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歷史研究法和邏輯推理法等對布依族宗教圣典《摩經》中部分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行歸類、整理、分析,論證了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風格的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起源于神話、生活、軍事、宗教等。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在長期的文化發(fā)展中,始終一脈相承,并將鄰族體育融合匯流于本民族體育文化之中,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
關鍵詞: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摩經;歷史源流;傳承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4)03-0129-04
一、《摩經》與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
布依族是我國西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歷經數(shù)千年的繁衍生息,衍生出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紛雜繁多,是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布依族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也缺乏古文獻記載,加大了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源流考證的難度。
《摩經》是布依族摩教經典的簡稱,是布摩(宗教祭祀祭司)在舉行宗教儀式時誦的經。大約在唐宋時期,布摩用近音漢字作為符號和用漢字布依音創(chuàng)造出方塊布依字,把世代口耳相傳的經文記錄下來就形成了“經書”?!赌洝分杏写罅坎家雷鍌鹘y(tǒng)體育的描述,對研究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二、《摩經》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的描述與探源
(一)射箭(弩)文化
布依族制造箭弩的材料,《摩經》中有大量文字描述?!对烊f物》說:“巖桑樹最綿,砍來做彎弓,任隨怎樣扳,它都往回繃。上山扯葛藤,拿來做弓弦,砍來小金竹,削尖做利箭??诚虑喔軜洌脕碜鲇插?。”這則傳說詳細記載了弓、弦、箭、弩原材料。并巧妙利用這些特性制造出精良的弩弓?!囤H谷魂經》記:“真沿河邊往下尋,壩頭得棵馬桑樹,壩中得棵登金木,好木做得強弓弩,好材做得強弓箭?!薄队门<雷嬖~》說:“見到處有人在設備上安神箭,那里有人用構皮樹做箭,那里有人在青杠木做箭桿”“雞骨好,用它做箭鏃也得”“好弓你銅鼓來撿,好‘銅箭鏃你銅鼓來修。”這表明布依族制造箭弩的材料并非拘于一體,凡是具備弓(弩)性能要求的材料都可以用來制造精良的弓(弩)、箭。另外,民族學的資料告訴我們,人類最早制作的箭頭,多數(shù)是利用竹、木和角爪等原料。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骨箭鏃就數(shù)以百計,六七千年前的舊石器遺址中一個男子遺骸也發(fā)現(xiàn)了骨箭頭。用雞骨做箭鏃表明了布依族射箭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
由于布依族先民居住地形的特殊性,射箭(弩)顯得尤為重要,衍生出許多功能。第一,用來射太陽。《贖頭經·祖王與安王》說:“文信站在山頂上,拉起了弓箭,射了第一箭,四個紅太陽落了下來;射了第二箭,七個太陽又掉了下來?!薄囤H谷魂經》記:“真來射日頭,真來開弓弩。頭次開弓如雞神,二次開弓如稻神。弓響第一聲,四個太陽往下掉,弓響第二聲,六個太陽往下落?!鄙淙帐俏覈让衽c大自然抗爭典型神話,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有類似的傳說。第二個功能是打獵。《造萬物》記:“我們用弓箭,射豹射狐貍。遇到小野物,就用利箭射,遇到大野物,就用硬弩射?!薄队门<雷嬖~》說:“該是背弓箭上山獵虎的人吧?哦,不是背弓箭上山獵虎的人。”第三個功能是防身自衛(wèi)。《贖頭經·祖王與安王》記:“前輩你家有弓,前輩你家有箭,你去上山找,你去巖上找,箭在山上保護山,箭在身邊保護自己,你拿來放身上?!痹摻涍€記:“祖王射了第一箭,打斷了安王的腳;祖王射了第二箭,打中了安王身;祖王射了第三箭,射中哥哥的胸膛?!薄囤H谷魂經》記:“得茂搭起飛云箭,五虎落地哥叉死。阿妹搭起飛云箭,一箭一條死巖上。阿哥接過妹的箭,一箭射穿水泉眼?!膘畈”0踩橇硪恢匾δ??!对烊f物》記:“自從那以后,世間有利箭,利箭射豺狼,人們得安然。”《用牛祭祖詞》記:“臘月里別人請巫醫(yī)用弓箭治病,到了臘月你兒亦請巫醫(yī)用弓箭給你治病?!边@里所說的治病是一種宗教儀式,是巫醫(yī)念經后將竹箭朝屋外射出以求病愈。
(二)武術文化
布依族尚武習俗流傳已久,拳腳功夫、刀槍棍棒等皆有特色,別具風格。武術套路簡潔實用,自成一家,隨便一樣農具都是武器,招式中還帶有少數(shù)民族原始舞蹈的韻味。《用牛祭祖詞》說:“古代的石刀是你的”“銅刀也留著”“雞腳好,用它做神棍也得。”《古謝經·穆翁》記:“造鋼婆興造鋼,拿鋼放刀口砍物不會缺口?!辈家雷宓牡稄摹笆丁毖葑兊健般~刀”,再到“鋼刀”,反映了布依族造刀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技術不斷改良。
