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
『王孫今又歸』
黃元
蟋蟀,是人類最早認識的昆蟲之一,與人類關系至為密切,但凡有人居住之處,皆有蟋蟀生活。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蟋蟀的蹤影:“五月斯螽(蟈蟈)動股,六月莎雞(紡織娘)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風·七月》)“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保ā短骑L·蟋蟀》
自然界常見的鳴蟲有30余種,善鳴好斗的蟋蟀“名列前茅”,被譽為“天下第一蟲”,歷代詩人多有吟詠:“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先秦·宋玉);“明月皎皎光,促織鳴東壁”(《古詩十九首》);“西窗獨暗坐,滿耳新蛩聲”(唐·白居易);“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宋·陸游);“青燈照夜梭,蟋蟀窗外語”(元·趙孟俯)……
蟋蟀有許多別名。幽州(河北一帶)人呼作“促織”(“趨織”);北京人稱為“蛐蛐兒”;蘇滬等地則叫做“賺績”。奇怪的是楚(湖北)人稱蟋蟀為“王孫”,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宋代詞人李重元四首憶王孫小令中的春詞:“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痹~中“王孫”當為皇族子弟無疑。而袁瓘《秋日詩》中“芳草不復綠,王孫今又歸”中的“王孫”,卻指的是“蟋蟀”。對此,京城三大才女之一、《讀書》四大金釵之一的揚之水(趙麗雅)作如是解:宋無名氏作《謝氏詩源》有“王孫”一條云“袁(按:袁瓘,唐人)《秋日詩》曰:‘芳草不復綠,王孫今又歸’人都不解,施蔭(按:宋人)見之曰:‘王孫,蟋蟀也’”,并引《爾雅·釋蟲》謂幽人稱蟋蟀趨織,楚人稱之為王孫。
嗣后,“王孫”便成了詩人們吟詠蟋蟀的專用詞語了:王維《山居秋興》:“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卑拙右住顿x得古原草送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痹娭小巴鯇O”皆喻指蟋蟀。
上海松江區(qū)七寶鎮(zhèn)蟋蟀,以強健剽悍、驍勇善戰(zhàn)風光一時、蜚聲滬上;如今七寶鎮(zhèn)已經(jīng)城市化,遍地鋼筋水泥,蟋蟀無處藏身,漸趨式微。崇明綠華鎮(zhèn)(上海唯一一方凈土)蟋蟀由此取而代之、獨步申城;綠華鎮(zhèn)已成上海唯一蟋蟀培養(yǎng)基地:辟瓜田、墾豆地,供游人捕蟋蟀;建“促織園”,每于“白露”之后,組織斗促織賽事。
綠華鎮(zhèn)“促織園”位于綠港村“西來農(nóng)莊”內(nèi),占地146畝。除蟋蟀培訓基地外,還辟有玫瑰園、果園、魚塘、苗圃。步入其內(nèi),感覺空氣清新、靜謐安寧。園內(nèi)兩組建筑群,紅瓦青磚、古色古香,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明清民居建筑風格。
