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柳
一、增強意識
中學階段雖對學生寫作閱讀鑒賞能力有過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因存在教學費時長效果差的問題,故未引起教師足夠重視,且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安排合理性,有極大隨意性,而學生思想中不夠重視,甚至是漠視,認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訓練又與考試題存在極大不一致,故在平常寫作中就不積極參與,只在考試時拼湊而成。因而作文教學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學重要性的思想意識,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同時它也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知識積累和語言邏輯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說是學生語文素質(zhì)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有極強的責任感和深刻意識。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作文的思想意識,端正學習作文的思想態(tài)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來樹立良好的成功意識,增強努力求新的信念。
二、教會觀察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意識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運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這里有母親的呵護,朋友的問候,老師的關心,一絲一縷中都寓含濃濃深情。
要從身邊庸常生活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從花的香、草的綠中感味自然,從陽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從絢麗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豐富。
(二)提升深刻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币寣W生在生命價值追求中體現(xiàn)到美,思考到美,養(yǎng)成良好道德思維習慣。啟迪他們對生命價值觀深入認識,對生活意義崇高理解。由“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感受到生命短暫,從而悟到“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學會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對生命意義感悟,對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真諦的意義。
三、涵蓄積累
(一)懂得積累
1.從書本上積累寫作素材
書本上的知識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教育之于心靈,猶雕刻之于大理石”,要善于從書本汲取寫作素材,從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崇高人生觀,健康學習觀,從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學習的素材,積累寫作的素材。
2.從日常生活汲取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從學生思想上進行引導,從一花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從朋友親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從同學老師的關懷中體會關愛?!吧瞠q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的晝夜不息?!保ㄈ~圣陶)
(二)學會整合
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從自己肚中抽絲,而應該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來?!保ㄅ喔?/p>
從掌握素材進行篩選,提煉,化用。從中汲取好材料,根據(jù)作文需要,能充分進行選擇,有所取舍,根據(jù)作文要求整合出符合要求且能充分論證觀點和內(nèi)容的素材。
四、大膽創(chuàng)新
文章寫作貴在創(chuàng)新,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學生可能在寫作中標新立異,推陳出新,亦可使寫作中發(fā)展等級有較大提升。
(一)立意創(chuàng)新
即要有獨到見解和認識,對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力求舊中見新,俗中見新。作文中要有求異思維,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去思考,審題立意突破常規(guī)思維束縛。
(二)材料出新
主要表現(xiàn)在選材用材的角度上。作文材料大都不外乎是些最平常不過的人事景物理。要想學生生活學習中思考獲得,要能夠舊瓶裝新酒,亦可以新瓶新酒。
(三)構思出巧
1.思維方式上大膽求異
有必要在平常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借助接近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和因果聯(lián)想。
聯(lián)想是以記憶為基礎的。
2.形式上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
以對話、辯論、題記、書信、小小說、散文詩等多種多樣的文學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選擇的一種適應自己特點的文學形式來充分構思寫作。
“人無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變,變中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