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1
明孝宗弘治五年秋天,作為幕僚的張祚隨黃將軍從邊關回到京城。第二天一早,他到古董街閑轉。
張祚邊走邊看著,突然聽到“哎呀”一聲怪叫,接著“當啷”一聲響,抬頭一看,糟糕,自己撞在一個老頭子身上,把人家的玉如意撞落地上,斷成兩截。隨著老頭子的叫聲,兩邊沖出幾個仆從,一把抓住張祚,連推帶搡扯進一個旅館。
老頭子見了旅館伙計,隨手一掏,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道:“找間房子用用,不許人來打擾?!被镉嬅Σ坏卮饝伊碎g房子,老頭子一揮手,張祚就被拖進了房子。
這時,張祚才有機會說話:“晚生不慎,驚擾了老先生,還望海涵。至于如意,我賠償就是?!?/p>
“你賠得起嗎?”老頭子道,聲音尖細如公鴨子,十分刺耳。張祚皺皺眉,略帶譏誚地一笑道:“老先生說個價吧,總不至于一個如意會無價?”
老頭子搖搖頭,眼睛一翻:“這是先皇所賜,要賠,除非用項上人頭!”說完,兇巴巴地望著張祚。張祚心里一驚,腦子“嗡”地一震,看樣子這老頭子大有來頭,囁嚅半天道:“這……還望老先生恕罪?!崩项^子哼哼冷笑一聲,捋著胡子道:“要想這事算了也行,不過你得答應我一件事,否則,打碎先皇所賜東西,吃不了得兜著走!”
“什么事?請老先生示下?!睆堨衩?,他知道,打碎先皇御賜之物是死罪一條,老頭兒臉色緩和了一點,讓他明天一早再來這條街,如果看到一個賣紫檀木盒的人,就買下這盒子,帶回黃將軍府,悄悄藏在黃將軍的書房中。
張祚驚訝地問:“為什么?”
老頭子眼睛狠狠一瞪道:“只管做,不許問為什么!”然后走過來拍拍張祚的肩膀,警告他,如果不按要求做,隨時會要他的性命。“做成了,我保你高官做得,駿馬騎得!”老頭子說完,一揮手,帶著仆從離開了房子。
2
次日一早張祚早早起來,臉也沒洗就來到古董街,邊走邊尋找著賣紫檀木盒的人,可是,整條街上都是玉雕木刻瓷器,就是沒有紫檀木盒,他非常著急。
走到街道拐角處,一個人匆匆而來,低聲問:“先生要買紫檀木盒嗎?”張祚身子一震,忙點點頭,抬起頭來,面前是一個斗笠壓得很低的人,聲音很細,蚊子一樣哼哼。那人輕聲道:“跟上!”轉身就走。張祚忙按吩咐緊緊跟隨著,拐進了一個胡同,七彎八繞,來到胡同深處。那人站住,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包袱,一層層打開,里面果然是一個紫檀木盒。
來人把盒子小心遞給張祚。張祚接了,問多少錢,那人說隨便給幾個。
張祚拿著盒子仔細看看,做工精細,花紋細密,看得出來是個珍貴之物。他拿出一張50兩銀票放在那人手中,那人看也不看就裝入懷中,這讓張祚很驚訝:一個賣古董的人竟然不在乎錢的多少,
盒子上面有一個小小的鎖子,是黃金的,沒有鑰匙,他抓住鎖子準備扭開。那人見了一驚,忙伸手攔道:“找死!不許打開!”
張祚右手順勢一揚,去掀那人頭上的斗笠。那人忙一偏頭,可仍慢了半拍,斗笠歪了,露出一張細嫩的臉,可是唇上卻有一撇八字胡。這人張祚昨天見過,隨著老頭兒一塊兒在旅社出現(xiàn)了的。
“你……”那人狠狠白了他一眼,“干什么?”
張祚一笑:“果然沒猜錯,你是老頭子一伙的。你們這樣做究竟為了……”話還沒說完,就被那人狠狠打斷:“老頭子的事你最好別問,否則……”聲音不大,可話里藏滿殺機。接著告訴張祚,務必在明天早晨之前,把這個盒子放進黃將軍的書房,如若不然,“哼哼,老頭子會讓你人頭落地的!”
