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識猷
寬恕之路
□游識猷
一個女孩,出生一個月被送人。養(yǎng)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女孩長到26歲,幸??鞓罚Y婚生子。期間,同在一個鎮(zhèn)上的親生父母從未探望過她,倒是陸續(xù)又生了一女一子。
親姐忽然找上門來,說要上節(jié)目表演,希望妹妹陪伴。女孩去了才發(fā)覺,節(jié)目組事先設定好一場認親大戲,盡管女孩表示無意相認,但主持人周立波說,若女孩不認親生父母,就是冷漠、不寬容、無大愛、尖刻狹隘,且永遠不會幸福。然后親生父母上場,不說自己當初重男輕女,只抱住女孩哭說“想你”,女孩既尷尬又無奈。
節(jié)目播出后,網(wǎng)友幾乎一面倒地支持女孩,他們說,道德綁架太惡心了,再說,為什么一定要寬?。?/p>
流行的說法是,寬恕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德行提升、超凡入圣,更為了自己能重新幸福。詩人蒲柏說,是人皆會犯錯,惟有圣人能恕。恕人恕己,均屬難能可貴。從社會角度,寬恕有如一場“無止境的互惠”,令人際關系重歸和諧,因此,社會、道德、宗教,乃至周遭人等,往往期待受傷害者能做出寬恕姿態(tài)。近年許多寬恕研究更直說寬恕能消除(undoing)焦慮、憤怒、憎恨等負面情緒,讓心境回歸平和。
然而,心理學中的“寬恕”,其實重在“寬”,只與受害者有關,特征是療傷、止痛、對傷害“脫敏”——當受害者想起當初所受的傷害時,負面認知、記憶、情緒和行動不會立刻洶涌,不用費勁去控制自己的憎怒與傷痛。這份坦然接納自己曾經(jīng)的痊愈感,就是“寬”。
而道德倫理中的“寬恕”,則重在“恕”。這里的寬恕,必須是受害者與加害方共同完成的行為。用紐約大學哲學教授大衛(wèi)·康斯坦在《寬?。旱赖滤枷氲钠鹪础防锏脑捳f,如果我寬恕你,那是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掙得了我的寬恕。
而寬恕的“對象”,應該是“有意的動機”,而非“造成傷害的行為”。行為后果是可以彌補的,動機才是需要求得寬恕的。當初的作惡者,在多大程度上是被迫、多大程度上出于無知,又在多大程度上責無旁貸?倘若加害者只承認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傷害,卻不努力彌補傷害,還一再以“不得已”、“不是故意”的說辭推卸責任,拒不承認自己當初懷有的惡意動機,受害者如何能相信加害者從此真會痛改前非?這種道歉對受害者來說,可說是二次傷害與侮辱。
正因如此,許多人反對“無條件的恕”,認為那是不負責任的赦免。宗教倫理研究者安東尼·巴什直言,加害方未曾悔改的寬恕,在道德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這給了作惡者不承認作惡、甚至再度作惡的自由。
痊愈可以是單方面的,有如單戀。寬恕則像相愛,必須是雙向的。選擇“寬”,是讓自己不被怨憎束縛。但若加害者不曾真正悔過當初的“故意”,不曾以實際行動作出力所能及的補償,那么還是引用魯迅的話罷,“我一個都不寬恕。”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