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漢中柑桔老果園現狀與改造的調查

2015-03-17 03:04
中國果業(yè)信息 2015年1期
關鍵詞:桔園漢中市漢中

本刊記者張放

位于陜南的漢中市,柑桔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漢中市柑桔產業(y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目前漢中市柑桔生產主要分布于秦嶺南麓和巴山北坡的城固、洋縣、漢臺、西鄉(xiāng)、勉縣、南鄭和寧強等縣(區(qū))的淺山丘陵。據介紹,截至2014年底,漢中市柑桔栽培面積為39萬畝(2.60萬hm2),產量35萬t,產值達10億元,主栽品種以宮川、興津等溫州蜜柑為主,約占90%。其中,城固縣作為漢中市最大的柑桔集中產區(qū),種植面積22.6萬畝(1.51萬hm2),年產量25.8萬t,“城固柑桔”“城固蜜桔”先后通過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城固柑桔”還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殊榮。通過多年的發(fā)展,柑桔產業(yè)已成為漢中市農村經濟支柱產業(yè),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徑,漢中市也因此成為我國北緣地區(qū)柑桔產業(yè)化、專業(yè)化和集約化程度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生產年限的增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目前漢中市多數柑桔園樹齡都在20年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30年,一些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管理技術和主栽品種已經不能實現果園的豐產、穩(wěn)產,同時低產、低效老果園面積逐年增多。這些老果園郁閉嚴重,植株衰老,不僅產量低,果實品質差,而且病蟲害逐年加重,管理難度增加,生產效益下滑。全面開展老果園改造,已成為進一步提升漢中柑桔產業(yè)整體效益,促進漢中柑桔產業(yè)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對此,本刊記者就老果園改造問題采訪了國家現代農業(yè)柑桔產業(yè)技術體系陜南柑桔綜合試驗站站長、城固縣果業(yè)局副局長丁德寬。

改造前的老果園▲

記者:什么是老果園?老果園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要對老果園進行改造?

丁德寬:“老果園”是一個相對概念,即與“新”相對應,指建園時間長、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果園。老果園相對于新果園,主要體現在果園樹齡過長、品種老、栽培模式老(如以前推廣的高密度栽培模式),以及植株衰老(如掛果年限較長,或園址選擇局限、建園標準差、土肥水管理沒跟上,造成植株未老先衰)等。

任何果園均有一個由“新”轉“老”的過程。果樹品種、栽培模式與栽培管理技術都是隨著科學技術進步與生產經營條件及市場需求的改變而不斷變化的,今天的“老果園”在建園初期也都是“新果園”,具有很強的生產能力和增效能力,都曾為當地的水果生產和農民增收致富、活躍農村經濟、滿足市場供應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生產條件的改變,當年的“新果園”會出現一系列生產功能的退化,嚴重影響了產業(yè)整體效益的提升,有些甚至成為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制約性因素,如植株抗性變差,品種種性退化,病蟲為害嚴重等。因此,盡快實施老果園改造,全面推廣高品質與省力化栽培技術,整體提升我國果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是當前我國水果產業(yè)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記者:漢中柑桔老果園的成因有哪些?

丁德寬:目前漢中柑桔老果園主要表現在栽培模式的“老”和樹齡過長形成的植株“衰老”。具體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樹齡增大,自然衰老。柑桔樹同其他植物一樣,都要經歷從苗期→幼樹期→盛果期→衰老期的過程。柑桔樹在自然生長條件下壽命可達70年以上,但常經人為作務,歷經15~20年,就自然進入衰老期,樹勢衰敗,生機不旺,低產、低質、低效。漢中多數桔園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規(guī)劃建設的,柑桔植株大都已有20多年樹齡,大多數桔園現已出現樹冠郁閉、樹勢衰退、病蟲害加重、產量和品質下降等老化現象,嚴重影響了漢中柑桔產業(yè)的效益提升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15年生柑桔植株因管理不善造成枝干衰老▲

二是建園質量差,提前衰老。以前由于經驗欠缺和相關政策的制約,漢中很多桔園選址建園草率,大都沒有相應的果園基礎設施,無排水渠和灌溉條件,或根本無水源可灌溉;有的山地桔園坡度大于30°,水土流失嚴重,活土層很淺,根系生長受阻;有的平地桔園栽植建園時未進行土壤改良,就直接將樹苗栽在地里,苗木栽得過深,易受澇害,樹勢難以強旺。這些都造成柑桔樹提前衰老而出現大面積的“小老樹”,這也是漢中柑桔老果園的主要成因之一。

三是栽植模式落后。上世紀90年代初,受比較效益的驅動,一些農民拿出好田好地盲目種上柑桔。十多年后發(fā)現,這些地域的排水問題很難解決,加上平壩洼地霜凍又嚴重,造成植株剛進入盛果期就又開始步入衰老期。另外,為能實現早見效、早受益,當年在生產中大力推行“矮密早豐”栽培模式,這種模式確實極大地提高了果園前期的經濟效益,加速了柑桔產業(yè)規(guī)模的快速擴張和產量的快速提升,但因后期“密園改稀”技術缺乏有效的實施力度,使果園提前結束結果期。這些都加劇了低產低效衰老果園的形成。