刀劍棍棒作為武器的第一功能是防身自衛(wèi)?!豆胖x經·穆穩(wěn)》記:“十人拿十把漢人打的刀,百人拿百把彝人打的刀。野人要用刀來剜老人肉?!薄杜=洉氛f:“我想跑又怕馬刀砍,……準備馬刀來砍。”《用牛祭祖詞》記:“我們沒有護身刀,也沒有被人追殺?!抢锏纳褚娙司统槌隽恋兑?,那里的神見人就拉出亮刀要刺,那里的王提著寶劍要殺人,那里的王提著寶劍要砍人?!薄稓浲鼋洝酚洠骸坝刑鞂⒆钄r,他們拿起大刀,他們舉起鐵鞭,不準誰靠近,不準誰推門。誰靠近他們用鐵鞭抽,哪個推門大刀砍。”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驅鬼祭祀?!豆胖x經·穆考》記:“神刀在我手,神刀扛上肩,我念神刀咒銅鼓。”《古謝經·穆告》說:“如果我的神刀繞三轉,請神三次三道,那就有管事的祖下凡?!薄豆胖x經·穆近》說:“刀揮上肩來,刀立下腳去,刀揮上高肩,刀立身下去(意為神刀保一切平安)?!薄队门<雷嬖~》說:“我布摩神棍是無把的神棍,那時我的竹神棍尖自然會伸長,刺出來祭父(母)?!?/p>
(三)龍舟競渡文化
布依族是典型的水稻農耕民族,特殊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交往,使得他們不僅擅長水稻農業(yè)耕作,而且也精于制造舟船。布依族認為先祖為征服水域所造舟船所需的優(yōu)質木材,都是樹神所賜。因此要祭祀樹神、水神和船神?!洞洝氛f:“請‘龍船人,請‘龍船樹,請‘龍船掌舵頭人,請的大船龍骨強如母柱根,請的大船龍骨堅如屋中柱,請的大船龍骨大如母柱根,請的大船龍骨高如屋中柱。……請的龍骨船和龍骨樹,個個龍骨柱吉祥。請的船檁和檁樹,個個龍骨柱吉祥?!薄按蟠埞谴笕缒钢薄按埞歉呷缥葜兄笔切稳葜圃熘鄞母叱妓?。表現(xiàn)了布依族先民希望制造的船堅固高大,能夠乘風破浪,因而造船要選擇具有神性的優(yōu)質木材。
在貴州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銅鼓,其表面“羽人劃船紋”的紋飾圖案,反映了古時貴州民間競渡的習俗已廣為流行。在黔西南州興義市洛萬鄉(xiāng)盤江碼頭發(fā)現(xiàn)的布依族獨木舟,活態(tài)證實了布依族是一個水濱民族。《用牛祭祖詞》記:“渡口劃新船,渡口劃船密?!背浞终f明了水路交通是布依族人民重要的交通方式,也反映了布依族地區(qū)經濟的繁榮。興義市境內發(fā)現(xiàn)的獨木舟,是布依族先民的代表性文化遺產,彌補了古代珠江流域和貴州交通歷史的空白,對研究布依族古代龍舟競渡也具有重要的史料意義。
(四)賽馬文化
在崎嶇不平的布依族聚居山區(qū),馬匹是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農閑時節(jié)還成為布依族人民的娛樂伙伴?!对贰酚洠骸爸偌倚U(即布依族)牧馬有術,騎術上乘。”《用牛祭祖詞》說:“壯馬在貴州,馬鞭傳名在古牂?!惫艩櫴侵腹糯鸂櫊樈船F(xiàn)在的北盤江),是布依族人民的世代聚居區(qū)。布依族地區(qū)不但產壯馬,而且布依族先民也善于相馬?!豆胖x經·穆近》記:“選馬選一種,要選骨架大的,要選力氣大的?!辈家雷濉赌洝穼︸R的描述,大多是作為交通工具來記述的?!囤H谷魂經》記:“一路行程快似箭,馬踢如飛走如云,高山大河似平川?!薄杜=洉氛f:“我就騎雄追風馬來,我就騎雌追飛馬來?!薄豆胖x經·穆告》記:“天上有三百匹壯馬,一馬歸老騎,老騎壯馬跑。”《贖頭經·祖王與安王》說:“安王長得非???,三天就會騎駿馬,五天就會去射箭?!?/p>
三、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的傳承發(fā)展
(一)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始終一脈相承
首先,表現(xiàn)為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歷史的連續(xù)性。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傳承未曾中斷。布依族聚居區(qū)早在1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該地區(qū)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出土的器物,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這一文化特征被活動在這一地區(qū)的古越人所繼承,而今天的布依族就是從古越人中的駱越、西甌兩個支系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在布依族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牂牁、夜郎王國奴隸制統(tǒng)治,之后建立了土司制度,確立了布依族封建領主經濟,鴉片戰(zhàn)爭后封建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前夕。這一歷史進程反映了布依族的發(fā)展演變始終是連續(xù)的?!赌洝分嘘P于布依族刀工具從“石刀”發(fā)展到“銅刀”,再到“鋼刀”這一演變歷程也印證了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歷史的連續(xù)性。
其次,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還保留原生態(tài)的特性。由于地理交通的局限性,許多布依村寨與外界交流很少,長期處于閉塞狀態(tài),使得傳統(tǒng)體育文化能夠傳承下來。如貴州盤江獨木舟的發(fā)現(xiàn),是布依族先民的代表性文化遺產,填補了貴州古代交通的內容。布依族世代居住在盤江流域,祖祖輩輩捕魚、趕集、貨物運輸、走親訪友,都是使用獨木舟,20世紀70年代,生活在江邊的布依族群眾幾乎每家都有獨木舟。這些獨木舟的外形,和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銅鼓表面紋飾“羽人劃船紋”圖案極為相似,驗證了獨木舟自古以來是布依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也反映了在遠古時期西南地區(qū)龍舟競渡習俗廣為流行的事實。今天,每逢三月三、端午節(jié)等民俗節(jié)日,在貴州望謨、荔波一帶仍舉行板船賽、竹排賽、龍舟賽等原始樸素的集體競賽項目,并且必須在摩公念述《摩經》進行祭祀大典后才能進行。比賽獲勝隊要當場鳴炮三響表示祝賀,本寨男女老少還列隊敲鑼打鼓、吹嗩吶到村口迎接獲勝健兒,并殺豬宰牛聚餐祝賀。熱鬧非凡。
