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存在著一些弊端,較為嚴重的是最能體現(xiàn)人性化教育的語文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塑造出一群沒有個性、毫無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所以,語文教學呼喚人文關(guān)懷。那么該如何引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語文教學成為真正的“人”的教學呢?
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中,課堂不應該只是教師演獨角戲的舞臺,而應該是師生互動交流、兩者相融、教學相長的場所。教師的任務(wù)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和組織者;學生也應該從被動的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主體和參與者。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人性化。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經(jīng)歷、切身感悟?qū)W習的過程。那么,該如何實現(xiàn)這一過程,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闭J知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老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只能由學生依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主動地加以建構(gòu)”。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以自主閱讀、提出質(zhì)疑、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文本、有效對話并獲得個性體驗,并進而內(nèi)化為自身素養(yǎng)。這樣的語文課堂,能從學生本身出發(fā),關(guān)懷學生的個體感悟,呵護學生的個性,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人”的教學。而它也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由此驅(qū)動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中。例如在執(zhí)教《山居秋暝》這首詩歌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我利用學生善于繪畫的特長,鼓勵學生根據(jù)詩歌描繪的詩意繪制畫面,并到講臺上說說自己想要通過畫面?zhèn)鬟_詩歌中怎樣的詩情畫意,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動性與積極性,化抽象的詩句為形象的畫面,體現(xiàn)了本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更是鍛煉了學生有效組織語言的能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可謂“一舉多得”。
科學的語文教學提倡合作式、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他
人交流與合作,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俗語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碑攦蓚€人交流思想,就可能“碰撞”出第三種思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分享各自對某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更能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在一次語文表達與交流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先布置了辯論會的題目,然后學生自主分組,分工合作,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材料,寫出辯論稿,推薦本組辯手。在辯論會上,場上辯手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后援團也不斷出謀劃策,群策群力,會后我又加以適當點評,一場辯論會搞得有聲有色,氣氛活躍。
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也并不是單純的“放羊式”教學,教師應該擔當好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者的角色。有些課堂看似熱鬧,學生發(fā)言得很熱烈,討論得也很激烈,學生似乎也都活動起來了,但細細琢磨與反省,學生的這些活動對于整個教學目標的實施,教學重點的突出與教學難點的突破到底是否有用,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呢?我們的教學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為了展示而展示。這樣的語文教學,學生又哪來的個性體驗。教師應該在課前仔細研讀文本,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特點,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活動安排,并做好一定的教學預設(shè)。而在課堂上,教師更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過程,做好相應的調(diào)節(jié),始終把握好教學主導與課堂組織者的角色,給學生最大的自由發(fā)展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個性發(fā)展與情感體驗的需求。
學生有思想、有感情,是一群鮮活的生命個體。作為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他們的人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品質(zhì)。所以語文課堂不僅要傳遞知識,更應該成為培育人性之花的園地,而文本中鮮活的人文內(nèi)容,便如灌溉人性之花的清泉,可使學生在人文思想的熏陶中,如沐春風,豐富而升華情感。例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對作者的了解、文本的解讀和形象的感悟,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人文積淀。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能讓學生感受詩人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能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懷。在李白的《將進酒》中,學生能學習詩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積極與豁達,在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學生能感受詩人偉大的抱負和革命情懷;在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學生能體會詩人渴望又背離塵世幸福的矛盾,喚起學生珍惜幸福,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