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原名朱紅麗。作品散見《中國詩人》《上海詩人》《星星·散文詩》《散文詩世界》《中國文化報》等刊物。
一
翡色從未消褪。
來自于水,或接近于水的燈火。
魚和艾草長眠于此,不要喚醒它們。收割后的麥地一臉疲憊,青草的汁液乍暖還寒。
除了一些種子和花朵,是誰,還能讓你熱愛和記?。渴钦l還在這里,為每一年的花開花落守靈?那些微不足道的碑石,是哪個卑微者遺落的蹤跡?
草木的香氣困擾我。
孤獨者,請分一些沉郁的風給我,掩埋在罅隙里的雨雪漂泊已久,羊群等在不遠處。
一些腳步,從未停頓。
二
蝶的翅羽很安靜。
避開人群,囤積了一生的夢,仿佛只為奔赴一場明媚的死亡。
注定要有一個堅定的身體,來盛放清晨的雪蓮和夜晚的寒冰。
這個季節(jié)不是豐收的季節(jié)。松針和繡線菊還未曾氤氳泛香。成群的鳥兒低飛,是在護守自己的命運?一路奔波中,蛇蟾之毒刺進了勇敢者的手掌。
一些鳥在商議妥協(xié)和逃遁,但更多的,選擇了更遠的漂泊。
我看到一棵古老的橡樹。就在那里。
鳥兒寫下了樹林的秘密。
三
我不知道這神秘來自何處。
灰燼熄滅。被禁錮的花朵破開身體,一一醒來。
年輕的悅耳的聲音訴說著愛情。年老的浮游于天地,面容純凈。所有的繁茂在消失,所有的枯萎又重現(xiàn)。是誰俯身看這一切?是誰,從未離去?
而松果菊開花依舊。雨露充沛,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抒情方式。
黎明時分,一只晨起的錫嘴雀碰斷了細小的樹枝。
四
大雨來臨。
歌舞者倉促撤離。塔樓中的鳥群,忘記了謙卑和沉靜。
雨的到來,是大地萬物的福祉和磨難。雨讓一株離家出走的植物開始戰(zhàn)栗和心痛。
雨聲。雷霆。斷裂和彌合的細小的花朵。
長風里,有人凈洗了雙手,接一顆慈悲的雨滴。難以入睡的身體,多么需要一場雨!
驚慌的鳥群,徹夜未眠。
五
野百合花,早已洗凈了夜色。
一些樹從我身邊走過:紅楓。木槿。紫荊。黃櫨。桑樹。珊瑚樹。山茱萸。垂枝海棠。刺參。木棉。云杉。冷杉。紅豆杉。檜柏。油松。羅漢松……
樹之鰭,將暗夜劃出深藍。
遼闊的海世界,從來不缺少風雨雪霜。
魚群和水的自由。
云生樹。樹生鳥。我看見一朵謙卑的云滋養(yǎng)樹苗,桑梓之樹在云朵里飲露生長、枝繁葉茂。我看見,每一棵葳蕤之樹都浴滿清風,每一棵樹都是一片蔥郁的森林。
而鳥群,則從四面八方踏水而來。鳥鳴清澈。
它們掠過自身的陰影,越來越近。
六
月光白是一片茶的名字。
我把它讀做歸鄉(xiāng)的書信,或者父親擦拭農(nóng)具時,落在草屋的陰影。
從冬天一直走到春天的,是夜晚長出的小徑。皎潔。月牙兒的形狀。
一些看不見的水泠泠于弦上。這一脈光,為誰而生,為誰白了月光?
而我竟不能為你披上一件衣裳。
大地湮滅在空寂里。只有那清涼涼的水,凍住了長空,麥種
開花的櫻桃園的紅。
七
比月色更樸素的,是輕的植物?
站在沒膝的青草叢里,誰的眼里泛出夜色?
下山的路,無從尋行。
古樸淳沉的木杵。眼沉如水的高僧。目光難及的地方,無從尋行。
卻可以聽。聽夜泊楓橋,聽點點的寒山漁火。聽,鐘聲一擊——
不急不徐,指尖穿透滯重的暮靄,緩緩隱逝……
八
為了取一些水和桑葉,我跟著遷徙的魚群,渡過了十二條河流。
看護了整整一個秋天的黑翅鳶,卸下了厚塵和雨水。
我看到身馱青葦和尺素的驄馬,晨昏不歇行走在驛道。
沉默。孤獨。朝著最后一條河流的方向。
這必由之路多么疲乏,卻不可阻止!
馬背上,有人正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p>
我看見一頭老去的水牛。一只弱不禁風的小雀。一縷淡淡隱去的白光。
向西。向西。也無風雨也無晴。
九
誰曾想,這芊芊草色!
這由遠及近的。水。
這停云。這榮木。這水寒路長。這夜與夢。這飲酒。這忍冬花的舞蹈。這途經(jīng)的帷幕。這塵埃。這虛構(gòu)的碑文。這守夜人。這尖銳的冰和厚厚的雪。這饑餓和毒藥。這定音鼓。這艾略特的恐慌。這世界的主宰者。這遺落的詩句。這斷裂的沙塔。這不是故鄉(xiāng)正是故鄉(xiāng)。這千年萬年的唱腔。
淚水流過臉龐,黯淡的草香,孤獨的星光,刻在了誰的心上?
十
另一個自己,生長于天地之間。
不說話。也不思念誰。
整個冬天都在下雪。
我所經(jīng)歷的,正如你的經(jīng)歷。
從一株草木開始。也許,還有更為廣闊的荒蕪。
云。是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