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少屏
一、教學目標
1. 閱讀《追風箏的人》,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
2. 通過批注式閱讀、討論會等交流方式探究作品主題及人物性格;
3. 提供學生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讓學生享受閱讀。
二、教學內容
主要內容:《追風箏的人》([美]卡勒德·胡賽尼著,李繼宏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輔助材料:
1. 《<追風箏的人>的文學倫理學解讀》(作者:夏曉東)
2. 《<追風箏的人>哈桑悲劇命運分析》(作者:林芊芊)
3. 《<追風箏的人>中哈桑悲劇生活原因解讀》(作者:張紅敏)
4. 《<追風箏的人>中的精神流浪與回歸》(作者:嚴文珍)
5.《從成長主題分析<追風箏的人>》(作者:張坤媛)
6.《對<追風箏的人>中父子關系的解讀》(作者:高曉曉)
7.《論<追風箏的人>的成長母題》 (作者:胡英歌)
8.《淺析<追風箏的人>中的風箏意象》(作者:張光云)
9.《<追風箏的人>中主人公對身份認同感的追逐》(作者:曾志宏)
10.《人性的掙扎——<追風箏的人>的成長主題探析》(作者:李雅琴)
11.《放逐靈魂的流浪——解讀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作者:李丹)
12.《關于<追風箏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爾的心理解讀》(作者:李靜)
三、教學時間
四周
四、教學計劃
第一周:激趣閱讀·批注分享
先激發(fā)學生對《追風箏的人》的閱讀興趣,再利用學?,F(xiàn)有資源,給每個學生發(fā)放該書,指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
1. 激趣
①引用名人推薦激發(fā)閱讀興趣
著名作家伊莎貝拉·阿連德說:“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很長一段時日,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學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題,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里:愛、恐懼、愧疚、贖罪……”而媒體更是好評如潮。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將此書送給女兒作為新年禮物;湖南衛(wèi)視《快樂大本營》節(jié)目上演員高圓圓感動推薦。
②展現(xiàn)書的成就和影響激趣
該書具有史詩般的歷史景觀和蕩氣回腸的人性故事,曾在美國亞馬遜3月底文學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過《達·芬奇密碼》,并成為英國《觀察家報》2005年度最佳圖書,臺灣誠品書店、金石堂、博客來書店銷售冠軍。作者獲頒2006年聯(lián)合國首屆人道主義獎。該書成為法國讀書會2006年度首選書。
③電影預告片激趣
2007年被導演馬克·福斯特拍成同名電影,影片獲得極大成功,并獲得第80屆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
預告片網(wǎng)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4NzMxNzQ4.html
2. 批注式閱讀
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對重點語句、精彩片段、思想感情,在思考、分析的基礎上,將欣賞、疑問、批評等感受,用線條、符號或簡潔的文字加以標注。
第二周:情節(jié)鞏固·交流展示
為鞏固、檢測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的把握,將全班學生分為6個小組進行情節(jié)問答PK賽。在學生對情節(jié)全部把握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以讀后感或者手抄報的形式初步展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閱讀成果。
1. 情節(jié)問答PK賽
PK賽內容:
①填空題。如: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1981年爸爸帶著阿米爾逃往巴基斯坦白沙瓦,把家留給 照看。(拉希姆·汗)
②看圖復述情節(jié)。如:
③優(yōu)美文段背誦。如:
阿富汗人總喜歡說“生活總會繼續(xù)”。他們不關心開始或結束、成功或失敗、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顧像游牧部落那樣風塵仆仆地緩慢前進。
PK賽形式: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前期準備活動,每個小組以PPT形式準備5道選擇題和2幅圖片,并各自背誦積累的優(yōu)美文段。教師收集各組選擇題和圖片,刪掉過于簡單或重復的內容,讓各組重新修改整合。比賽時,每組輪流派代表上臺展示,讓其他組成員進行搶答,累計分數(shù),選出最優(yōu)秀小組。
2. 讀后感或手抄報
讓學生將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讀后感,或用色彩斑斕、圖文并茂的手抄報形式展示出來。
第三周:討論深化·情節(jié)改編
在學生對小說內容大體感知后,通過討論會的形式探討小說的主題等相關內容。在深入探討基礎上,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改編情節(jié)。
1. 討論會
討論形式:
各小組由組長事先抽簽決定談論問題,帶領隊員收集閱讀相關資料,然后討論并綜合得出小組意見,最后各組派代表到講臺進行展示分享。
討論內容:
①分析概括阿米爾、哈桑的人物形象。
②“風箏”意味著什么?
