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英
(遼源市實驗中學,吉林遼源136200)
教師教育
教師“三五”培訓法
周鳳英
(遼源市實驗中學,吉林遼源136200)
教師品格、能力和教學風格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不斷學習積累、教育培訓、教學實踐、總結提高中練就的,其中,培訓提高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據(jù)此提出教師“三五”培訓法,即教師品格培訓的五種方法(正面教育法、論壇導引法、典型示范法、反思修正法、評價約束法)、教師教改實踐能力培訓的五種模式(自我實踐模式、俱樂部模式、校內(nèi)“課題所”模式、反例倒逼模式、行動研究模式)和教師教學風格培訓的五種方法(基礎培訓、基本功培訓、基層適應性培訓、開放式課堂培訓、教學方式和方法培訓)。
教師;培訓;品格;能力;教學風格
教師品格、能力和教學風格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不斷學習積累、教育培訓、教學實踐和總結提高中練就的。其中,培訓提高無疑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這里介紹教師“三五”培訓法。
1.正面教育法
教師品格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為師之根本。塑造教師品格最根本、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愛國、愛校、愛家、愛生、愛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解決好人生的總開關問題。要把加強新時期政治理論、時事政治、法律法規(guī)、形勢任務的學習作為教師品格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牢記使命,履行職責,肩負道義,撒播真理。一要根據(jù)實際制定學習制度,明確學習內(nèi)容,保證學習時間,加強對學習指導,在實效性和針對性上下工夫。二要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選送素質(zhì)好、立場堅定、理論深厚的教師到上級培訓部門進行短期理論學習,充當培訓骨干,回來后進行宣講,帶動其他人進行學習;請組織、宣傳部門和黨校的專家進來宣講,增強教師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自覺性,提高其政治覺悟。三要注意學研結合,學習中研討,研討中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四是過程控制,強化考核,獎優(yōu)罰劣,獎勤罰懶,獎好罰壞,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分析、有總結、有整改、有提高,確保培訓效果。
2.論壇導引法
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師品格論壇。圍繞“愛國敬業(yè),教書育人”、“今天我們?nèi)绾螢槿藥煛?、“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等主題,廣泛深入開展大討論、人人講活動,發(fā)揮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多媒體的作用,發(fā)動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心得,就加強自身品格建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組織教師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逐條逐項查找自身品格建設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寫出自查報告,并逐項整改。經(jīng)常開展征文評選、演講比賽、經(jīng)驗交流等活動,增強教師群體對品格建設的理性認識,做到人人想、人人講、人人做,形成新常態(tài)機制,讓教師有發(fā)言權,有交流園地,有學習資源,有借鑒東西,有傳播渠道。
3.典型示范法
要充分利用正反兩方面典型的示范引領和警示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抓好教師身邊先進典型的挖掘、宣傳,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風氣,使抽象的價值觀和師德規(guī)范具體化、形象化,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加強對教師人格力量的培塑,使之在知識、能力、品格方面發(fā)揮“非權力因素”的影響力。這種“非權力因素影響”的感染力來源于教師的以身示范、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以此贏得學生的信任;來源于淵博的知識,有足夠的能夠解答學生各種專業(yè)困惑的知識結構和專業(yè)水準;來源于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公平公正、善于合作的職業(yè)態(tài)度。要通過優(yōu)秀教師、模范班主任、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十佳教師等各種評選活動,讓那些表里如一、胸懷坦蕩、堅持原則、誠實守信、能夠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師精英脫穎而出,形成影響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引領作用不強、理想宗旨動搖、工作熱情消退、人格影響力減退或負面效應較多反面典型的警戒教育工作,通過抓苗頭、打招呼、亮黃牌等形式,對其提出警示,情節(jié)嚴重的清除教師隊伍,同時針對其不同情況,制訂具體的幫扶措施,做好教育轉化工作。
4.反思修正法
反思型的教師是新時期所提倡的,只有學會反思,才能用心去做教育。教師要時刻對照學生的標準來審視自己、評價自己、反省自己,經(jīng)常地三省吾身。反省自己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傳播到位沒有,知識點正確否,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完成沒有;反省自己立德立言立行做得怎么樣,自己的教師形象體現(xiàn)得如何;反省自己和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有多大差距,差距在哪里;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教師規(guī)范,有無不檢點、不正確、不文明、不高雅的行為;反省自己培養(yǎng)影響學生的效果和自己期待的是否一致、有無偏差,是正偏差還是負偏差。根據(jù)反省的問題繪制出對照圖表,根據(jù)圖表分析原因,制訂出整改措施,形成效果圖、時間表,不斷進行改進,日有精進,遂有所成。