這時,一陣大風刮來,張祚悚然一驚,不由得打了個寒戰(zhàn)。張祚急忙沿著那人離去的方向去追,可是追到巷口,早已不見了那人身影,正在左顧右盼間,眼光猛地被粘住了:在他腳尖前面不遠的地上,有兩撇胡須,是八字須。他撿起來細細端詳著……
3
那夜整個晚上張祚都沒睡好。天亮后,黃將軍就派人請他去自己書房下棋,
黃將軍右臂負傷了,用左手下。他的右臂是在回京途中被一個賣涼粉的奸人設計刺傷的,雖然有傷,但并不影響下棋。黃將軍連下三盤連勝三盤,不由得望望張祚道:“今天有什么心事啊?”
張祚笑笑,連連遮掩道:“將軍虎威,張某不是對手。”
黃將軍還想再下一盤,這時,有仆人來說,宮中來人傳話,圣上請將軍盡快進宮見駕。黃將軍站起來歉意一笑,要去拜見圣上了。
黃將軍前腳剛走,一隊士兵在臨江王的帶領下就包圍了將軍府。臨江王騎在馬上,拿出圣旨宣讀,最近圣上丟失了一方玉璽,有人報告被黃將軍私藏,現(xiàn)在本王奉命來查。說完,命令兵士們進府搜查??墒?,士兵們沖進府中掘地三尺,什么也沒找到。臨江王聽了報告,尷尬地上了馬。
4
張祚嚇出了一頭的汗,在臨江王離開不久,他忙走出將軍府,想把這個盒子扔了。走了沒幾步,來到一個小巷里,猛然感到腦后風聲呼呼,還沒來得及回頭,挨了一棍,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模模糊糊中,他感到被裝進一個袋子里。一段時間后,袋口打開,他讓人給提了出來,看清面前站著老頭子,還有他一群下屬,個個都是八字須。他氣憤地說:“你們這是違反王法的,知道嗎?”
老頭子聽了,望了他一會兒,然后哈哈大笑道:“王法?什么叫王法啊,嗯?你沒按我老人家的要求做,壞了我的大事,你—得—死!”隨著死字吐出,幾個仆從惡狠狠撲過來,抓起張祚就往外拉。
張祚急了,忙大喊冤枉。老頭子示意仆從放下張祚。冷冰冰地問他為什么冤枉。張祚望著老頭子,清了一下喉嚨道:“你不就是讓我把圣上的玉璽放在黃將軍書房,從而陷害他嗎?可是,玉璽是怎么出宮的?黃將軍在邊關才回來,不可能弄出玉璽。到時,圣上一問,不就牽扯出你了嗎?”
老頭子捋著胡須,緩慢地坐了下來。突然,老頭子歪過頭望著旁邊的一個仆從,拉長聲音道:“張安啊,你給我出的好主意??!該不是望著我的位子等不及了,盼我早死吧?”那個叫張安的仆從聽了,臉色煞白,“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道:“小的該死,小的沒想到這些??!”endprint
老頭子哼哼地笑著,向旁邊另一個仆從望了一眼,那人猛地從懷里拔出一把匕首,向那個叫張安的背部狠狠捅下去,只聽一聲慘叫,張安倒在地上不動了。
老頭子眼光狠狠盯著張祚,“你知道了我的計劃,你也活不了!”
張祚這一刻很冷靜,他笑著說:“你如果不想黃將軍死,現(xiàn)在就殺我。”
老頭子聽了,兩眼放光,“你能讓黃將軍死?”
張祚點點頭,從衣袋中掏出一張紙遞給老頭子,說這是黃將軍最近制定的一個出兵方略,準備進宮呈給圣上,得到圣上允許的話,最近他一定會又一次帶兵去邊關打仗,這個用兵方略被自己抄錄下來了。
老頭子拿過來,認真地看了一遍,然后抬起頭道:“說說你的想法。”
張祚告訴他,可以把這個計劃內容吐露給韃靼,讓他們在邊關伏擊黃將軍,讓他戰(zhàn)死沙場,不是神不知鬼不覺嗎?老頭子聽了,眉毛一挑,豎起大拇指連連叫好,接著臉色一冷,“不過我仍不能放過你,你太可怕了!”
