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雋
英國倫敦著名古鐘或稱大本鐘(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鐘,它位于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建于1859年。大本鐘是倫敦的傳統(tǒng)地標。
大本鐘的來歷
大本鐘(Big Ben)被視為倫敦的象征,凡到倫敦觀光的人都想看看大本鐘,站在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筑。
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鐘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鐘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jiān)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鐘)。
大本鐘是向全世界報告標準時間的大鐘,它安放在倫敦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夏東北角的鐘樓(the Clock Tower)的頂端,每隔15分鐘報時一次。
說起大本鐘這個名稱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Big Ben于1859年7月1日敲起第一響鐘聲。為給這個大鐘起個名字,當時的英國議會專門召開一次會議。會上,議員們感到十分疲倦。這時,人們看到大本鐘的監(jiān)制者(Sir Benjamin)本杰明爵士站起來發(fā)言。他身材高大,歷來受大家的敬重。突然,有人大聲喊道:“為什么不干脆叫Big Ben呢?”這一喊,引起了與會者的笑聲,會議也隨之結(jié)束。從此,Big Ben(Ben是Benjamin的昵稱)就成為這個大鐘的芳名。
漢語把Big Ben譯為“大笨鐘”也頗具趣味,因為Big Ben在1859年制成時,笨不可言,單內(nèi)部傳動機械就重達13.5噸。每周上弦兩次,每次需由健壯漢子用腳連續(xù)猛蹬幾個小時,確實是個“大笨鐘”。譯名中“大”取其形“big”,因為大鐘四面各有直徑為2.8米左右的圓盤,用312塊乳白玻璃拼鑲;“笨”則于Ben諧音,其中還有點淡淡的幽默,如此譯來,真是妙不可言。
該鐘于1913年改為電動,與“笨”告別。1923年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BBC)播送鐘聲?,F(xiàn)在,世界各地收音機里聽到的倫敦臺鐘聲,便是由這個Big Ben發(f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