5.評價約束法
構建內(nèi)容與形式統(tǒng)一的綜合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師德師風管理系統(tǒng)。建立起目標管理責任制、師德建設監(jiān)督評價制、師德建設公開承諾制、師德責任追究制、學生、家長和專家評價打分制等,并以一定形式向學生及社會開放,利用評價的公開效應對教師形成約束力量,使每位教師都成為品格優(yōu)秀、業(yè)務精良、職業(yè)道德高尚的人。關愛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時刻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1.自我實踐模式
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立足自身的條件和優(yōu)勢進行獨立自主的教學改革實踐。
一要認識新課程,這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相關的輔導資料,吃透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和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習吸收先進的教改經(jīng)驗,探索適應自身教學環(huán)境的教改實踐模式;加強同行間的學習、探索和交流,搭建交流平臺,提高實戰(zhàn)技能;綜合提高教師自我復制能力,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改新模式,在“新”字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
二要理解新課程,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要站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高度,從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方面研究思考如何實施新課程改革。特別要對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予以更多的思考與研究。要明確教學相容、教學相促、教學相長的相互關系,實現(xiàn)教與學的互動;要明確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注重教與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要明確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可持續(xù)性和一致性,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發(fā)展,擁有鮮明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和環(huán)境意識。培養(yǎng)社會的有用人才、復合人才和成長型人才,而不是應付考試的機器。
三要實踐新課程,通過走進新課程來實施新課程,面對新課程來選擇新教材,訂立新課標,還要對教材進行改編,活學活用、優(yōu)化組合,要與學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站在時代的邊沿,洞察國際國內(nèi)課改動向,自覺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實現(xiàn)由教書匠向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變,真正肩負起為國家培養(yǎng)跨世紀高素質(zhì)人才的歷史重任。
2.俱樂部模式
由一級教學組織出面,組成以研磨、交流為主的教學活動沙龍,開展經(jīng)常性的、不定期的、松散型的、半緊密型的交流研討,可以實行固定的會員制,也可以形成不固定的隨機制,以解決課堂教學問題為目標,以課堂觀察為手段,以自由交流、切磋、研究為主要方法,采用“專業(yè)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多種形式,針對每個有研究價值的教學片段,結合相關理論進行研討,進行問題面對面的分析、探究、解答,通過舉例、對比、反證等各種方式讓大家體驗課堂教學策略多樣化的成敗效果,從而更加明確策略優(yōu)化的必要性,做到共同面對問題,集體探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和諧而熱烈的研討氛圍中,大家暢所欲言,從不同的視角對每節(jié)課進行剖析,一起分享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共享資源,共同進步。
3.校內(nèi)“課題所”模式
該模式是以學校為基本單位,根據(jù)本校的師資力量分布和資源優(yōu)勢,就一個或幾個課題進行立項研究,建立若干個“課題所”,針對所選中的課題進行集中攻關,以此深化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具體由校領導主抓,專家牽頭,骨干教師參加,采取“專題沙龍、案例引導、問題診斷、課題導向、網(wǎng)絡信息交流、提供學習資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將教改課改實踐直接延伸到學校本身、教師本身、課堂本身、問題本身和過程本身。邊教學,邊實踐,邊研究,邊提高,做到三個結合,即理論提高與實踐積累相結合,課前設計與課后反思相結合,集體培訓與自我提高相結合。每周都能開展一次公開的觀摩研討活動,通過實踐者自身的講、聽、評、論和專家的點評講解,讓更多模糊不清的問題在自由無負擔的碰撞中得到解決。
4.反例倒逼模式
利用集體教學中的失敗案例或者是具體教學中還沒有達到課改要求的案例作為教材,推演該案例的成因、遇到的瓶頸、急需解決的問題、未來的發(fā)展路徑和終極達到的目標。采取目標倒逼的模式,制訂出課改完成時間表和路線圖,以期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這種案例可以是一個實際的教學例子,可以是對一類教學問題和教學決策的再現(xiàn)和描述,還可以是正在進行的某類教學課堂。利用這樣一節(jié)具體的課來進行具體的研究,重在對課本身的改進、優(yōu)化和提高,主要目的是揭示“做什么”(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和“怎么做”(教學策略)以及“做得如何”(教學評價與反思)。教師是新課程標準的直接執(zhí)行者,反例倒逼研究模式無疑會加強教師教育培訓的高效模式,樹立危機意識,逼近教改課改目標,讓課程培訓過程內(nèi)化成廣大一線教師課堂上有效探索實施新課程的動力。這種模式會使研究者更關注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與能力,強調(diào)教師的研究者身份,提出問題并分析、跟蹤、界定,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對研究反思,通過教學與研究合二為一的實踐過程,實現(xiàn)課改的終極目標。
5.行動研究模式