張祚風平浪靜地告訴老頭子,他必須回去,因為他曾參與了計劃商討,如果不回去,黃將軍會起疑心的。
老頭子望望張祚,許久哈哈大笑道:“你果然聰明,剛才我只不過是和你開玩笑罷了?!?/p>
5
黃將軍的作戰(zhàn)計劃獲得批準,再次出征,孝宗帶著自己最信任的太監(jiān)總管王信在大殿送別。王信恭恭敬敬斟了三杯酒遞給黃將軍,恭祝黃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黃將軍一飲而盡,跨馬離去。
可是,當晚,王信又一次見到了黃將軍,他的后面還跟著一個人—張祚,王信愣了!
黃將軍語氣如鐵,喊一聲帶上來,一群士兵帶著一個人來到面前,王信一看,正是自己身邊的小太監(jiān)劉節(jié),驚訝道:“劉節(jié),怎么回事?”
劉節(jié)還沒回答,身后一個人答道:“別演戲了,你最清楚!”王信回過頭,身后站著明孝宗,雙眼狠狠地盯著他。王信結結巴巴地道:“奴才明白……什么?”明孝宗扔過一張紙,讓他好好看看,王信接過紙,冷汗直流。原來,這張紙是一封信,給韃靼小王子的。
王信看罷信,顫抖著身子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圣上,這是陷害?。 ?/p>
明孝宗用眼睛掃一下劉節(jié),命令他和王信對質。在劉節(jié)的陳述中,王信臉如死灰,癱倒在地。原來,王信一直想推翻孝宗皇帝,另立新君,考慮到黃將軍執(zhí)掌兵權,又絕對忠于孝宗皇帝,要想推翻孝宗,就必須先置黃將軍于死地。于是,他們唆使韃靼小王子發(fā)動戰(zhàn)爭,然后舉薦黃將軍帶兵打仗,希望他戰(zhàn)死邊關,誰知黃將軍不但沒死,反而大敗韃靼而歸,而且據(jù)傳還隱隱約約掌握到他們一些叛亂的風聲。為了除去眼中釘,他們買通殺手,準備在途中將黃將軍毒殺,又被識破。無奈之下,王信只有鋌而走險,盜出孝宗玉璽,嫁禍于黃將軍。
明孝宗聽到這里,指著王信道:“你們一個個唇上貼著胡須,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
王信聽罷長嘆一聲,低頭無言。
皇帝一揮手,讓拉下去砍了。周圍武士一聲吼,架起王信就走。王信忙回頭喊叫饒命,說他是受人指使,不得不這樣。
6
原來,作為孝宗的弟弟,臨江王一直對皇帝的寶座虎視眈眈,可又無從下手。于是,他暗暗尋找起幫手來,最終選中王信。王信當了太監(jiān)總管后,經(jīng)常利用手中的職權,偷盜宮里的古董,派小太監(jiān)出宮盜賣,臨江王特意買了一個銅鼎,拿到王信面前問道:“公公知道這是從哪兒來的?”
王信當時就傻了眼,連連磕頭求饒。臨江王用手指著銅鼎道:“我如果交給圣上,你猜結果會怎樣?”王信聽了,更是冷汗淋漓。
臨江王聽了呵呵一笑,忙扶起王信,然后把嘴湊近王信耳邊嘀咕一陣,告訴他,事情成了,不但不會追究盜賣古董的事情,還會封他千歲。
王信于是開始鞍前馬后為臨江王效勞起來。
張祚聽了王信的供述,和黃將軍對望了一眼,心說,從韃靼俘虜那兒獲得的消息看樣子是真的,這個臨江王果然有通敵嫌疑。孝宗聽了,更是臉色鐵青,立刻頒下圣旨,將臨江王抓來。不一會兒,臨江王來了,面對證據(jù)供認不諱道:“都是一個父皇生的,憑什么你當皇帝,我卻做你的臣下?”
孝宗氣得臉色煞白,一拍桌案,讓將一干人犯押下去,關進大牢。
被帶下大殿時,臨江王回過頭,惡狠狠地望著張祚道:“爭奪皇位,是我們皇族內的事,與你何干,你卻要來趟渾水?”
張祚厲聲道:“你借韃靼之手,來干禍國殃民的事,怎說與我無關?”聲音鏗鏘洪亮,說得臨江王啞口無言,低下了頭。
選自《民間傳奇故事》2014.2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