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燁霞++龔思瑩
二胎政策放松之后,在我們的周圍,生二胎的、想生二胎的人驟然增多。為生二胎我們該作怎樣的準備?兩個孩子的教育和獨生子女會有什么不一樣?怎樣才能兼顧到兩個孩子的公平,不讓大寶受傷呢?
我們的團隊里,曹老師和錢老師是剛剛懷上二胎的準媽媽,她們有一些實際的擔心:與大孩子的分房、分床睡的問題;對大孩子的陪伴時間、關(guān)注度減少的問題。媽媽們一方面覺得這是對大孩子的很好的教育契機,一方面又擔心處理不好會導致老大抱怨老二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
生二胎,是為了愛他嗎?
高:我認為應該先追問自己為什么要生二胎。
陳:我有個朋友,她已經(jīng)有了一個男孩,她還想再要一個女孩,覺得兩個孩子將來有個伴,可以相互照顧。
錢:我老公是獨子,從小就覺得很孤單,沒有兄弟之情,也沒有覺得享受到父母特別的愛與關(guān)注,所以他想生二胎,在兩個孩子身上得到彌補。
陳:而且到我們這個年齡,特別是老人生病需服侍的時候,就是覺得有兄弟姐妹就有商有量有依靠。最好當然是有兒有女,像我爸爸生病了就不好意思叫我老公去服侍,我弟弟照顧他就很自然。
孫:不僅是在照顧老人這一方面,就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希望遇到個事最起碼有人幫著出出主意,我們獨生子女有時候真的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
高:其實我們下意識都在為生二胎找理由,覺得生個孩子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幫助。我們要做的不是找理由,而是客觀地分析自己。生二胎,到底是為了什么?
孫:看到別人家生了,我也想生個,本來搖擺的那種人最容易跟從。
高:看到人家有我也要有,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一種從眾心理。你有沒有在你生二胎的時候想想,生他出來,我是為了愛他嗎?
編輯的話:二胎政策放開之后,有多少人是出于對孩子的愛而生孩子的呢?人們要么就是隨著潮流,要么就是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不是基于你準備了很多的愛來給第二個孩子。準備要二胎的父母不妨問問自己:生孩子,是因為喜歡孩子,還是盲目跟從別人?
生二胎,你準備好了嗎?
孫:我之前是強烈想生的,第二個孩子沒出生的時候特別期望著多一個孩子,真正考慮這個問題才變得謹慎,其實真的要計劃、考慮很多事情,比如身體、精力等。
高:第一個孩子我已經(jīng)投入了很多的心思,從小就記錄,從小就拍照片,做了很多照片書,第二個我不可能再有精力做那么細致繁瑣的事情了。然后等他們長大了,我害怕的就是第二個孩子會質(zhì)問我“哥哥怎么會有那么完整的記錄呢,為什么我沒有呢”,我害怕的是這個,對第二個孩子的愛的品質(zhì)沒第一個好,熱情沒有那么足。
陳:對,過去生我女兒,她從頭到腳的衣服都是我用毛線勾出來的,但是現(xiàn)在再生一個,可能就沒有那么多激情,也沒有那么多精力了。
黃:我不想生二胎,是因為有時候看我們家孩子,覺得特別可憐,如果我接下來再生一個孩子的話,我的關(guān)注和精力肯定就不得不偏向小的孩子了。
編輯的話:養(yǎng)育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第一個孩子之后,父母是否仍然有這樣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第二個孩子身上?這是父母在生二胎之前需要好好考慮的。
生二胎,會產(chǎn)生哪些變化?
高:生兩個對孩子來說也確實是有好處的,為什么?你對他的教育必然就粗放些了,然后,他成才不成才你也沒有那么多期望值了,不像獨生子女要承擔父母所有的期望值。
黃:但是,一個成才了,另外一個被迫被比較的不就會很難受嗎?
高:但好多人生二胎卻正是基于這種“一個不成材,還有另一個”的心理。
陳:老大不成才,要在老二身上找回來。
高:其實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不是父母想找回來就能找得回來的。
孫:有時會想,假如再生一個孩子,以前不好的教育方式會改變一下。但是可能又會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在老二身上。
黃:我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在有時候一閃念的情況下,大部分時候我還是理智的,不會輕易生二胎。
高:我個人覺得生老二對于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從一個角度會有改變,但是對于國家資源來說,可能會更加緊缺。這是很糟糕的,但是沒辦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xiàn)在教育中父母、老師的一些比較極端的想法會有所改變和緩解。
陳:有利有弊。
編輯的話:生二胎,很多父母都有補償心理,希望在養(yǎng)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犯的錯,可以在第二個孩子身上得到彌補。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還是要因人而異。有了兩個孩子之后,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或許能回歸到相對正常的范圍,可以緩解一些獨生子女背景下的教育問題。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孩子今后將會面對更加緊缺的資源問題、生存問題和工作問題。
生二胎,如何給兩個孩子更好的愛?
