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艷
維財,也許真如其名,只維護其物質的財富,而忽略了精神。
嬌寵慣了的孩子掐住了父母的軟肋,一個離家出走就讓父母妥協(xié)了,父母已然不是對手,這場拉鋸戰(zhàn)最終以孩子勝利而告終。維財,就是這千千萬萬個放縱的孩子之一。
這個小瞇瞇眼,雖其貌不揚,但脾氣火爆,一言不合就會怒目相向,拳腳相加。更有甚者,教師關心地看他一眼,他也會雙眉倒豎,兩眼圓睜,張口無聲地叫罵,這多少都令人心寒。
他拒絕學習,拒絕幫助,拒絕進步,只想著吃、喝、玩游戲。父母大把的銀子供著他上私立學校,上輔導班,他全然不在乎,大有“你交了錢你上,與我何干”的架勢。他真正做到了持之以恒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神游是他的特長,那片游戲的天地讓他綻放異彩,雙眼放光,小臉也熠熠生輝。似乎,那才是他應該不拒絕的,因為總是情難抑制。
玩物喪志一詞,真切地詮釋了像維財這一類孩子的結局。在千人之末游移徘徊,更讓他深切地痛恨學校、教師,拒學習于千里之外,以自己的無知揮霍著大把的青春。
人生苦短,若白駒過隙,這是錯過了青春的列車,無奈地站在中年門檻上的人才會有的痛徹心扉的感慨。如果少年拿來說事,頗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只不過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罷了。其實,維財背過的惜時的古詩也不少了,可就是難以壓抑心中對游戲的熱情,難以摒棄對書本的厭倦,因而拒絕了所有,唯有游戲成了他的至愛與真愛。此情此景,束手無策也不能形容父母的焦心、教師的焦灼。教師總想拉他一把,可他閉目塞聽,充耳不聞,甚至無端謾罵,拒教師的好心于萬里之遙。
維財拒絕成長的行為讓人痛心,試問哪一次成長不經(jīng)歷陣痛?沒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毛毛蟲緣何能羽化成蝶,振翅翩飛于美麗的自然?四十歲的老鷹不經(jīng)歷斷喙的痛苦,又如何涅槃般的重生,迎來后三十年輝煌的光陰,矯健地翱翔于藍天白云高山峻嶺之間?畢加索沒因別人議論和嘲諷他在功課方面的無能就拒絕世界,反而勇敢正視自己的弱點,對畫畫孜孜以求,最終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愛因斯坦沒有因為學校拒絕了他而拒絕愛,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成就了一代科學巨匠。
當維財有一次站在演講臺上時,他演講了一篇文章,題為《不拒絕的理由》,雖然未脫稿,聲音也很低。但教師稱贊他眼光好,品位高,他的演講對大家很有觸動,同時也希望他能自省,考慮一下是否拒絕一些不良習慣,不拒絕與好習慣牽手。維財聽了此番點評,臉上波瀾不驚,也許心里多少已經(jīng)起些微瀾。之后的一切順理成章,恰好學了胡適的《我的母親》,教師就順勢跟學生聊起了母親。從孟母三遷、子不學斷機杼,到孟郊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從媽媽愛吃魚頭,到災害來臨時母親為女兒撐起生命的天空。母親為兒女奉獻了青春和容顏,她的精血凝成了兒女的智慧,因而母親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傷害的。學生眼里的點點淚光,特別是維財?shù)膭尤?,讓教師看到了希望?/p>
為了讓學生懂得愛,教師炮制了“雞蛋伴我七天行”活動。每人隨身攜帶一枚生雞蛋,在這七天里,它就是你的孩子,會跟你寸步不離。你要像媽媽那樣照顧它,不能摔著、碰著,你還可以像打扮孩子那樣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匆豢茨愕摹昂⒆印痹谄咛熘笫欠裢旰萌绯跄??這個活動激發(fā)了維財?shù)呐d趣,雖然兩天之后他的“孩子”就香消玉殞,但他還是從中受到了震撼,多少體會到了父母養(yǎng)育的辛苦,愛的種子已然在心靈中播下。
泰山不讓息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孩子,不要拒絕教師遞給你的雙手,那會給你力量,引你前行。只要你不拒絕一步一個腳窩的平凡,希望的田野就不會拒絕你不安分的神往,成功的殿堂就不會拒絕你放飛的渴望。孩子,拒絕了單調的學習,也就拒絕了鍛造鷹翼的機會,拒絕了鑄就堅強的良機。
一枚小小的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則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
命運不會隨便首肯你的選擇,歲月也不肯輕易鑒定你的歷程。對于未來的邀請,只要你不拒絕,幸運之神總會垂青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