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玩聲音
丁磊
【設(shè)計意圖】
聲音無處不在,幼兒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為此,本次活動筆者根據(jù)幼兒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試圖通過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的材料,先讓幼兒聆聽和分辨各種聲音,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再讓他們自選各種材料并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聲音,最后引導他們選擇最佳的方法隨動畫片的播放進行模擬配音。活動的目的是拓展幼兒的思維領(lǐng)域,為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索創(chuàng)造最大的空間,使其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得到鞏固,并且能遷移到其他方面,不斷生成新的問題,獲得新的知識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各種聲音,關(guān)注生活中聲音的多樣性。2.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發(fā)出聲音,并樂意與同伴交流。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蓋(鐵)、茶杯(瓷)、塑料杯、紙、算盤、拉鏈、塑料袋、砂紙、鼓、氣球、自制紙杯電話等。2.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嗟臇|西,請你們玩一玩,讓它們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幼兒自由地玩,老師與幼兒即時交流。
(評析:這是幼兒與材料之間的第一次互動。豐富多樣的材料,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的欲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幼兒獲得了各種感性的經(jīng)驗。)
師:誰來說一說,剛才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讓它發(fā)出聲音來的?
(幼兒講述。老師幫助幼兒豐富詞匯: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師:我們讓手里的東西動了,它就會發(fā)出聲音來。為什么現(xiàn)在它們不響了呢?
(幼兒:我不吹,口哨就不響了;我不敲,茶杯就不響了……)
師:這些東西我們不再動它,它就沒有聲音了。
(評析:通過探索,讓幼兒淺顯地了解:只有震動物品才能產(chǎn)生聲音。)
師:剛才是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聲音也聽不清。讓我們分開來玩,再來聽一聽吧。
1.敲玻璃杯。
師:大家仔細地聽,好聽嗎?它的聲音是什么樣的?
(幼兒回答。老師即時點評。)
2.吹口哨。
師:大家按“一、二、一”的節(jié)奏走一走,好嗎?(幼兒活動。)
3.敲鼓。
師:鼓發(fā)出的聲音和玻璃杯一樣嗎?(幼兒回答。老師即時點評。)
4.搖算盤。先輕輕地搖,再用勁搖,讓幼兒比較前后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后面給動畫配音作鋪墊,有一定的目的性。)
師: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老師這兒錄下了一些,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到這些聲音,你會想到什么事?
1.實際聲音再現(xiàn):
(1) 打雷下雨的聲音。(2)刮風的聲音。(3)流水叮咚叮咚,青蛙呱呱叫。(4) 汽車的喇叭聲。(5)小鳥的叫聲。
小結(jié):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jù)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然后猜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用嘴巴模仿一下。
(幼兒模仿。比如節(jié)日里鞭炮的聲音、大街上的各種汽車聲等。)
1.看課件。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粋€動畫片,這個動畫片里也有很多的聲音。我們一起看一看,聽一聽,請你想一想動畫片里講了哪些事情。
(播放動畫片。)
2.示范模仿。
師: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哪些聲音呢?我們能不能來模仿小馬走路的聲音呢?可以用什么來模仿?還可以用什么來模仿呢?(幼兒回答。老師即時點評。)
師:我們玩的這些東西中,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和小馬走的聲音很像?還有什么也很像?其他小動物發(fā)出的聲音,你能不能也找些東西來模仿一下呢?(幼兒回答。老師即時點評。)
3.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與個別的幼兒交流,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己的物品所發(fā)出的聲音。
4.交流玩法,互相學習。
師:××,你剛才模仿的是什么小動物,用什么來模仿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像不像,好不好?
5.合作配音。
新年快到了,森林里面的小動物們一起舉行聯(lián)歡會
小鳥們飛來了。
(吹口哨或揉搓塑料袋。)
小馬也奔跑著過來。
(敲打鼓或水桶。)
小烏龜也慢吞吞地爬了過來。
(用刷子刷砂紙。)
小朋友們也來和小動物們一起來慶新年。
你瞧,他們敲鑼打鼓可高興了。
(敲打鼓、水桶、鐵蓋等。)
鞭炮聲啪啪地響個不停。
(老師扎破氣球,氣球爆炸。)
過新年了,好熱鬧??!
丁磊,華中師范大學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