(二)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不斷融合匯流
布依族是舊石器時代水城人、穿洞人、貓貓洞人以及飛虎山新石器時代古人類的后裔,是建立群柯國的主體民族,經過夜郎時代與濮人、越人融合而突出地繼承濮人和越人的文化特征,開始形成單一的民族濮越(布依)人。在長期的演進過程中受到外來文化的滲透、本地區(qū)民族問文化的同化,以及本民族遷徙外地后文化的變形,使得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發(fā)展不斷融合匯流。
首先,外來文化的滲透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發(fā)展具有很深的影響,主要是漢文化對布依族地區(qū)文化發(fā)展的影響。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由于戰(zhàn)爭、移民、貿易、避難等原因,布依族地區(qū)有十余次規(guī)模較大的移民。據(jù)史志記載,明初“調北征南”、“調北填南”,清乾隆、嘉慶年間招農墾種,咸同之后開通商路等,江南、湖廣及四川等地遷來大量居民。這一歷史在《摩經》中也多有記載。這些移民中,有些和土著通婚,后來成為布依族,形成了布依族與其他民族的融合。如“武術之鄉(xiāng)”的貴州安龍縣打凼村的村民是由江西省搬遷而來,將其武術中的棍術、連甲、拳術、獅子上高臺等傳入布依族地區(qū)。形成了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民間武術而流傳下來。
其次,本地區(qū)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同化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發(fā)展也有很深的影響。長期以來貴州布依族人民的居住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聚族而居,自成村寨,在布依族地區(qū)也常常居住有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少數(shù)民族。各少數(shù)民族雜居在一起,和睦相處,體育文化融會貫通、互相滲透,有許多相同之處。如射箭、射弩、賽馬、斗牛、劃龍舟等體育項目為這幾個民族所共有,開展形式大同小異。
另外,遷徙到外地的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對土著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產生影響。95%以上的布依族居住在貴州,在云南、四川、廣西(區(qū))等也有少量布依族居住,這都是歷史上由貴州遷徙去的。如云南省馬關、東川、合澤的布依族是由貴州省都勻、凱里等地遷徙而來,由于歷史原因,長期隱瞞了本民族身份,而以苗族自稱,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將苗族的武術、民間歌舞等項目融入到本民族的體育文化之中,并發(fā)揚光大。
(三)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
在現(xiàn)代化大潮的沖擊下,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沒有止步不前,也沒有消失湮滅,而是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尋求適宜的土壤,以更旺盛的生命力向前發(fā)展。首先,積極將民族傳統(tǒng)體育引進課堂教學,探索“教體結合”模式。目前,布依族地區(qū)的很多中小學已將板凳舞、竹筒操、轉場舞、舞麒麟、打陀螺等項目納入體育課或課間操,不僅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也使這些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得以傳承。其次,加快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與公共服務體系的融合,增強傳統(tǒng)體育在布依族地區(qū)影響力。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融合表演、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很多體育項目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另外,體育與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的融合,增強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的滲透力。布依族地區(qū)典型的錐狀喀斯特山水資源是開展民族體育的最好載體,對廣大消費者的吸引力與日俱增,體育與旅游結合,既展示了布依族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彰顯了地域文化魅力和影響力,又催生了體育旅游衍生產品,帶動了相關服務業(yè)的其同發(fā)展。
四、結語
《摩經》翔實的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進行描述,使我們能夠有效的對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行搜集整理,還能對這些項目追根溯源。布依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在發(fā)展中雖然飽受戰(zhàn)亂、民族融合同化等因素的影響,但始終一脈相承,不斷吸收同化鄰族體育文化,為適應現(xiàn)代化需要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