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玉福
(遼寧省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0)
?
大石橋市政水源供水潛力分析
湯玉福
(遼寧省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0)
摘要:大石橋市隸屬于遼寧省營口市,位于營口市的北部,遼河下游左岸,大石橋市政水源由一、二水源組成,是大石橋市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一水源供水量2.06 萬 t/d,二水源供水量2.18 萬 t/d。文章利用水源地水文地質(zhì)條件、區(qū)域用水情況和現(xiàn)狀水源地開采量對大石橋市政水源進行安全性評價,證明大石橋地下水源評價區(qū)屬于水量安全水源地,對構建城市水資源戰(zhàn)略儲備體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大石橋市;市政水源;地下水;供水潛力;評價
1水源地概況
大石橋市隸屬遼寧省營口市,位于營口市的北部,遼河下游左岸。地處E122°05′至123°00′,N40°19′至40°56′。現(xiàn)轄18個鎮(zhèn),19個居民委員會,252個行政村,總人口72萬,其中城鎮(zhèn)人口17萬。大石橋市一水源始建于1970年,位于大石橋市金屯辦事處。供水區(qū)域主要是大石橋市城區(qū)及金屯辦事處部分村屯。現(xiàn)有開采井11眼,備用井1眼。配套深井泵房12座,井深60~70m不等,口徑260 mm。日供水量2.06 萬 t。
大石橋市二水源始建于1978年,位于大石橋市橋臺鋪村。供水區(qū)域主要是大石橋市城區(qū)、百寨辦事處及永安鎮(zhèn)部分村屯?,F(xiàn)有開采井11眼,備用井1眼。配套深井泵房12座,井深60~70 m不等,口徑260 mm。日供水量2.18 萬 t。
2水文氣象
全市地處南溫帶亞濕潤區(qū)內(nèi),屬于北溫帶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全年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海陸氣候兼有,年平均氣溫在8~9 ℃,1月平均氣溫-10.6 ℃,最低氣溫-30 ℃;7月平均氣溫24.6 ℃,最高氣溫35 ℃。平均日照為2500~2 800 h,無霜期為151~168 d。無霜期175 d左右。
主要河流除西部邊境的大遼河外,境內(nèi)還有勞動河、青天河、大清河(上游)大旱河、淤泥河等27條河流,河流總長度578 km,流域面積532.3 km2。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82.3 mm,時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月份,約占年降水量的56%。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6563 億 m3,折合徑流深164.17 mm。
3水文地質(zhì)條件
該區(qū)域地貌屬于山前沖洪積盆地近邊緣區(qū)。地表較平坦,標高約15m。地下水的賦存主要受山前沖積扇及古河道的發(fā)育歷史所控制。第四紀地層由黏土和沙礫石組成,總厚度約40m。西南厚度大,東北厚度小,有沖積洪積和殘積物。根據(jù)第四紀地質(zhì)時代不同,地層巖性的不同,將第四紀地層分為3大層次:
1)第1層由第四紀沖洪積黏土組成,主要為灰黃色亞黏土和輕亞黏土及淤泥質(zhì)亞黏土。層底埋深38m,土質(zhì)較純,除淺部含少量淺層滯水外基本不含水,屬良好的隔水層。
2)第2層沖洪積粗砂、礫石組成,以粗砂為主,礫石約占20%,顆粒成分由石英、長石和大理石碎屑組成,磨圓程度較差分選性不好。層底埋深44m,層厚6m,是良好的含水層,富含空隙承壓水、承壓水頭埋深<13m,水質(zhì)良好。
3)第3層由前震旦系大石橋組的白云石大理巖組成,巖石風化較強烈,形成了風化裂隙和基巖裂隙蓄水構造。該層富水性較弱,水質(zhì)良好。
該地貌單元地勢寬闊平坦,呈微波狀起伏,略向前緣傾斜,地面坡降1.2‰左右,海拔標高為5~10m,其上有零星分布的集水洼地。地表巖性主要為:①粉質(zhì)黏土;②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③下伏有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兩個較大的沖洪積扇,其中:
1)中更新世沖洪積扇分布面積較小,被上覆晚更新世沖洪積所覆蓋,但它們的結構均為從后緣向前緣顆粒逐漸變細,層次變多,厚度變大,而且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界限。
2)太子河沖積平原分布于本區(qū)的西部及南部,為區(qū)內(nèi)主要地貌單元之一,分布面積144 km2,占該區(qū)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3)該地貌單元地勢平坦開闊,地面坡降較小,多在0.5%左右,稍向南西傾斜,海拔標高多在2~4m,其上洼地、水塘星羅棋布。
4)地表巖性以粉質(zhì)黏土為主,下部為一套厚度較大的河流沖積相沉積,并有海相及三角洲相沉積穿插其中。
5)東部與沖洪積傾斜平原的前緣相接,并與其巖性及地層結構較相近。
