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林毅夫在暨南大學以《我在世行四年對世界重大經(jīng)濟問題的思考和見解》為主題發(fā)表演講。演講中,他建議推出支持全球復蘇基礎設施計劃。他還認為,應該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以紙黃金作為各國儲備。
林毅夫回顧,2001年,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了美國的投機資金劇增,這些錢被大量投機在房地產(chǎn)、股票市場上,造成了地產(chǎn)、股市的繁華。而在美國,普通家庭持有的房產(chǎn)升值,他們可以比較容易地抵押貸到更多的款,于是導致了消費的劇增。原來美國人負債占可支配收入的70%左右,后來一下子增加到130%。
同時,大量的美元資本流到國外,流入發(fā)展中國家。2007年,流到國外的美元資本達到了1.2萬億美元,這些錢既支持了發(fā)展中國家的投資和消費,也導致了發(fā)展中國家對礦產(chǎn)、資源、石油的需要不斷增加。
林毅夫認為,國際收入不平衡,根源在美國;危機的根源,也在美國?!敖?jīng)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元的霸權?!绷忠惴蚪ㄗh,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以紙黃金作為各國的儲備。
他說,紙黃金有三個好處:第一,紙黃金不是主權貨幣,相對穩(wěn)定;第二,避免了用黃金作為儲備,實體黃金無法根據(jù)需要保證增加;第三,避免了類似歐元區(qū)出現(xiàn)的情況,即有的國家沒有自己貨幣,而無法按需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