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哲
千百年來,我們習慣了王羲之的字,習慣了臺閣體,因此當看到魏碑的時候,就會覺得別扭,覺得上面的字哪哪都不對。魏碑和王羲之的字只是呈現(xiàn)形式不同,沒有誰對誰錯,不同的選擇而已。北大和技校,也沒有絕對的貴賤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周浩說,“我從小就喜歡拆分機械,家里的電器都被我重裝過。實用性的課程,這比較對我的胃口”。有人是設計師,有人是工程師;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腳踏實地;有人喜歡月亮,有人鐘情六便士。偏好不同,所謂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大學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yè)教育,都是一個社會人力資本的組成部分。我們遲遲造不出能拿得出手的發(fā)動機,無論汽車還是飛機,反映的是我們工業(yè)的基礎工藝落后。發(fā)動機的研發(fā),從根本上來說,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工藝問題。網(wǎng)絡上有一個很火的比較德國制造和中國制造的視頻:德國制造的滾珠軸承能夠轉半分鐘之久,中國制造的滾珠軸承轉動也就5秒左右。這中間的差距,不是多幾個北大就能彌補的。我們的職業(yè)技術教育,需要的不是一如既往的鄙視,而是改弦更張的重視。
在2010年,三位經(jīng)濟學家憑借對勞動市場失靈的詮釋而獲得經(jīng)濟學諾貝爾獎。傳統(tǒng)的有效市場假說認為,雇員總能找到工作,雇主總能招到人。所有的失業(yè)都是自愿失業(yè)。
但這三位經(jīng)濟學家指出,找工作和招人都是有成本的,這種處于“摩擦”狀態(tài)的相互尋找過程,讓勞動市場失靈。最適合的人未必出現(xiàn)在最適合的工作崗位,如果社會心理的偏見繼續(xù)扭曲著教育的選擇,那么勞動市場的失靈將更加嚴重,可能不只是錯配,而是無人可配。
沒有無出息的職業(yè),只有無出息的人。保持選擇的多樣性,社會的發(fā)展就會多一種可能。19世紀的愛爾蘭大饑荒,由愛爾蘭人的主要口糧——土豆絕收導致。土豆絕收的原因是愛爾蘭的土豆品種單一,缺乏多樣性,遭遇疫情之后,一個籃子打翻,所有的雞蛋都掉在了地上。多樣性是抵御風險的不二法寶,電商的繁榮刺激了消費,快遞的崛起擴大了就業(yè)。如果當初的政策擋住了在線支付和同城快遞的路,扼殺多樣性,只留獨木橋,恐怕也就沒有了“雙11”的精彩和中國經(jīng)濟的活力。
誰也別給誰鐵口神斷。在《星際穿越》描寫的地球末期,會種糧食的農(nóng)民是最高高在上的職業(yè)。
【素材運用】有想法的人才能活得精彩。轉校有風險,可以不給周浩棄北大讀技校點贊,但必須對其堅持自我、堅持理想表示欽佩。做大家都認可的事情,會少一些挫折和爭議;而做一個特別的自己,雖然幾多風險,但往往精彩,不負自己。
【適用話題】職業(yè)無高低;選擇;興趣與抉擇
跟帖:
點贊者說:看好你
@西湖綠洲:這是個有主見有個性的“學霸”,看好你!
@SIC:做自己想要的,哪怕和世俗背離,勇敢且決絕地走下去,堅持夢想,成功一定會找上門來!
惋惜者說:上北大的機會太難得
@貴林:傻孩子,上北大你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學習機械專業(yè)可以兼修或者畢業(yè)后再說。
@手機用戶:北大能給你的遠非專業(yè)的知識,實在不應該拋棄。
理性者說:什么情況下可以放棄北大
@《南方周末》戴志勇:上名校的好處有三。其一,遇到好老師的概率更大;其二,能被用人單位以低成本從茫茫人海中識別出來;其三,遇到優(yōu)秀同學的概率更大。當然,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這三條好處,有的天才除外。在中國,什么情況下可放棄北大?其一,自然是可以上更好的大學。不一定是各方面都好,可能是你選擇的那個專業(yè)比北大更好,或有你認可的更好的老師。其二,如比爾·蓋茨所說:“有一些非常緊迫的,或者是不容錯過的事情”,比上北大更重要。其三,你確實已經(jīng)牛到北大這所大學的老師沒什么可以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