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蓑 衣

2015-03-03 07:09干亞群
中外文摘 2015年22期
關(guān)鍵詞:蓑衣煤油燈棕櫚

□ 干亞群

蓑衣

□干亞群

小時候我家墻上掛著一件蓑衣,棕褐色的,跟普通衣服不同的是沒有袖口,也沒有衣袋,上面是坎肩,中間是一排棕櫚絲帶,代替紐扣。別看外面毛刺刺的,但里面非常平整,即使與皮膚接觸也不太覺得刺癢。這件蓑衣是爺爺跟父親分家時的一件家什,到父親手里已經(jīng)有些年月了。當(dāng)時二叔也喜歡這件蓑衣,見爺爺把蓑衣分給父親有些不太情愿。爺爺說,你一個教書的,要蓑衣干什么,不吉利。二叔那時在村小做民辦老師,一心指望著能轉(zhuǎn)正。

那時沒有雨披,傘倒是有,黑布傘,黃褐色的油紙傘,沒誰會撐著傘干活。撐傘到田頭的只有“干部”,他們是吃“國家飯”的,一只手用來撐傘,另一只手用來指指點點。他們站在田塍上,用一只空出來的手,指點流過農(nóng)民汗水的國。一指,一點,然后用那白凈的手領(lǐng)取工資。農(nóng)民不行,心眼可以閑,手腳不能閑,閑了那是敗業(yè)。一件蓑衣能幫助農(nóng)民免去敗業(yè)的可能。再者,雨點一到傘,傘上的聲音夸張的大,淅瀝淅瀝可以轉(zhuǎn)換成滴答滴答。雨滴落到蓑衣上,一律悄無聲息,似乎雨聲全被吸進(jìn)了蓑衣里。從田里回來,家人驚呼這么大的雨怎么不早點回家。雨很大?是嗎?蓑衣下的人一臉困惑。

聰明的先人早就發(fā)明了一件蓑衣,穿著它既不會被雨淋濕,也不會被雪飄濕。雨雪落到蓑衣上,雨迅速鉆到蓑衣里,而雪擱在蓑衣上,一抖,紛紛墜落。我一直納悶,那些雨都到哪兒去了?我們時常在下雨天看到大人穿著蓑衣在耘田、拔秧、插秧,在平鏡似的水田上像一個個標(biāo)點符號,這時倒真像給莊稼指指點點。莊稼似乎得了某種要領(lǐng),一寸一寸往上長。后來我在課文里念到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在空曠的江面上,白雪皚皚,一個釣魚翁披著蓑衣,頭戴斗笠,手持釣竿坐在船頭。老師說這是境界,這是空靈的美麗。我一邊跟著老師念詩,一邊無可救藥地聯(lián)想那是村里的田翁,一個能夠向大地指點的田翁。

我不知道他那時的年紀(jì)有多大,我跟村里的娃娃們都叫他蓑衣爺爺。不過,我們很少有機會叫他,他不常來,他住在另外一個村。他的家特別好找,屋后有一大片棕櫚樹。別人都不愿種棕櫚樹,認(rèn)為是陰樹。他一種就種了二十幾年。他做蓑衣一般一星期做好了,去取時挑一百斤谷,作為蓑衣的工錢。一百斤谷也不是每戶人家都能隨便拿得出,在他那兒賒賬的并不少,他從不讓人打欠條什么的,蓑衣拿走,谷子慢慢還。別看他花一個星期可以換成一百斤谷,之前他得準(zhǔn)備很長時間,僅剝下來的棕櫚皮在縫制前還需要做許多的加工活,如曬干、浸泡等。

他做蓑衣往往在晚上,一把竹椅子,一盞煤油燈,還有一張小木桌,一根針和一團(tuán)棕櫚繩。他往煤油燈盞里注入小半碗煤油,撥一撥燈芯,然后開始做活。晚上村里一戶人家一盞燈,家里人全湊在燈下,各自做事,一起說話。這樣的夜晚,這樣的一些人,與其說取一點光,不如說是沾點光。他家是村里唯一點兩盞煤油燈的。他做蓑衣時不喜歡旁邊有人,一定要在清清靜靜的環(huán)境下才能讓針線活動起來。獨自守一盞煤油燈不是浪漫,而是奢侈,他是那個時候村里最奢侈的人。油燈下穿針引線,一片片的棕櫚輕輕發(fā)出“蓑蓑”的聲音。此刻,靜夜無邊。

