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嫻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成為不少中小學校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新嘗試。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強調(diào)學生主導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則擔當課程活動的設計者、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引領學生圍繞課程問題,自主地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精心準備課堂的每一個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輕松而又愉快地學好思想品德課。筆者以蘇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8課第2框題《不同身份 不同責任》課程為例,闡述思想品德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熱點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的時間一般為2分鐘左右,相對于45分鐘一節(jié)課而言,可能并不會引起教師過多的重視??墒聦嵣希u價一節(jié)課的質(zhì)量,應該首先看課堂導入。導入巧妙,則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興趣。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很多學生已開始關注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近兩年,我國航母遼寧艦的一舉一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航母上工作人員的不同服裝顏色也引起了不少民眾的熱議,因此有人稱航母為彩虹艦。筆者借以遼寧艦上工作人員不同顏色的服裝為契機,讓學生討論他們穿著不同顏色服裝的原因,從而揭示出本課的主旨——不同身份的不同責任。
二、自主學習,初識課本
小組合作強調(diào)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但合作的前提是每位小組成員對問題已建立起自己初步的認識。所以筆者建議在開始合作任務之前,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①身份、責任之間存在什么關系?②責任的來源有哪些?這兩個問題是本課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通過思考,為接下來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做好堅實鋪墊。
三、情境活動,深入話題
1.責任與身份。
中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其身份意識與責任意識并不強烈,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身份的多重性與責任的多重性,筆者由淺入深地開展了幾項活動,讓學生在完成活動任務的同時,明白責任與身份的關系。
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責任和身份,筆者設置了“麗麗沒能上交作業(yè)”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完成身份、責任表格的填寫,從而得出不同身份所承擔的責任并不相同這一結(jié)論。
為了強化學生的這一認知,筆者趁熱打鐵,設置“的哥的一天”角色模擬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不同身份、不同責任”這一主題,分別飾演妻子、女兒、乘客、出租車司機、交警等角色。課堂上安排這一活動,充分給了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思品課堂的興趣。在活動準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齊心協(xié)力,發(fā)揮各自的長處,編寫劇本,飾演角色,團隊的力量在此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此活動中,每位學生都能切身體會各自身份所承擔的那份不同的責任。
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可以很扎實地掌握身份和責任的關系。這些關系不是教師條條框框的直接灌輸,而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己體會和總結(jié)出來的,因此他們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的提升效果會更顯著。
2.責任與來源。
責任的來源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怎么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這一難點是教師在安排活動時需要注意的。在責任的來源這個問題上,筆者盡可能地把它處理的簡單化。
筆者首先將責任的八大來源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八大來源各自的含義。在了解來源的基礎上,筆者帶領學生分析課本第92頁關于警察責任的來源。很明顯,警察的責任來源于道德、法律以及職業(yè)。教師僅僅以一個實例示范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給學生一個自我消化、相互交流的過程。所以筆者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讓小組長帶領組員對照之前繪制的責任圖,分析各個責任的來源,并且嘗試找出責任與來源之間的關系,之后再以填空的形式來檢查學習效果。
四、教后反思,發(fā)人深省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思品課中可以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教師講解為輔,學生自學、互助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這一節(jié)課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并不是很多,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發(fā)揮,去挖掘更有價值的東西。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問題,最顯著的就是時間問題。時間在活動中很快流逝,整節(jié)課的節(jié)奏有些急促,所以小組合作的課堂,活動不能多,要力求精,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整合課本,設置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