蟋蟀生于淺草叢泥中者,性情溫和,拙于爭斗;而綠港村的蟋蟀,多長于亂石堆間、雜草叢中,觸須長、后腿粗壯,善于跳躍,極擅爭斗。蟋蟀蓄養(yǎng)與比賽用“三盆”:蓄養(yǎng)用“養(yǎng)盆”,高三四寸,直徑四五寸,呈圓柱形、六角形或鼓形;攜帶用“起盆”,小于“養(yǎng)盆”,盆壁有小孔,便于將蟋蟀引入“斗盆”;比賽用“斗盆”,略大于“養(yǎng)盆”,以細砂泥搪底,使之粗糙不平,以利蟋蟀咬斗時蹬踹發(fā)力。
觀看蟋蟀競技不啻是一種精神享受:蟋蟀進入斗盆,彼此以觸須小心刺探“敵情”,猝然相遇,或牙對牙互試功力,或頭對頭相互“爭項”;忽而咬抱嘶扯獅子滾繡球,忽而餓虎撲食按敵于盆底。古代文人雅士歸納蟋蟀有“五德”:“鳴不失時,信也;遇敵必斗,勇也;傷重不降,忠也;敗則不鳴,知恥也;寒則歸守,識事務也?!毙旁眨寡?。
斗蟋蟀之風,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歷代詩人為蟋蟀爭斗,留下了諸多精彩篇章。宋·張镃《滿庭芳·促織兒》:“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斗,亭臺小,籠巧汝金?!泵鳌じ叱雄铩扼百x》:“招朋偕侶,消暇乘閑。依稀乎命帥出境,彷佛乎拜將登壇……其形昂若,其聲黯然。見形而斗志遂起,聞聲則雄心各前。張牙耀刀,豎須矗桿;挺翼直接,拔足爭先;一進一退,載合載旋……”
可惜這種斗蟋蟀的娛樂,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了賭博活動。古書記載:“立秋促織鳴”(《詩緯》)、“蟋蟀俟秋吟”(《資治通鑒》)——蟋蟀的鳴叫,好像是下“戰(zhàn)書”。入秋后,「秋樓」(斗蟋蟀場所)內(nèi)張掛“報條”(類今之海報):“某處秋興(斗蟋蟀)可觀?!庇谑?,人們涌向“秋樓”,看斗蟋蟀去了:“持促織而往者,各納(放入)之(蟋蟀)于比籠”,議定輸贏金額后開斗。
斗時以蟋蟀草(俗名“蛐蛐探子”)撩撥蟋蟀,招其發(fā)怒爭斗。“促織勝,主勝;促織負,主負”。勝出的蟋蟀,“鼓翅長鳴,以報其主”;主人將小紅旗插于比籠,好像是授予他一枚勛章。蟲兒雖小,輸贏卻大,因斗蟋蟀而傾家蕩產(chǎn)者,屢見不鮮,蒲松齡名篇《促織》中所述成名之遭遇,即為一例。
從燕山到嶺南,從吳越到巴蜀,不管皇宮深院,還是市井民間,無論膏粱紈绔,抑或浪蕩子弟,都喜歡斗蟋蟀賭輸贏。南宋權佞宰相賈似道是一位“蟋蟀專家”,元軍兵臨城下,仍與群姬在葛嶺半閑堂玩樂,沉迷斗蟋蟀不醒,人呼“蟋蟀宰相”。倒是他寫的一本《蟋蟀經(jīng)》,對蟋蟀的捕捉、識別、飼養(yǎng),論述至為詳備,品蟋蟀優(yōu)劣謂“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青麻頭”,文字簡潔,見解精辟,成為明·袁宏道、清·朱從延、近人李石孫著述《促織志》、《王孫鑒》、《蟋蟀譜》的珍貴參考書。
今天的蟋蟀大獎賽,與昔日的斗蟋蟀,不可同日而語。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確保了“上海綠華全國蟋蟀大獎賽”年復一年的健康開展,至今已歷經(jīng)十二屆,充實和豐富了海島人民的文化生活:“聽其鳴,可以忘倦;觀其斗,可以怡情。”
人們來到這里,除可領略蟋蟀爭斗的驚心動魄外,還可享受捕“蟲”之樂趣。
晚間,打著手電筒來到田間,滿耳是“田園歌星”們的悅耳歌聲:“瞿,瞿瞿”,恬然自得。蟋蟀“田園歌星”之令譽,并非浪得虛名:發(fā)育成熟,演奏“暢想曲”;雌雄相遇,彈奏“求偶曲”;戰(zhàn)斗獲勝,高奏“得勝曲”─你循聲尋覓,或許還能捕得一、兩頭價值不菲的崇明綠華蟋蟀呢!“王孫今又歸!”歡迎你來崇明綠華觀看蟋蟀大獎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