該區(qū)主要含水層為第四系承壓含水層,巖性以細砂、中粗砂含礫石為主。其富水性主要受含水層的顆粒組成、厚度及埋藏條件控制。按其形成條件及地下水類型可將分為兩個區(qū),即強富水的潛水—微承壓水區(qū)和較強富水的承壓水區(qū)。
3.3.1富強水區(qū)潛水
強富水的潛水—微承壓水區(qū)由第四系全新統(tǒng)及上更新統(tǒng)的砂類土構成其主要含水層,共由2部分組成:
1)上部為全更新統(tǒng)的中細砂(局部夾黏土透鏡體)含水層,厚2~9m,分布不穩(wěn)定,上覆4~9m左右的粉質(zhì)黏土。
2)下部為上更新統(tǒng)的中粗砂含礫石層,含水層累計厚度約31.5~34m,其間被數(shù)層粉質(zhì)黏土分隔。含水層頂板埋深為30~40m,地下水埋深3~10m。
3.3.2較強富水的承壓水
較強富水的承壓水區(qū)由海城河八里河沖洪積扇前緣的砂類土構成其主要含水巖組。含水巖組分為2部分:
1)上部為全新統(tǒng)的中細砂含水層,局部夾黏土透鏡體,厚10~18m,上覆6~15m左右的粉質(zhì)黏土。
2)下部為上更新統(tǒng)的中粗砂、中細砂含礫石含水層,含水層累計厚度約51~56m,由南向北或由東向西含水層厚度增大,頂板埋深亦循此規(guī)律,由30m增大到55m左右。
3)含水層之間被數(shù)層粉質(zhì)黏土分隔,其分隔層厚度分布不均,為315m。地下水埋深一般為2~9m。
本區(qū)地下水補給主要以基巖裂隙水側向補給為主。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以人工開采方式和地下徑流方式進行排泄。
4水源地補給量計算
開采條件下補給量的計算主要有側向地下徑流補給量Q側和越流補給量Q越2個部分,計算公式為:
Q補=Q側+Q越
(1)
式中:Q補為開采條件下的補給量,m3/d;Q側為開采漏斗周邊地下徑流補給量,m3/d;Q越為鄰層(開采層的上層或下層)含水層對開采含水層的越流補給量(m3/d)。
側向地下徑流補給量可采用剖面法利用達西公式計算,計算公式為:
Q側=k×I×B×H
(1)
式中:k為滲透系數(shù),m/d;I為開采條件下的地下水水力坡度(無量綱);B為斷面寬度,m;H為含水層平均厚度,m。
表1 開采條件下的側向地下徑流補給量計算表
越流補給量的計算可根據(jù)開采漏斗的平均水位同承壓水頭(或水位)之差計算,計算公式為:
Q越=K上×F×(H上-hc)/M上
(2)
式中:K上為開采層上部弱透水層的垂直滲透系數(shù),m/d;H上為開采層上部相鄰含水層的水位,m;hc為開采漏斗的平均水位,m;M上為開采層上部弱透水層的厚度,m;F為開采層開采漏斗的面積,m2。
表2 開采條件下的地下水越流補給量計算表
開采條件下的補給量組成為Q補=Q側+Q越
Q補=1345+1082=2427萬m3/a。
本區(qū)地下水年補給量為2 427 萬 m3,實際年開采量為2 172 萬 m3,可以滿足該區(qū)的供水需求。
5水源地水量安全性評價
地下水源地水量安全性評價采用供水率和開采率兩項指標進行分析、評價。
供水率是表征含水層供水能力的指標,以地下水源地的現(xiàn)狀供水能力/該地下水源地的設計供水能力的比值*100來進行計算。
開采率是表征地下水量保證程度的指標,以地下水源地的實際開采量/該地下水源區(qū)的地下水總補給量*100來進行計算。
表3 地下水源地水量安全評價指數(shù)表
評價指數(shù)1代表水量安全水源地,2代表水量合格水源地,3代表水量不安全水源地,4代表水量不合格水源地。應采用上述2個評價指標中指數(shù)最大的為評價結果。
經(jīng)計算,大石橋市地下水水源評價區(qū)地下水源地的供水率為:
2460/1668×100=147.5%
經(jīng)計算,大石橋市地下水水源評價區(qū)地下水源地的開采率為:
2172/2427×100=89.4%
根據(jù)表3地下水源地安全評價指數(shù)判斷:大石橋市地下水水源評價區(qū)以供水率指標判斷為1屬于水量安全水源地,以開采率指標判斷為2屬于水量合格水源地。
故大石橋市地下水水源評價區(qū)屬于水量安全水源地。
6結語
大石橋市政水源是大石橋市主要供水水源,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源地水文地質(zhì)條件、區(qū)域用水情況和現(xiàn)狀水源地開采量對大石橋市政水源進行安全性評價,對構建城市水資源戰(zhàn)略儲備體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富遠.阜新市鬧德海水庫水源地供水潛力分析[J].東北水利水電,2013(06):42-43.
[2]王露露.地下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評價體系構建[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5(11):62-67.
[3]王啟田,王麗紅,郭象赟.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價體系及方法研究[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116-120.
[作者簡介]湯玉福(1962-),男,云南大理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圖分類號:P64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7596(2015)09-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