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血清催乳素的影響研究
熊旻, 蔡廣超
(北京市大興區(qū)精神病醫(yī)院 二科四病區(qū), 北京, 102600)
關鍵詞:利培酮; 阿立哌唑; 催乳素;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的一種精神疾病,目前尚未明確其發(fā)病病因。據調查[1]統(tǒng)計,精神分裂癥目前臨床患病率達1.0%, 大部分患者預后結局不良,容易出現精神殘疾。利培酮在治療精神分裂癥等疾病方面臨床應用廣泛,而與利培酮相關的脂代謝病變的臨床發(fā)病率近年來逐年攀升[2]。阿立哌唑是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藥,研究發(fā)現其不良反應少,對患者血脂以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無明顯影響,患者很少出現泌乳或者是閉經現象。為研究利培酮與阿立哌唑2種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對血清催乳素(PRL)的影響,本研究抽選了4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擇本院2011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均符合中國CCMD-Ⅲ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斷標準[3],PaNSS評分≥60分。排除妊娠、哺乳期婦女,存在器質性疾病、藥物過敏以及酒或藥物濫用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3例)和觀察組(n=23例)。對照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20~60歲,平均(33.5±5.7)歲,病程2月~8年。觀察組男15例,女8例,年齡18~61歲,平均(33.8±5.6)歲,病程1月~11年。2組性別、年齡、PaNSS評分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首次劑量為5~10 mg/d。根據患者病情逐漸加量,在2周內劑量調整至15~30 mg/d,平均(19.5±3.2) mg/d。對照組采用利培酮治療,首次劑量為1~2 mg/d, 2周內調劑量至3~6 mg/d, 平均(3.9±0.5)mg/d。2組均治療12周,未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抗抑郁藥物,未進行電休克治療。有精神興奮或者是睡眠障礙者予以苯海索、苯二氮類藥物治療。
2組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4周、8周、12周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 mL, 離心后置于-30 ℃的溫箱中保存待測。PRL測定均由專業(yè)人員負責,試劑購自拜耳公司,采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測定。
使用PANSS評分進行評定,根據減分率評定療效[4], 即減分率≥75%為痊愈,減分率在50%~74%之間為顯效,減分率在25%~49%之間為好轉,減分率低于25%或者是出現癥狀惡化為無效。
2結果
2組治療12周后,對照組痊愈6例,顯效7例,好轉7例,無效3例,治療有效率為86.96%; 觀察組痊愈5例,顯效7例,好轉7例,無效4例,治療有效率為82.61%, 2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組治療后,PaNSS各項評分均明顯降低,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期間PaNSS各項評分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觀察組治療期間PRL水平無顯著變化(P>0.05); 對照組PRL水平呈明顯增高趨勢(P<0.05), 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期間PRL水平變化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與治療4周后比較, ▲P<0.05; 與治療8周后比較, △P<0.05; 與同期對照組比較, #P<0.05。
治療12周后,對照組出現興奮的人數3例,失眠2例,嗜睡3例,震顫6例,靜坐不能10例,視物模糊1例,其他11例;觀察組興奮人數7例,失眠4例,嗜睡2例,震顫2例,靜坐不能3例,視物模糊3例,其他10例。2組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一直以來,精神分裂癥發(fā)病機制多是以多巴胺功能亢進假說來闡述,但近年來的臨床現象學研究當中,卻發(fā)現其發(fā)病過程中不僅存在陽性癥狀,也存在明顯的陰性癥狀[5]。近年在神經生物學、PET以及腦影像學研究中也發(fā)現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既存在多巴胺(尤其是D2)亢進,同時存在多巴胺D1功能降低的病理機制。1986年有學者[6]提出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病機制是因多巴胺D1和D2功能失衡修正的假說,即中腦邊緣由于多巴胺D2功能亢進,從而出現幻覺、妄想等臨床陽性癥狀,而又因額葉皮質多巴胺D1功能減退,導致患者出現認知功能缺陷等陰性癥狀。
阿立哌唑對部分多巴胺D2受體具有激動作用,可在不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PRL水平的情況下改善其臨床癥狀。PRL主要由垂體前葉的分泌細胞分泌,經下丘腦多巴胺結節(jié)漏斗釋放。其藥理機制即通過誘導封閉的D2RS釋放來增加精神病患者的血清PRL水平[7]。因此,阿立哌唑對內分泌、代謝功能影響很小,不引起精神分裂癥患者體質量增加以及血清PRL水平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用藥后血清PRL水平無明顯變化,亦充分論證了此觀點。另有研究[8]表明, 阿立哌唑會使血清PRL降低, 或下調予以抗精神病藥治療后患者升高的血清PRL水平。但是,阿立哌唑的部分激動作用亦降低了其生物學效應。利培酮是由氟哌啶醇發(fā)展而來,其一種D2受體拮抗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其較5-HT2A相對弱。利培酮主要通過其選擇性單胺拮抗作用發(fā)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它有著較高的5-HT2和DA受體親和力,起到5-HT和DA平衡拮抗作用[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2周后2組治療總有效率接近, PANSS各項評分均持續(xù)穩(wěn)定下降,并且2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與利培酮相當,這與文獻[10]報道一致。而阿立哌唑組治療前后患者血清PRL無明顯差異, 而利培酮組PRL水平顯著升高,說明阿立哌唑對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
[1] 劉永橋, 宓為峰, 王曉志, 等. 阿立哌唑與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4, 30(6): 505.
[2] 范強, 高樹貴, 李廣學. 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精神分裂癥患者記憶功能及阿立哌唑療效的關聯研究[J].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5, 24(1): 31.
[3]魏長禮, 穆小梅, 侯寧, 等. 阿立哌唑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隨訪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1, 21(2): 119.
[4]高長青.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 7(12): 84.
[5]張理強, 林月妹, 林家幸. 利培酮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對血脂、血清催乳素影響的比較觀察[J].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1, 29(6): 621.
[6]Byerly M J, Marcus R N, Tran Q V, et al. Effects of aripiprazole on prolactin levels in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 during cross-titration with risperidone or olanzapine: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open-label study[J]. Schizophr Res, 2009, 107(10): 218.
[7]馬筠, 李軼琛, 李毅, 等. 阿立哌唑替換利培酮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響[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3, 8(2): 127.
[8]華關香, 鄧俊亮, 陳偉星. 文拉法辛聯合阿立哌唑治療慢性緊張型頭痛療效分析[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5, 31(2): 291.
[9]范文瀾, 余成民, 李正發(fā).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 西部醫(yī)學, 2010, 22(6): 1051.
[10]王厚亮, 張俊成. 不同劑量阿立哌唑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添加治療研究[J]. 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 2014, 13(10): 1035.
收稿日期:2015-04-19
中圖分類號:R 74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17-126-02
DOI:10.7619/jcmp.20151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