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易
氣球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娛樂產品,同時也是科學實驗的好材料,在科學教學中巧妙應用,可以達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F(xiàn)舉例說明如下:
一、電荷的相互作用
材料:掛氣球的支架、氣球、細線、羊毛制品。
方法:將氣球充氣后,用干燥的細線扎緊并懸掛在支架上。用一塊干燥的羊毛制品反復摩擦氣球的一個側面,使氣球帶電。用摩擦過氣球的羊毛制品去靠近氣球,羊毛制品會吸引氣球;將兩個充氣氣球緊挨著懸掛在支架上,用羊毛制品分別摩擦兩個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之后,發(fā)現(xiàn)兩個氣球相互排斥。這個實驗說明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二、空氣有重量
材料:一根長細木條(或竹片)、3根細線、2顆圖釘、一個大氣球、一個筆帽。
方法:先做一個小天平。在細木條上確定一個中心點,并系上細線作為提繩。再在木條中心點兩側各按上一顆圖釘,拴上便于掛取的細線。在木條的一側拴上一個沒有充氣的氣球,另一側栓上筆帽,提起細繩,移動圖釘調節(jié)天平平衡。把小天平上的氣球取下充氣,將充氣后的氣球拴在小天平上,小天平失去了平衡,小天平氣球那端傾斜下沉。這驗證了空氣有質量。
三、聲音在液體中傳播
材料:手機、透明氣球、細長線、水槽、水。
方法:將手機放入透明氣球中,用細線扎緊后慢慢浸沒在水槽中,屏幕對著學生。用另外一個手機對氣球中的手機撥號,手機開始震鈴。學生會看到手機屏幕上的亮光,同時又能聽到從手機發(fā)出的聲音,這就證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四、反沖運動
材料:氣球、較長的竹管、細線、小車、3孔Z字形鐵條、螺絲釘、鐵皮條。
方法一:將竹管插入氣球口用細線扎緊,用氣筒給氣球充足氣,用手堵住管口,讓管口朝下,然后放手,氣球沿直線豎直上升。
方法二:把兩根3孔Z字形鐵條分別安裝在小車輪子旁邊的框架上,像自行車擋泥板一樣擋住小車輪子;在另一對輪子那邊的框架條正中,用鐵皮安裝氣球噴嘴支架。把竹管插入氣球口用細線扎緊替代噴嘴,將氣球放在小車上,噴嘴安裝在噴嘴支架上。用氣筒給氣球充氣后,取下氣筒,噴嘴向后噴氣,小車前進了。
五、空氣的熱脹冷縮
材料:燒杯、錐形瓶、氣球、常溫水、熱水、冰水。
方法:在錐形瓶的瓶口上套上小氣球,將錐形瓶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氣球沒有變化;取出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氣球慢慢鼓了起來;再取出放入裝有冰水的燒杯中,氣球癟了,瓶口的氣球皮凹了下去。
六、放大鏡
材料:透明氣球、細線、冷水。
方法:將透明氣球充滿水用細線扎緊,通過它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將它拉成凸度不同的形狀去觀察物體,觀察到的物像的大小不同,從而得出放大鏡凸度不同,放大的倍數也不同,球形透明體的放大倍數最大。
七、物體的沉浮條件
材料:水槽、薄氣球、水、酒精、鹽水、細線。
方法:在氣球中裝入水,用細線扎緊,緩緩放入水中,看到氣球在水中懸浮的現(xiàn)象;然后把氣球取出放入酒精中,看到氣球下沉的現(xiàn)象;再取出氣球放入鹽水中,看到氣球漂浮的現(xiàn)象。這有效證明了液體中物體的沉浮與密度的關系。
其實,氣球的應用遠遠不止這些。如在建?;顒又校瑢⒓t氣球吹大代表“太陽”。在我們身邊像氣球這樣在實驗中有巧妙用處的物品還有很多,只要我們不斷去思考、去摸索,就能挖掘出更好的實驗,提高實驗的效益,同時也是一物多用、物品回收再利用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