文化了。在那里出生的孩子,耳聞目染就會信佛。”仿佛這一切都那么順其自然,與生俱來的被環(huán)境熏陶著,十七八歲——生命里最好的年紀(jì)開始了真正的與佛接觸,亦是這個年紀(jì),他用自己真摯的初心叩問生命的意義,而在雪漠看來,人不一定非要有宗教的信仰,他更加看中的是對生活本身的修正,他的文字亦是自身心路歷程的寫照,或許,這才是禪生活本真應(yīng)有的狀態(tài),它讓我們更接近自己的禪心,在與雪漠先生對話的過程中,更加被他的智慧所感染,感謝先生接受本刊專訪,與讀者再此敬享一段美好時光。
寫作: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
“‘金剛心代表一個人不懈的追求,也代表人類不懈的追求,以及對信仰的追問,等等?!?/p>
記者:您曾說“自己是在修行中寫作,把寫作當(dāng)作一種修行”,這二者在您的生活里是怎樣互相作用的呢?
雪漠:當(dāng)你修到一定的時候,就會進(jìn)入一種境界,我們稱之為真心、明空、真如,以及光明等等,就是一種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境界。進(jìn)去之后,剛開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保任,保任成功之后,你會一直在那種境界中,即使進(jìn)入世俗世界,寫作也罷,行住坐臥也罷,都丟不掉。這時寫作也是修行,修行也是寫作,因為無論怎么樣,你修成的那個境界都像你生命中的空氣一樣,你是丟不掉的。到了那個時候,也就沒有什么相互作用的問題了,因為一切都達(dá)成一味,也就是變成一體了。所謂的一體,就是你所有的人生都在那種智慧之中,你所有的行為都是那種智慧的妙用。
記者:《無死的金剛心》是一部有關(guān)尋覓心靈的史詩,這是否也是您個人的心路歷程呢?如何解讀“金剛心”?
雪漠:嚴(yán)格地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我本身的一種心靈歷程,許多故事都發(fā)生在我的靈魂深處。當(dāng)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天路歷程》那樣的東西,它其實不僅僅是一種藝術(shù)的構(gòu)思,而有著靈魂和精神意義上的真實?!敖饎傂摹贝硪粋€人不懈的追求,也代表人類不懈的追求,以及對信仰的追問,等等。
記者:您在文學(xué)和修行上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成就,在您看來,寫作和修行的過程具有階段性嗎?是什么讓您一直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雪漠:有階段性。我的修行早于寫作,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大概從25歲的時候開始,修行大概從十八九歲就開始了。修行本身也有階段性,一直從十八九歲修到32歲左右,就真正地明白了。我所說的明白,就是見性,明心見性。這需要印證,我的明心見性就是印證過的。此后,經(jīng)過漫長的保任,大概有十幾年的時間,才讓我見到的那個光明心遍布整個生命時空。寫作也是這樣,其實我在寫作和智慧上的開悟非常相近,智慧上一開悟,寫作也就開悟了。開悟前的寫作,屬于寫作技巧方面的訓(xùn)練,完成這個訓(xùn)練之后,智慧一開,寫的東西自然就好了?!洞竽馈肪褪穷D悟后的產(chǎn)物。
是什么讓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呢?我之所以能堅持,主要原因是沒有功利。我覺得活著就該這樣,就該修行,就該寫作,這是本來的東西,就像給一個人裝上程序之后,他自然而然就會按照程序設(shè)定的那樣去生活。也像電腦里裝上程序之后,沒有人會問電腦為什么要這樣運行,因為程序本身就是這樣的。所以,修行、寫作、讀書是我生命中本有的程序,其他的都是病毒,我盡量地清除病毒,讓程序正確地運作。
禪與生活: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以平常心觀照的時候,行住坐臥、人間煙火、衣食住行都是修行,因為平常心的境界中,行住坐臥都是平常心的妙用?!?/p>
記者:說到禪,人們?nèi)菀紫氲叫畹亩U門智慧,那么禪究竟是什么呢?與我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關(guān)系?
雪漠:禪其實是一種放下和看破的智慧,看破欲望對生命的誘惑,看破欲望對生命、對智慧的障蔽,然后放下,那么就會進(jìn)入禪。禪是讓我們能看破、放下的智慧。生活中其實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只要能看破虛幻,放下,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其實就能接近禪。所以,很多人其實不談禪而自然參禪。許多大師都是這樣,萬法歸宗,九九歸一,最高境界都非常相似。
記者: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宗教獲得內(nèi)心的安寧,包括社會的各界人士,您如何看待禪修漸漸成為當(dāng)今另一種時尚走進(jìn)人們的生活?
雪漠:社會進(jìn)步之后,人類就會面臨一些過去不曾有過的痛苦,很多人追求一種內(nèi)心的安寧,這時,禪就會自然進(jìn)入人的生活。不過,禪是向內(nèi)求的,不是向外求的,它是一種無條件的放下、安樂和清涼。所以,禪進(jìn)入人的生活,是必然的,因為當(dāng)人類的物質(zhì)需求解決之后,精神需求就會上升到最為重要的地位。就是說,當(dāng)物質(zhì)文明建設(shè)完成之后,緊接著的任務(wù),就是精神文明建設(shè)。真正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應(yīng)該是遠(yuǎn)離痛苦,遠(yuǎn)離物欲,遠(yuǎn)離貪婪、仇恨、愚昧對生命的毒害,這時,就需要從禪里面汲取智慧。
記者:如何不離禪法,在生活中提高我們的人生境界?
雪漠:生活中其實無禪,法其實無法,禪也罷,法也罷,只是一種生命的感悟,是放下后的那種輕松、安詳、快樂,所以,只要能放下、安詳、快樂,遠(yuǎn)離欲望,活出內(nèi)心的明白和清涼,我們的人生境界就自然會提高,也就是所謂的“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無欲品自高”。
記者:人到底有沒有靈魂?關(guān)于靈魂,自古而今,眾說紛紜,從修禪的角度,您怎么看?
雪漠:我所認(rèn)為的靈魂,就是活著的理由,是一個人不懈追求、不懈向上的那種本體性的東西。我眼中的靈魂不是鬼魂,鬼魂存在與否也并不重要。我更在乎的是,在活著的時候,要重塑自己的靈魂。人的靈魂是可以重塑的,小人的靈魂也可以重塑為君子的靈魂,這在于自己主動地選擇和實踐。人肯定有靈魂,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就在于人有靈魂,人一直在尋找活著的意義和理由,活著的意義和理由就是靈魂。這就是我對靈魂的理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