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同昂
紫色馬鈴紫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黨同昂
選擇出苗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和質(zhì)量高的脫毒種薯。目前,新疆博州溫泉地區(qū)以選擇“黑美人”為主。
一般選擇肥沃、平坦、便于灌溉及疏松的沙壤土種植?;拭慨€撒施有機肥2t、磷酸二銨10kg、“沃夫特”控釋肥10kg、腐殖酸鉀5kg,之后深翻30cm,生育期內(nèi)追施尿素25kg、鉀肥5kg。
藥物拌種既可以確保苗齊苗壯,又同時能預(yù)防苗期蚜蟲及蠐螬等地下害蟲。一般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100~150g,加60%的高巧懸浮種衣劑20mL對水1000~1500mL,均勻噴灑到100kg左右種薯上,晾干后切塊播種。
播種前20天左右把芽眼飽滿的種薯放到曬場上曬2~3天,除去病薯、爛薯后,進行切塊催芽,一般每畝需種薯150~200kg。切塊時采取螺旋式向頂端斜切,將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每塊種薯有1~2個芽眼,每塊約25g。切塊時切刀每使用10分鐘或切到病、爛薯時,用75%酒精擦洗消毒,切塊后立即用草木灰拌種。切塊后,把種薯塊放在溫度為18~20℃的室內(nèi)采用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3cm左右時,放在陰涼處晾芽,待芽綠化變粗后即可播種。
溫泉地區(qū)一般在4月25日前后采取機械點播機播種,行距70cm,穴距28cm,播深10~13cm,用種量200kg/畝。要適時澆水,小水勤灌。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為最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獲前保持在65%~75%左右為宜,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階段必須保持在80%~85%。一般溫泉縣在5月3日滴灌第一水,5月17日滴灌第二水促使出苗,6月4日滴灌第三水,6月20日滴灌第四水,同時進行高培土,培土高度10~12cm,結(jié)合高培土每畝追施尿素25kg、腐殖酸鉀5 kg。9月14日前后收獲,成熟期以大部分葉片黃落為準(zhǔn)。收獲時調(diào)查單株塊莖數(shù)、單株薯重、50g以上商品薯率、150g以上商品薯率、薯形、皮色、肉色、芽眼深淺、薯塊大小整齊度。
防治馬鈴薯早、晚疫病,一般每畝噴施百菌清100g、斯迪快50g、磷酸二氫鉀50g,根據(jù)發(fā)病情況5~7天噴灑1次,共噴3~4次。
防治馬鈴薯環(huán)腐病,一般噴灑72%農(nóng)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25%絡(luò)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防治蚜蟲及二十八星瓢蟲,除了在拌種期使用高巧懸浮種衣劑拌種外,在成株期還要使用艾美樂70%可濕性粒劑5~10g/畝的劑量進行葉面噴霧。
黨同昂,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郵編838400。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