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在德式教養(yǎng)觀里,父母的生活教育是教養(yǎng)孩子品格教育的最基礎工程。不要小看那些很瑣碎的家務事,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比如,孩子從小看母親為這個家用心煮飯,那么孩子的成長記憶就是,媽媽溫暖的飯菜香是家的幸福味道。又如,孩子看著爸爸維修家里的水電及修理電器,敲敲打打,東修西理的,他們會學到原來凡事都可以自己動手做的。
另外,許多生活常規(guī)如教孩子要遵守紅綠燈、垃圾如何分類、晚上八點過后不要喧嘩……這些小事,父母做給孩子看后,孩子不只會模仿,等他們大一點的時候,偶爾父母忘了守規(guī)矩,孩子們還會糾正爸媽的錯誤呢!
德國教育家皮切爾夫人在一本書中回憶,有一回她搭電車,看到一對父子上車后投幣買票,但賣票機故障了,只見那小男孩很焦急地跟爸爸說:“爸爸,這樣不行,我們沒有買票搭車等于是坐黑車,這樣是犯法的?!焙髞?,皮切爾夫人看到那位爸爸很冷靜地帶著兒子去跟司機說明無法買票的原因。當她再看到小男孩時,他臉上充滿了放松的笑容。
在孩子念書前,先教會孩子如何過生活。德國孩子三歲上幼兒園,老師們就開始教導生活常規(guī),例如,玩完玩具后,一定要物歸原處;學習自理生活,小至自己穿鞋,大到當爸媽的小幫手。
念書前先學會生活,可以讓孩子更獨立,更信賴自己有能力建立不同層面的發(fā)展;而從父母的身教學習里可以建立生活的次序與規(guī)則,為孩子未來的自我生命發(fā)展奠定更深厚的信賴與安全感。
【素材運用】念書前先學會生活,其實就是先學會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基本修養(yǎng),這對人的成長來說要十分重要。因為先學會做人才能夠?qū)W會學習,學會生活,能夠在社會立足,這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相比有些家長對孩子卻只要求學習好而不要求會生活,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終會變成孩子成長的隱患。
【速用名言】
1.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K聯(lián)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
2.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聡逃?赫爾巴特
【適用話題】生活教育;做人;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