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鄭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fā)的現(xiàn)狀分析
陳玉
(鄭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及全民體育熱潮逐漸普及的背景下,需要更好的開發(fā)利用高校系統(tǒng)內豐富的體育場館資源,使其發(fā)揮更多的社會及市場功效。本為通過對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以期為其場館資源產業(yè)化發(fā)展提供參考。
體育場館 資源配置 開發(fā)利用 開放
隨著體育強國戰(zhàn)略的出臺,全民體育熱潮席卷全國。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顯示,河南省擁有體育場地3.7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0.52m2,遠遠不能滿足大眾健身場所需求。在當前我省體育基礎設施資源還不是很完善的背景下,盡快盤活高校優(yōu)質體育場館資源顯得愈加緊迫。高校體育場館作為社會公益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市場化的背景下,理應適應市場經營的發(fā)展模式,通過逐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經營管理模式來帶動場館資源的市場產出效益,以此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及文化需求。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具備良好的外部條件,其市場化發(fā)展不但切實可行,而且迫在眉睫。
1.1 文獻資料法
利用期刊網其相關文獻資料,查閱關于高校體育場館市場開放的相關資料,并對搜集的信息進行總結歸納,基本掌握高校體育場館的市場發(fā)展動向。
1.2 訪談法
通過電話訪談、實地采訪等方式對本課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進行探究,就課題的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
1.3 邏輯分析法
在對現(xiàn)有文獻資料及信息進行歸類總結的同時,利用邏輯分析等方法,探討我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相關問題。
2.1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對外開放的現(xiàn)狀分析
在高校自身體育教學任務得以保證的條件下,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適度對外開放一方面可以釋放社會對于稀缺體育場館資源的需求,使這些資源更好的服務大眾,發(fā)揮高校在全面健身中的引導作用;同時有償收費可以緩解高校體育經費緊張的局面。這種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接受,逐漸轉變?yōu)楦咝9潭ǖ捏w育工作計劃。
在這個認識上,早在2006年鄭州市政府就下發(fā)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市民健身活動的意見》,鼓勵學校的體育健身場地在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向學生開放,在不影響教學和學校安全的情況下向社會開放。在調查的30所省內高校中也發(fā)現(xiàn),29所高校能夠做到校內體育場館等資源對外開放,這其中又有16所高校是有償開放,占所調查高校的一半以上比例;無償開放的學校為12所;只有一所高校暫不對外開放。這說明隨著我省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消費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與其他省份的高校體育場館開放情況相比較,如北京地區(qū)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高達七成的有償開放率相比較的話,我省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市場化的道路還很長。
2.2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社會的內容分析
體育場館顧名思義首先是為體育服務的,這是高校體育場館實行對外有償開放的前提條件,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那些單純以盈利性為目的的甚至與體育精神相悖的商業(yè)經營活動。調查顯示我省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業(yè)務范圍主要以體育相關內容為主,也說明其體育場館資源的市場化主要還是以體育本體服務為主的。
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我省高校對外有償開放體育場館資源的過程中,其場館服務的內容相對較為集中。其中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網球、游泳、跆拳道、健美健身等場館服務內容較為普遍。這也和當前社會對于體育服務的需求潮流緊密相關。說明我省高校的體育場館市場開發(fā)基本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滿足群眾需求的。高校場館資源是否有償對外開放不僅受到運動項目的影響,同時也和這些體育項目是否處于場館內外有著密切關系。通常情況下體育場館內的服務項目大多實行有償使用,而場館外的體育場地是否有償收費則視各校的具體情況而定。這主要是由體育場館資源相對緊缺的特性所決定的,這就導致體育場館資源的價值倍增,為其有償開放奠定了較好的條件基礎。
2.3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社會的對象分析
高校的體育場館首先是為滿足學校各項教學、訓練、競賽服務,在滿足這些基本條件的前提下可以面向社會開放。這意味著高校的體育場館,其服務對象首先是本校學生及教職工,其開放的前提是要豐富校園體育活動和文化,提升師生員工的整體素養(yǎng)。在部分體育場館有償開放的條件下,其服務對象才會逐漸涵蓋社會個人及團體。但要想兼顧體育場館資源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僅靠調動師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還遠遠不夠,必須借助當前全民體育的熱潮,充分調動社會大眾的參與體育鍛煉熱情,承接體育相關產業(yè)的活動,才能發(fā)揮體育場館的資源優(yōu)勢,產生較好的社會與經濟收益。
2.4 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社會的時間分析
高校體育場館產業(yè)化發(fā)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面向社會開放,盡量提高這些體育場館設施的使用效率,因此其對外開放的時間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我省高校的體育場館資源對外開放的時間頻度。調查表明在限定時間段內,定期有償對外開放體育場館的高校比例約在一半以上,無償開放的高校約占20%,余下的則是有限度開放或者不開放。在有償開放體育場館的高校中,其定期開放的比例高達七成。這表明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普及,體育場館要創(chuàng)造社會及經濟效益,定期開放場館是其基本要求,也為消費者參與運動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而對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每天服務的時間進行分析則發(fā)現(xiàn),各高校大都選擇的是下午對外開放。一方面這是因為在下午進行鍛煉更符合人體的生物規(guī)律,同時也更加科學。另外一方面則是學校自身課程設置的原因。很多學校的課程安排大都集中在上午,到了下午及晚上課程相對較少,場館下午開放場館直到晚上也不會和教學發(fā)生沖突。但在早上進行有償開放場館的高校則基本沒有。
(1)目前我省大部分高校都相應了政府號召,進行了體育場館資源的對外開放,其中一半以上比例的高校采取了有場開放,但開放比例相比其他地區(qū)而又仍有待提高。
(2)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對外有場開放的服務內容相對較為集中,大都集中于羽毛球、網球、游泳、跆拳道、健身健美等領域。
(3)我省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服務人群主要集中于本校師生員工,其次才是社會團體及個人。
(4)從體育場館的開放時間上來看,我省大部分高校場館開放都能按時開放,其開放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及晚上。
3.2 建議
(1)更新體育場館服務社會的理念,擴大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領域其比例,逐步增強其社會影響力,使社會大眾都能夠享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
(2)積極開發(fā)體育場館的服務屬性,使其成為基本具備體育展覽、體育培訓、體育競賽及表演等功能的綜合化場館,擴大服務范圍。
(3)更新體育場館的管理理念,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使其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4)充分調研采取適合高校自身體育場館特色的經營模式,完善場館承包、租賃模式,并嘗試場館冠名權的出讓等多種方式。
[1]國家體育總局.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庫[Z].2005.
[2]王文成.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之探索[J].內江科技[J],2007(10):27-28.
[3]曹締訓.體育場館經營管理[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4]儲亞娟.蘇北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的現(xiàn)狀研究[D].2007(3):32-33.
[5]郭亦農.影響我國城鎮(zhèn)居民大眾體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2).
陳玉(1964—),男,河南永城人,鄭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