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潔,張舒娜,張亞玉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長春130112)
不同種植密度和基肥對龍膽某些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魏云潔,張舒娜,張亞玉*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長春130112)
通過對龍膽草種植密度及基肥的試驗研究,分析二者對龍膽草地上部和地下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不同種植密度對龍膽草地上部性狀株高、葉長和葉寬影響不大,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莖粗以20株/行處理最好,與15株/行之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根部各性狀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對根長、根重和小區(qū)產(chǎn)量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龍膽種植密度以25株/行和20株/行處理比較好,可促進植株生長,并能提高其產(chǎn)量;復合肥基肥試驗中,除100g/m2處理外,各處理地上部株高、莖粗、葉長和葉寬值均高于對照,對植株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地下部各性狀,除100g/m2處理外,各處理根長、根粗、須根數(shù)、根重和小區(qū)產(chǎn)量值均高于或顯著高于對照,綜合分析龍膽植株各生長性狀和產(chǎn)量性狀以75g/m2處理最好。
龍膽草; 種植密度;復合肥;農(nóng)藝性狀
龍膽(GentianascabraBge.)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其應用歷史悠久。龍膽以根及根莖入藥。味苦,性寒。歸肝、膽經(jīng)。有清熱燥濕,瀉肝膽實火的作用。主治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肋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等癥[1]。長期以來,一直靠采挖野生龍膽入藥,造成資源的嚴重破壞,龍膽幾乎瀕臨滅絕。急需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栽培,而目前國內(nèi)對龍膽藥理藥化研究較多,關于龍膽高產(chǎn)栽培研究,特別是對龍膽種植密度及基肥方面研究較少。而在中藥材栽培中種植密度和施肥又是決定其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關鍵栽培技術,為此,我們于2013~2014年進行了龍膽基肥及種植密度試驗,通過對龍膽農(nóng)藝性狀及產(chǎn)量的測定,探討最適宜種植密度及最適宜施肥量,為龍膽規(guī)范化生產(chǎn)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設在吉林省左家鎮(zhèn)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試驗基地,龍膽草為當年秋季采挖的2年生種栽,選用無病、大小均勻種栽。
復合肥:磷酸二銨( N-P2O5-K2O,18∶46∶0,湖北宜化集團)
1.2 試驗方法
種植密度試驗中每行種植龍膽種栽15、20和25株3處理,行距為18cm,種栽大小均勻,小區(qū)面積20m2,3 次重復,隨機排列,覆土厚3cm。2013年10月26日布置試驗。于2014年11 月20 日調(diào)查植株的農(nóng)藝性狀和產(chǎn)量性狀,每個重復區(qū)調(diào)查30株,數(shù)據(jù)采用ANOVA 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
化肥試驗中設復合肥100、75、50、25g/m2和對照4 個處理,小區(qū)面積30m2,3次重復,隨機排列,株、行距10cm×15cm,每行20株,種栽量平均0.30kg/m2,覆土厚3cm。2013年10月26日布置試驗,于2014年10月20日調(diào)查植株的農(nóng)藝性狀和產(chǎn)量性狀,每個重復區(qū)調(diào)查30株,數(shù)據(jù)采用ANOVA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
2.1 不同種植密度對植株地上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1 可看出,種植密度對莖粗影響較大,對株高、葉長和葉寬的影響不明顯,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種植密度對莖粗有顯著的影響,20株/行處理和15株/行處理差異達顯著水平,15株/行和25株/行2個處理差異不顯著。3個處理對莖粗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20株/行>25株/行>15株/行。
表1 種植密度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上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注:表中數(shù)據(jù)為3 次重復平均值; 同列數(shù)據(jù)后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 05) 。
2.2 不同種植密度對植株地下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2.1 對根長的影響。由表2可看出,種植密度對龍膽根長有較大的的影響,20株/行與15株/行處理之間差異顯著,25株/行與15株/行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3種種植密度對根長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20株/行>25株/行>15株/行。
表2 種植密度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下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2.2 對根粗和須根數(shù)的影響。由表2可見,種植密度對根粗和須根數(shù)的影響不大,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但總體上看,兩者都表現(xiàn)為種植密度越大其根粗和須根數(shù)值越大,各處理對根粗和須根數(shù)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25株/行>20株/行>15株/行。
2.2.3 對根重的影響。由表2可看出,種植密度影響著龍膽地下部根的重量,種植密度越大根重增加,25株/行和20株/行這2個處理較好,2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分別與15株/行處理之間達顯著水平。各處理對根重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25株/行>20株/行>15株/行。
2.2.4 對小區(qū)產(chǎn)量的影響。由表2 可看出,3個種植密度中,25株/行處理最好小區(qū)產(chǎn)量最高,其次為20株/行處理較好,2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分別與15株/行之間達顯著水平。說明龍膽栽培中適于密植,種植密度以25株/行為最好。
2.3 復合肥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上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3.1 對株高的影響。由表3可看出,復合肥不同施肥量對株高的影響不大,25、50、75g/m23個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100 g/m2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顯著,株高顯著小于對照。5個處理對株高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75g/m2>50g/m2>25g/m2>對照>100g/m2。
2.3.2 對莖粗的影響。由表3可看出,復合肥不同施肥量對莖粗的影響不大, 50和75g/m22個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25和100 g/m2處理分別與對照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莖粗顯著小于對照。5個處理對莖粗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75g/m2>50g/m2>對照>25g/m2>100g/m2。
2.3.3 對葉長、葉寬的影響。由表3可看出,5種處理對葉寬的影響不大,對葉長的影響明顯。4個肥料處理中,25、50和75 g/m23處理分別與對照之間達顯著性水平,100g/m2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5個處理對葉長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50g/m2>75g/m2>25g/m2>對照>100g/m2。