③阿米爾對哈桑是怎樣一種情感?
④什么造成了哈桑的悲劇命運?
⑤怎么評價阿米爾對父親的情感?
⑥阿米爾怎樣在精神救贖中成長?
2. 情節(jié)改編
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他們在小說閱讀中感到遺憾并希望修改的情節(jié)進行改編。并將改動后的作品與原著相比,闡述哪個更好,寫成短文。
第四周:課前演講·最佳推薦
由書及人,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風箏。在學生深入討論小說主題后,指導學生進行課前演講,并寫推薦詞。
1. 演講
指導學生以“我心中的風箏”為主題學寫演講稿。每次課前請兩三個學生進行主題演講,每人演講時間為2-3分鐘。學生演講完畢,適時進行點評指導。
2. 推薦詞
將自己的讀書感悟濃縮成推薦詞,以推薦給其他朋友看。在全班評選3條“最佳推薦詞”。
推薦詞范例:
巧妙、驚人的情節(jié)交錯,讓這部小說值得矚目,這不僅是一部政治史詩,也是一個關于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的極度貼近人性的故事。單就書中的角色刻畫來看,這部初試啼聲之作就已值得一讀。從敏感、缺乏安全感的阿米爾到他具有多層次性格的父親,直到阿米爾回到阿富汗之后才逐步揭露父親的犧牲與丑聞,也才了解歷史在美國和中東的分岔……這些內容締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將這個過去不引人注意、在新千年卻成為全球政治焦點的國家的文化呈現(xiàn)世人面前。同時兼具時代感與高度文學質感,極為難能可貴。
——《出版商周刊》
五、教學成果
批注、PPT、讀后感或手抄報、改編短文、演講稿、推薦詞。
六、教學評價
1. 過程性評價:讀書活動全員參與,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活動形式較為豐富,適時設置一些小組PK賽,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采取呈現(xiàn)PPT制作、讀后感或手抄報、改編短文、演講等多種展示形式。
2. 結論性評價:針對小說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重要內容,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循序漸進、由淺到深,學生通過PK賽、討論掌握了小說內容。
七、教學反思
歌德說過:“經(jīng)驗豐富的人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背踔须A段的學生知識積累還不夠多,讀書大多數(shù)停留在“看”上。因而本次閱讀指導,從最開始的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到后來的情節(jié)問答PK賽,再到討論會、情節(jié)改編、演講等,都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而開展。批注閱讀是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的閱讀方式,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問題不大,因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完成情況比較理想。情節(jié)問答PK賽中小組在收集問題時,合作并不是特別和諧,收集上來的“問題”,水平參差不齊,并且有些組員沒有真正動起來。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動員和引導,關鍵還得讓組長真正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在組織討論會時輔助資料起到很關鍵的作用,讓學生更準確、深刻地抓到小說主題,也深化了對小說的理解。有些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還在課后自己補充了其他資料。討論會上思想的交流碰撞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讓人感嘆學生其實潛力無窮。不管看電影還是看小說,有些情節(jié)的發(fā)展總會讓人禁不住想要是另一種結果就好了,尤其是哈桑的遭遇,故而讓學生選取書中某個情節(jié)來進行改編,并比較哪種情節(jié)會更好。大多數(shù)學生都將小說中某些地方進行了改編,讓我看到了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和一顆向善的心。我們的學生不夠大膽,不夠張揚,不太善于表達自己,所以演講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嘗試。每天課前找兩三個學生進行演講,剛開始學生在講臺上比較扭捏,但后來落落大方。有些時候我們擔心學生會不會做、能不能做到,然而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或許他們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