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輝
摘 要:本文是根據(jù)作者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和教學實踐總結的一點體會。主要談了民族聲樂演唱最基本的歌唱技巧——四要素:氣息、通道、聲音、咬字,他們之間的關系及在整個歌唱作品中的作用。怎樣加強訓練,方法技巧等。學習民族聲樂演唱是需要長期堅持,不斷思考,不斷演練的,才能更快地提高演唱技能。
關鍵詞:氣息;咬字;通道;聲音
中國民族聲樂近年來不斷發(fā)展,呈現(xiàn)了更加繁榮的景象,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演唱者。這與人們對民族聲樂的熱愛是分不開的,學習民族聲樂的愛好者越來越多,研究民族聲樂演唱理論的也越來越多,是民族聲樂這門專業(yè)的進步,也是民族的進步。
本人在不斷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新的體會。愿意與同行朋友們交流與切磋。
提到歌唱技巧,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首先,談談民族聲樂歌唱中氣息的把握,如何掌控,更好地運用,氣息在歌唱中的作用。
氣息是生命之源,老話說,人活一口氣,沒有氣兒就沒有聲,氣息是歌唱的原動力,最基本要素,學習者需要科學的長期的堅持練習,我在教學中常用的練習方法有兩種:一是慢吸慢呼,采用鼻腔吸氣法,像聞花的感覺,慢慢的邊吸邊體會氣息充滿腔體的狀態(tài)。二是快吸慢呼,采用的是口鼻同時吸的方法,體會氣息一下吸到丹田的感覺,兩種方法都是氣息保持一下,之后雙唇有控制的發(fā)噗音,使氣息慢慢呼出,氣息在腔體里保持的時間越長越好。每一堂專業(yè)課首先都是要先做一些發(fā)聲練習,既練氣息的控制又練習在氣息支撐下的聲音狀況,如發(fā)母音a ?i ?u ?nu ?ou ?ei。體會氣息在腔體里流動的感覺。發(fā)聲練習是為歌曲演唱做的案頭工作,活學活用發(fā)聲怎么用氣息,歌唱就怎么用氣息。歌唱的氣息要吸得深,吸得低,形成有力的支持,聲音才能洪亮達遠。教學中我這樣給學生舉例子,比如說跳高,你必須蹲得更低才能給你更大的反作用力,你想跳的更遠,必須有一個向后的更大的拉力,以助你跳得更高更遠。我讓學生反復體驗這樣的動作,讓他們體會其中的道理。歌唱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氣息,有氣息在丹田的支持力才有聲音,才可能達到動聽的歌聲,氣息是歌唱的首要條件。因此,氣息在歌唱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歌唱的氣息不同于日常說話的氣息,必須要下意識堅持不懈的加強訓練。
通道的打開離不開正確的呼吸,氣息吸的過程就是通道打開的過程,吸得越深通道打開的越大,聲音流動的越自如順暢,通道在歌唱中同樣很重要,先氣后腔,他與氣息是相輔相成的。通道不通,說明氣息吸得不好,那么聲音也不可能順暢的發(fā)出。舉個例子,比如說自來水管道堵塞了,那水能順利流出嗎?必須把管道打通才行。金鐵霖教授講過通道與支點的關系時這樣說過,不管什么車,都要在一條馬路上開,馬路修好了,暢通了,那么什么牌子的汽車都是可以跑起來的。這些充分的說明了通道在歌唱中的作用。劉輝教授也曾這樣闡述,先腔后字,以腔帶字,腔圓字正。也說明了腔體通暢對聲音咬字的作用,也是對歌唱的作用。腔體打開的前提是要有正確的呼吸方法。簡言之,氣息吸對了腔體打開就有保證了。
再者,談談聲音和咬字問題。二者是在氣息和腔體做完后的動作。
歌唱的氣息和腔體重要,聲音和咬字同樣重要,沒有聲音和咬字就不能成為歌唱,二者也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這兩方面必須在氣息和腔體都是正確的狀態(tài)下才能做好的歌唱要素,每個人的聲音條件不同,歌唱的音響效果就不同。但通過科學的練習加工,歌唱的聲音是可以塑造的,聲音的大小、音色的明暗都可以根據(jù)歌曲的需要適當調整美化,當然功夫要學到。咬字不要咬得太死,過于強調,只要氣通腔通咬字都不是問題了,不管寬母音、窄母音、橫字、豎字,只要聲韻母咬準就可以了。教學中有的學生一強調字咬清楚,反倒不會咬了,字咬得很死,結果背道而馳,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演唱一首作品,要遵循人的自然生理規(guī)律,也要遵循歌唱的規(guī)律,一個完整的歌唱最基本的過程是氣、腔、聲、字,四位一體,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的先氣、腔,后聲、字,兩步走,連續(xù)動作,甚至是剎那間做的動作。歌唱各相關器官的狀態(tài)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狀態(tài)的擴大化。只要氣息吸得正確,腔體自然而然就打開了,氣息吸得越深,腔體越通,支持力就越大,聲音咬字越有穿透力,保持的時間越長。
這里只談了歌唱最基本的四要素,氣、腔、聲、字,而氣息是歌唱的首要條件。沒有好的氣息,就談不到腔體、聲音、咬字,因此,氣息是貫穿整首歌曲始終的要素,也是最最重要的歌唱要素。當然想完美的完成一首歌曲演唱,光達到這些是不夠的,還有后續(xù)的歌曲分析、情感表達、肢體語言等都是完成一首歌曲需要處理加工的問題。
民族聲樂是一門復雜的學科,學習者要研究其內在的語言特點,尤其是行腔和咬字上,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和認識。本文是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和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獲得的體會和淺見,還不夠成熟,僅供參考。本人會繼續(xù)努力,向專家長輩學習,積累更多更好的經(jīng)驗,把更好的學習方法呈獻給大家。也使民族聲樂這門學科理論知識不斷成熟,讓更多的民族聲樂學習者和愛好者從中有所啟發(fā)、有所感悟,使歌唱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為我們民族聲樂演唱專業(yè)的更好發(fā)展盡自己的棉粕之力。
參考文獻:
[1] 陳靜.音樂藝術與書法藝術之比較[J].劇影月報,2012 (06) .
[2] 汪人元.京劇潤腔研究[J].戲曲藝術,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