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其成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
中醫(yī)大好家奇的心
◎文/張其成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
馬云在回應針對他曾出入一度以修道養(yǎng)生聞名又以聲名掃地結局的“大師”門庭質疑時,顯得很機智,他給出的答案大意是:對所有神秘事物保持持續(xù)的好奇心;張泉靈在體制內敬業(yè)工作近二十年功成名就后默默從央視離職時,顯得很灑脫,他給出的理由大意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好奇心驅使他想去看看。在對人生有足夠掌控的精英心中,“好奇心”似乎占有很重的位置。
好奇心,或許真的是人保持持續(xù)健康的有力促進因素之一,不管這種好奇心將我們引向神秘境地,還是現(xiàn)實處境,它都是維持適合各人自己生活方式的核心驅動力。
大約2003年春夏之交,學校例行體檢,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給我們加了一項腫瘤標志物??赡苁钱敃r太忙,我的“成績”不是很理想,讓身邊關心我的人很是擔心了一把。有幾個學生力勸我要住院觀察,減慢工作節(jié)奏。當時我就告訴他們:如果讓我停下來,那還是我老張嗎?我得郁悶死,那才是真的會死。10多年過去了,我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忙,除了生活規(guī)律之外,工作任務一樣沒少,工作時間一點沒減,我現(xiàn)在一如既往的健康工作。因為我就是喜歡這個,就是對精妙廣博的傳統(tǒng)文化如癡如醉,這種好奇心、這種思考的樂趣比什么都重要。
美國人曾花了5年時間,找了1200名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然后測試他們的好奇心,同時檢測他們的血壓、膽固醇。結果發(fā)現(xiàn),好奇心強的老人血壓和膽固醇更接近于正常值,血壓和膽固醇越好,身體狀況越好,預期壽命越長。美國人因此認為,保持較強好奇心的老人預期壽命比好奇心小的人長30%左右。
我的父親——國醫(yī)大師李濟仁,心態(tài)特別好,始終保持一顆童心,他的“志向”是游遍世界。第二屆國醫(yī)大師孫光榮孫老特別“喜歡”家父,孫老說:國醫(yī)大師中唯有“佛菩薩”(孫老對家父的敬稱)最逍遙!之所以能“逍遙”,可能是因為心無掛礙,之所以心無掛礙,可能是因為情有所鐘,之所以一直能情有所鐘,一定是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對新事物、老事物,總能以虛空的心來悅納,心中總是充滿好奇,滿載歡喜。
我的小弟李梢(清華大學教授、2012年中醫(yī)藥學界唯一國家杰青),醉心中藥網(wǎng)絡藥理學的研究,工作很繁重,勞心勞身,早生華發(fā)。不過,他的臉長得很“嫩”,雖然早就做了博導,在校園里還常常被問路的同學當成“同學”。李梢“同學”心態(tài)特別好,總是樂呵呵,他很早就確定地知道自己的“好奇心”在那里,他就是喜歡做研究,念碩士時就坦言:看病治好病,也有趣,也有成就感,不過,不如我想一個問題,把它研究清楚,科學研究讓我總是保持好奇,成就感更大。
摘編自《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