他像細(xì)心的婆娘,一針來,一針去,結(jié)實而勻稱的針腳既是他手藝的體現(xiàn),更是他心靈靜修的注腳。他把夜晚的幽靜縫進(jìn)蓑衣,也把自己的沉靜扎進(jìn)棕櫚片中。我們當(dāng)然無從知曉他在縫制蓑衣的時候會想什么,或想到什么,可很多人卻有這么一種感覺,他做的蓑衣穿在身上比張裁縫做的衣服更舒服。張裁縫的嘴跟他手中的剪刀一樣,什么話到了他嘴都尖尖的。張裁縫心眼倒不壞,手藝也不賴,就是嘴皮子很厲害。村里人一般都不太喜歡請張裁縫到家里來做,主要是張裁縫一邊做活一邊像個長舌婦樣?xùn)|家長西家短的,一天下來嘴巴似乎沒停歇過。村里的嬸嬸們一直懷疑衣服這么容易磨損,是不是張裁縫的嘴巴在啃?

據(jù)說他祖上是我們方圓幾十里唯一的大戶人家,整個村的房子他家就占了一半。到了他父輩家道開始中落,到土改時他家的房子與田地差不多都變賣完了,也因這個幫他逃過了一劫。所以,他一直覺得自己的命還不錯,雖然沒有享受到祖輩的福,也沒有從父輩那里繼承家產(chǎn),但留給他唯一的好處是曾讓他念過幾年的私塾。學(xué)做蓑衣,有的說是曾做過他家長工的一個老人教會他的,也有的說是他自己偷偷跟人學(xué)的。有的話傳來傳去會變得越來越離譜,甚至摻和進(jìn)去一些是是非非,但關(guān)于他的那些話,一年前是這樣,一年后也是這樣,十年后還是這樣。不多不少,只有那么幾句話。似乎沒有人舍得給他添加進(jìn)去一些不屬于他的內(nèi)容。

他常說他記性很差,見過幾次面后還是叫不出名字,可他一看到某人穿著他做的蓑衣,一定能叫出那個人的名字,而脫下蓑衣后,他又認(rèn)不出來。這是非常奇怪的事。剛開始別人不太相信他,以為他故意的,只是他故意這樣做似乎又沒有理由,他的性格可是好好的,從不與人計較,說他好,呵呵幾聲,說他不好也呵呵幾聲。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他真的是這樣。不管這個人多年未見,他一見蓑衣,準(zhǔn)能直呼其名,一點不會出錯。大家認(rèn)為他肯定在蓑衣上作了記號,但沒有人在自己的蓑衣上找到一丁點信息,規(guī)規(guī)矩矩的針眼,嚴(yán)嚴(yán)密密的縫合,除了大小有些區(qū)別外,幾乎一模一樣。

蓑衣到了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的時候慢慢有些落寞,雨天干活的情形不如二十世紀(jì)六七十年代來得緊密,村里人雖然還是靠天吃飯,可很多人已經(jīng)不在乎雨天那些辰光。田翁的形象被頭戴草帽肩扛鋤頭所取代。蓑衣退出了人們的視線,雨披和漂亮的花折傘出現(xiàn)在村道上,那樣子確實比厚重又毛刺刺的蓑衣來得好看、輕便。

有一天,門口來了一個人,問我父親有沒有蓑衣,他想收購。父親覺得很奇怪。他說,他受人之托,買幾件蓑衣放到農(nóng)具博物館。說這話時,眼睛一直往墻壁上瞟,上面掛著一件蓑衣。父親沒有把蓑衣賣給他,不管這個人怎么磨嘴皮。但從他的嘴里知道了一個信息,鄰村那位做蓑衣的老人已經(jīng)作古,做了大半輩子的蓑衣卻一件也沒有留下。老人的兒子建議這個人去周圍的村子打聽打聽,可能有的家里還有蓑衣。父親一聽,更加堅定要留下這件蓑衣。可惜,這件絕版的蓑衣在打井的時候,墊到了井底。據(jù)說,有蓑衣墊底,井水又清又甜。的確如此。不知道井底的蓑衣還在不在。

(摘自《散文》2015年第19期)

猜你喜歡
蓑衣煤油燈棕櫚
衣柜上的煤油燈
從蓑衣到現(xiàn)代雨披
它們可以用來書寫嗎
題蓑衣鶴育雛圖
蓑 衣
蓑衣龍樹之歌
棕櫚樹
棕櫚設(shè)計有限公司
童年的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