確立“行動研究促進新課程改革”的課題,將行動研究貫穿在整個課程改革中,注重行動研究,以科研為先導,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以教師的發(fā)展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以教師的創(chuàng)造來帶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以教師的轉型實現(xiàn)學生的轉型。這種研究注重的是課題研究過程的本身,包括參與者的選擇、專家的遴選、課題的立項、經(jīng)費的來源、方向的確定、時間的要求、方向的研究、方法的應用、偏差的處理、線路的修正、成果的評價等,又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要更加注重過程本身的控制和研究,重點在為課改課題研究探索一種好的模式,選擇一種科學的路徑,解決的是研究者研究過程本身所遇到的問題,是為推進工作進程服務,研究研究者行為本身,更具有挑戰(zhàn)性。實際上是兩個產(chǎn)品:一個是課改的成果;另一個是如何快捷有效地產(chǎn)出該成果的成果。
1.基礎培訓
基礎培訓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前提?;A是教師教學風格的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教師的基礎不僅包括扎實的理論功底、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較強的溝通能力,還包括普通話訓練、標準音校正、鋼筆字書寫、粉筆字規(guī)范、課件制作、新媒體運用、教案格式化等必備的基礎性工具的掌握和運用。而這些東西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變的,需要長期不斷地溫習、訓練、鞏固、完善和提高,而這種提高需要不斷地進行基礎性、適應性和提高性培訓才能達到。
2.基本功培訓
基本功培訓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包括:教師的語言駕馭能力,即說學生聽得懂的語言,說學生能理解的語言,說學生聽明白的語言,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規(guī)定的授課內(nèi)容宣講明白;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即教師邏輯性強,課程結構安排合理,順序符合需要,案例深入淺出,不重復、不累贅、不顛倒、不混亂、不模糊、不玄奧;生動的演講能力,即課堂有氛圍,講課有穿透力,能凝聚學生心神,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果;高超的互動能力,即善于和學生溝通,課堂氣氛熱烈,不教條、不死板、不僵硬,教學相長;經(jīng)常的總結歸納能力,即每次課堂后都要進行總結,寫心得體會,將好的經(jīng)驗分門別類進行歸納,好的堅持,不好的揚棄;較強的固化借鑒能力,即在總結歸納的基礎上,把優(yōu)點固化下來,堅持下去形成常態(tài)。
3.基層適應性培訓
基層適應性培訓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核心。教師的教學風格從來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艱苦實踐、學生的學習成效、家長的口耳相傳、同事的肯定嘆服、上級的鼓勵認可來實現(xiàn)的。所以一個教學風格鮮明的教師一定具有多年的一線教學經(jīng)歷,脫離教學一線是不可能成為有教學風格的教師的。課堂是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實驗室,如何利用好這個實驗室,適應一線教學環(huán)境,使教師不斷成長,少走彎路,這需要對教師進行適應性培訓。這包括老教師傳授經(jīng)驗,青年教師現(xiàn)身說法,一線教師談切身感受,專家教師講方式方法,各級領導講校史校規(guī)校訓等,讓教師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師崗位需求,滿足教學需要。
4.開放式課堂培訓
開放式課堂培訓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基礎。讓教師登臺講課,專家和學生代表觀摩聽講,講后進行點評,點評后就同一內(nèi)容由專家上課,教師聽課感受,然后再由教師重復進行同一內(nèi)容不同對象的講課,每次講完課后都要由學生進行聽課評獎,如此反復,提高教師的講課技巧、技能和水平。通過公開課、模擬課、基本功大賽、說課比賽、課堂評優(yōu)等一系列活動,在學校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同一年組的同一門類教師相互切磋、觀摩、研討,大家共同鉆研、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5.教學方式、方法培訓
教學方式、方法培訓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保障。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絕活,每個學校都有其特長,如何把教師的絕活、學校的特長變成行業(yè)的優(yōu)點,形成特色教學法,并在系統(tǒng)內(nèi)得到推廣,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水平,這就需要進行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風格的總結提高性質(zhì)的培訓,把優(yōu)秀的教師聚集在一起,大家相互啟發(fā),相互借鑒,把個體的優(yōu)秀變成集體的優(yōu)秀,把分散的特長集成規(guī)范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地完善,最終形成行業(yè)的標準或者樣板。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全一冊[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程紅兵.好教師就是好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3]李鎮(zhèn)西.李鎮(zhèn)西給教師的36條建議[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2013.
[4]王曉春.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中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陳學濤]
G451.2
A
1002-1477(2015)03-0097-04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3.023
2014-10-10
周鳳英(1969-),女,吉林遼源人,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