表3 復合肥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上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4 復合肥不同施肥量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下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4.1 對根長的影響。由表4可看出,施入復合肥對根長影響較大,4個施肥處理中75g/m2與對照之間差異顯著,顯著高于對照,100 g/m2顯著低于對照。5個處理對根長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75g/m2>50g/m2>25g/m2>對照>100g/m2。
2.4.2 對根粗的影響。由表4可看出,施入復合肥對根粗的影響不大,4個施肥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5個處理對根長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75g/m2>50g/m2>25g/m2>對照>100g/m2。
2.4.3 對須根數(shù)的影響。由表4可看出,施入復合肥對須根數(shù)的影響不大,4個施肥處理除100 g/m2處理顯著低于對照外,其它3個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5個處理對須根數(shù)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75g/m2>50g/m2>25g/m2>對照>100g/m2。
2.4.4 對根重和產(chǎn)量的影響。由表4可看出,不同施肥量對根重和產(chǎn)量的影響較大而且相似,幾個處理中75g/m2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顯著,50 g/m2和25 g/m2兩個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100 g/m2處理顯著小于對照。試驗結(jié)果表明,75 g/m2處理可顯著提高根的重量,進而可提高產(chǎn)量。
表4 復合肥對2年生龍膽植株地下部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3.1 本試驗通過種植密度試驗發(fā)現(xiàn),種植密度對龍膽草農(nóng)藝性狀及產(chǎn)量都有一定影響,適宜種植密度可使龍膽地上部和地下部各性狀值增加,對植株的生長有促進作用,能顯著提高其產(chǎn)量。本試驗各密度處理中以25株/行和20株/行2個處理較好與陳立東[2]種植方式對龍膽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試驗研究結(jié)果相似。
3.2 肥料是供藥用植物生長的“糧食”,是創(chuàng)造中藥材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必需物質(zhì)條件。合理施肥能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提高藥材的產(chǎn)量,又能改善藥材品質(zhì)。玉米施用復合肥能提高其生長性狀、產(chǎn)量及效益[3],地筍施用復合肥產(chǎn)量比對照提高24%[4],本試驗中不同施肥量對龍膽農(nóng)藝性狀和產(chǎn)量都有一定的影響,除100g/m2處理外,各處理地上部、地下部各性狀值和小區(qū)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以75g/m2增產(chǎn)效果最好,龍膽基肥施用復合肥可促進植株生長和提高產(chǎn)量,其研究結(jié)果與張禮維[5]施用復合肥處理促進太子參生長和增產(chǎn)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3.3 魏云潔[6]糙龍膽生長關鍵期主要性狀的遺傳參數(shù)及相關性研究表明,根重與莖粗、須根數(shù)、根粗呈極顯著或顯著相關,這3個性狀可作為糙龍膽高產(chǎn)目標的相關性狀,而且本試驗種植密度及復合肥處理中,以20株/行、25株/行和75g/m2處理的植株莖粗、須根數(shù)和根粗值最大,其根重和小區(qū)產(chǎn)量也最大,進一步驗證了根重與莖粗、須根數(shù)和根粗之間相關性,建議在龍膽生產(chǎn)中可施用促進植株莖粗、須根數(shù)和根粗增長的肥料,以增加其根重和產(chǎn)量。根據(jù)以上研究結(jié)果,在龍膽栽培中應選擇種植密度為20株/行或25株/行,行距18cm,同時基肥施用磷酸二銨復合肥為75g/m2的種植方式進行合理栽培。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K].2010.
[2]陳立東. 播種期、種植方式、施肥量對龍膽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影響[J].沈陽大學學報,2005,17(4).
[3]劉理. 施用含木質(zhì)素復合肥對玉米產(chǎn)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18).
[4]魏云潔,張舒娜,張亞玉,等.不同基肥對地筍某些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J].特產(chǎn)研究,2014(4).
[5]張禮維.不同施肥處理對太子參生長、根腐病發(fā)生及產(chǎn)量的影響[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 (5).
[6]魏云潔,王志清,孔祥義,等.糙龍膽生長關鍵期主要性狀的遺傳參數(shù)及相關性研究[J].特產(chǎn)研究, 2011(3).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and Base Fertilizer on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GentianascabraBge
Wei Yunjie, Zhang Shu’na, Zhang Yayu*
(Institute of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s and Plant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130112)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nsity and base fertilizers on agronomic traits ofGentianascabraBg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plant density have n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 aerial part traits ofGentianascabraBge. The highest value of stem diameter were found in 20 plant per row treatmen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5 plant per row treatment. Plant density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 root length, single root weight and plot yield, and these value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plant density. The optimum plant density was 20 and 25 plant per row which could promote yield and aerial part growth. Base fertilizer could promote growth except 100g/m2, the value of plant heigh, stem diameter,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all higher than control. For root characters, the value of root length, single root weight, the number of fibrous root and plot yield, all higher than control except 100g/m2treatmen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gronomic traits, the optimum applied amou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as 75g/m2.
GentianascabraBge.;Plantdensity; Fertilizer; Agronomic traits
2015-07-09
吉林省科技廳項目( 20140204031NY)
魏云潔(1965-),女,副研究員,從事藥用植物栽培及育種研究,E-mail:weiyunjie569@126.com;*通訊作者:張亞玉,研究員,E-mail:zyy1966999@sina.com。
S567.23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