曹:生二胎,媽媽最關(guān)心的問題是,怎樣才能兼顧到兩個孩子的公平,不讓大寶受傷?
高:我知道很多媽媽知道自己懷孕之后,都沒有和大寶好好交流過。大部分媽媽的理由是“說了孩子也沒感覺呀”。我覺得媽媽們要知道,你的愛不是等孩子要你才給的,而是你要學會主動先給。
黃:是不是跟個性有關(guān)系?
高:這不是跟個性有關(guān)系,是想得不夠成熟,不會主動表達愛。
陳:《龍貓》里面的媽媽對兩個女兒的關(guān)注,就是無時不在主動給。
高:對,她都在傾聽,她對孩子的回應是這樣的。當小的說“爸爸還走錯路呢”,她沒有回應,她不回應的重點是表達自己的愛,“媽媽好高興你們都來了。”要是我們的孩子說“媽媽,爸爸還走錯路”,我們就會說“哦,爸爸還走錯路啊?!钡撬唬鲃咏o愛,“媽媽好高興你們都來了,新家怎么樣?。俊彼褪且砸粋€獨立的我的姿態(tài)在和孩子對話,主動對孩子表達愛。
高:她說話的時候是同時關(guān)注兩個孩子的,對大孩子,她更多關(guān)注有意義的東西,積極和她互動,因為大孩子需要大人與她的交流。對小孩子,她更多是傾聽,因為小的孩子表達更多是情緒性的,需要傾聽。當大女兒向她告狀“妹妹不乖”,如果是我們,就會“啊,怎么不乖啦?”而她不是,她是說:“小月,過來,媽看看你的頭發(fā)會不會太短了?”她就是在主動地表達愛,用自己的愛融化這一切。其實孩子有時候也不是在真告狀,她是在傾訴,只要你傾聽就好了,但是我們往往就下意識地要解決這個問題。
陳:如果這個時候說“妹妹你不能不乖哦,姐姐不要生氣哦”或者“姐姐是幫你的哦”,會怎么樣呢?
高:馬上兩個孩子就有隔閡了,孩子的隔閡就是由父母造成的。
陳:有的時候孩子只是想讓你知道。
高:對,而且就是想讓你注意他。你只要表現(xiàn)出你在看他,在關(guān)注他就夠了。主動地愛孩子、表達愛是不容易的,我們都是被動的。有了這些準備,媽媽們擔心的分床睡、陪伴時間少了就都不成為問題了。哪怕你精力不夠了,但是你愛的品質(zhì)就不會變。在生孩子之前,就可以跟大孩子多聊聊,“真懷念生你時候的樣子,真很想再過一遍那樣的生活,那樣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到時候把一些細節(jié)告訴他,“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爸爸媽媽做了什么,出生之后,爸爸媽媽又是怎么帶你的”。也要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他,“現(xiàn)在,爸爸媽媽年齡都比生你的時候大了,可能都沒有以前那么細致了”。就是要讓孩子知道:“原來我有那么那么多的愛,爸爸媽媽年輕的時候把最熱情、最大的愛給了我?!?/p>
孫:很多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會一直處于對父母愛的爭奪戰(zhàn)中。
高:那就是父母沒有愛的能力或者沒有同時愛兩個人的能力。
曹:但每個人主動愛的能力、表達愛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高:所以要學習呀,父母就應該是在不斷的學習當中的。剛才不是說了嗎,不能等到問題出現(xiàn)了再解決。盡力做自己能做的,給孩子最好的愛就行了,形式不重要,愛的質(zhì)量高就行了。就像我跟我兒子說的,我沒法給你提供很多東西,但是媽媽一定會盡全力的。
編輯的話:所有生二胎的媽媽都會關(guān)注同一個問題,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愛。為了不顧此失彼,二胎父母更需要學會先對孩子主動表達愛,而不是等到孩子向你要求的時候??赡芤回灥牧晳T讓許多父母質(zhì)疑自己主動向孩子表達愛的能力,害怕自己不會主動表達愛。既然愛是一種能力,那么就一定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父母要做的不是質(zhì)疑,而是不斷學習。雖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但等父母學會熱情主動地對孩子表達愛的時候,父母自己也成熟了,對孩子愛的質(zhì)量也一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