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曦
(甘肅省平?jīng)鍪星f浪縣通化鄉(xiāng)新后莊小學 )
我國教育中普遍存在著“5+2=0”現(xiàn)象,即孩子在學校接受五天的教育,周六、周日回到家庭和社會,使前幾天的教育前功盡棄。
研究表明,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原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及社會。學校教育只在孩子成長中起主導地位及作用,而家庭和社會則占主體作用。
如果要追根溯源,孩子1~6歲不只是長身體,更重要的是生活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果父母讓孩子1~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過,那么這個孩子在小學階段要么默默無聞,要么無法無天。孩子的成長有3個關鍵期:3歲前后、9歲前后和13歲前后。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時期,后患無窮。因此,明智的父母應該做到:孩子3歲前后,應無為放任,讓孩子擁有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讓其“三歲而立”;孩子9歲前后,父母最好積極權威;孩子13歲前后,父母最好消極民主??墒窃诤⒆映砷L的關鍵期,他們的父母在哪兒呢?如果父母在22歲時結婚,3年后有孩子(這時一般晚婚的父母25歲結婚年齡相當)。這時的父母年齡一般在25~28歲之間。在農(nóng)村,孩子的父母迫于生計而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已是共象,等到孩子上小學、初中時,他們又因“轉學潮”“擇校熱”為孩子及其“監(jiān)護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高成本支出拼命打工。而在農(nóng)村,外出打工的又多是未成年時接受良好教育的。即使父母是“雙職工”,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正為了自己事業(yè)(位子、房子、車子)而疲于奔命,對孩子的教育真正陷入“缺失地步”,他們留給家、留給孩子的只剩下一個匆忙的背影,一堆堆蒙塵的玩具,一把把無情的鈔票,成為家里“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孩子最需要的關愛、陪伴在哪兒呢?
基于此,教育就本末倒置了。本應是承擔主體地位的家庭、社會卻把一切責任推給了學校,學校傳授給孩子知識。但知識不等于智慧。知識關于事物,智慧關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傳,智慧是人生的反觀。(摘自李政濤《沒有靈魂的教育》)且不說孩子在校的時間是有限的,即使學校教育教給孩子一切“正能量”,可是回到家里,假如父母在(但很少有父母耐心地“傾聽孩子”),或者動不動就和別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攀比的結果是孩子迷失了自我,成了贗品;甚至打罵犯錯的孩子,妄圖用暴力的方式教孩子文明表達;或者給孩子一些不當?shù)氖痉叮焊赣H不尊重母親,孩子在校就不會尊重其他的女同學;母親不尊重父親,孩子在校就不會尊重其他男同學;夫妻關系不和,孩子常在外面惹事,因為他(她)發(fā)現(xiàn)自己乖時,父母親吵個不停,自己惹了禍,父母親反而一起商量著對付自己。要知道,孩子的內心都有做家庭救世主的傾向。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小“ 家”尚且如此,何況大“ 家”( 社會)。
因此,我認為應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大氛圍中,提高家長的文化知識、修養(yǎng)水平勢在必行,因為家庭養(yǎng)成教育至關重要。做父母的,首先要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這才能幫助孩子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惡習,培養(yǎng)孩子身上的精神“種子”,讓孩子可以呼吸到高尚空氣,讓孩子可以揚眉吐氣。我們的國家,也應該負責減少社會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加強“正面誘導”。記得有個著名的故事:一個崇拜甘地的孩子非常愛吃糖,媽媽千里迢迢地帶她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勸說孩子。甘地說,你三個月后再帶孩子來吧。三個月后,媽媽再次把孩子帶來,甘地這次告訴孩子再少吃糖,孩子答應了。媽媽問他為什么上次不說?甘地說:“我也喜歡吃糖,我花三個月戒掉糖,才有勇氣跟他講?!边€有我國古代“曾子殺豬”的故事。這不僅給孩子樹立了好榜樣,更因為我們給不了孩子我們所沒有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知道,當我們自己都不擁有某種品質或能力時,也不會知道通過何種途徑和方法能讓孩子具備,教育就會變得盲目而想當然,而壞的教育比不教育還壞。好的教育,一定要先從誠實地面對自己,改變自己開始的。請記?。撼晒κ菢淠鹃L葉的時候,失敗是樹木長根的時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變5+2=0為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