四是管理理念落后,技術更新遲緩。近年來,部分桔農仍然存在重栽輕管的思想,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很少施用復合肥,極少施用有機肥,土壤結構得不到改善,土壤供肥能力無法提高。甚至有部分農民認為,發(fā)展柑桔要靠政府推動,在生產投入和管護上存在依賴心理,缺乏動力,柑桔生產沒有積極性。面對老果園,不少農戶不愿花大氣力改造,總希望政府維給點補助,桔園管理技術更新遲緩。

低洼平地柑桔園受凍嚴重▲

五是基礎條件差,投入嚴重不足。一方面,果園生產投入嚴重不足。本來建園基礎就差,果園進入盛果期投入需求增大,“壯年期”卻常?!叭背匀焙取?,不少果園因“營養(yǎng)不良”而提前帶病衰老。據測算,漢中若落實老果園改造配套措施,每667 m2需投入1000元以上,全市25萬畝(1.67萬hm2)老果園改造資金缺口之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科技投入不足??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目前果業(yè)發(fā)展項目資金不少,但多用于產業(yè)規(guī)模的擴張,在技術試驗研究和科技推廣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科技體系的建設跟不上產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科技投入與作為農民增收主渠道的柑桔產業(yè)極不相稱。

記者:目前漢中柑桔老果園規(guī)模有多大?主要分布在哪些區(qū)域?

丁德寬:漢中種植柑桔歷史悠久,但大規(guī)模發(fā)展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目前全市多數柑桔園樹齡都在20年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30年,老果園面積逐年增多。據統(tǒng)計,2014年全市樹齡較長的柑桔老果園約25萬畝(1.67萬hm2),占全市桔園面積的64%。老果園平均每667 m2產量只有800kg,僅為正常果園產量的1/3。

城固縣是全市柑桔生產規(guī)模最大的縣,也是漢中柑桔老果園面積最大的產區(qū)。據統(tǒng)計,目前城固縣有柑桔老果園16萬畝(1.07萬hm2),占漢中市柑桔老果園面積的2/3。其中,桔園、原公和老莊等3個鄉(xiāng)鎮(zhèn)的柑桔老果園面積就達10萬畝多(0.67萬hm2)。如原公鎮(zhèn)的田什字、原公和西原等3個村位于慶山至駱駝坡沿線以南,原有老桔園5000畝(333.33 hm2),后因效益下降、管理不到位,現已全部死樹毀園,桔農經濟損失高達2000多萬元;桔園鎮(zhèn)下街村和陳家灣村原有柑桔老果園3500多畝(233.33 hm2),后也因死樹毀園,目前面積已不足1000畝(66.67 hm2)。洋縣、漢臺、南鄭和勉縣等縣(區(qū))柑桔產業(yè)發(fā)展較城固縣稍晚一些,因此目前老果園面積僅有9萬畝(0.6萬hm2)左右,樹齡多在15~20年,但這些縣(區(qū))近年老果園也呈迅速增長趨勢,特別是漢臺的漢王、武鄉(xiāng),洋縣的馬暢等鄉(xiāng)鎮(zhèn),老果園面積已占到當地桔園面積的50%以上,這都為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嚴重后患。

記者:漢中柑桔老果園的“老”主要有哪些表現?在生產上主要特征有哪些?

黃化老果園改造對比▲

丁德寬:漢中柑桔老果園主要表現在樹齡老化、樹勢老化、技術措施老化和品種老化,不僅產量低,而且果實品質逐年下降,管理難度增加,用工投入增多,經濟效益下滑。這些老果園在生產上的具體表現:

一是果園郁閉程度加重,管理難度增加。漢中柑桔產業(yè)發(fā)展初期,為追求高產,大都采取了每667 m2栽植222株的高密度計劃密植建園技術,原定的8~10年后的間伐措施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有效落實,進入盛果期后植株之間枝葉交錯重疊、互相擁擠而封行郁閉,造成光照不良,樹冠內膛空虛,枯枝增多,樹勢早衰。這種高密度栽植的果園進入20年以后的衰老期,郁閉問題會更加突出,并造成桔園中耕、施肥、修剪、噴藥和采果等常規(guī)管理十分困難。

二是產量品質快速下降,生產效益低下。隨著樹齡的增大,老果園柑桔樹結果部位外移,產量銳減,品質變差。以城固縣龍頭鎮(zhèn)夜珠塘村老果園調查點為例,2014年該果園蜜桔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9%左右,較5年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1%)低了2個百分點,且多為粗皮大果,囊衣厚、味酸,果實內在品質大大降低,導致售價低、效益差,無市場競爭力。在城固縣原公鎮(zhèn)做的典型調查顯示,未改造的老果園每667 m2產量不足1500 kg,較正常果園每667 m2產量(2500 kg)少1000 kg以上,且這種品質較差的果品平均售價要比正常果園的果品平均售價低0.30~0.50元/kg。經調查對比,許多老果園每667 m2收益已不及正常果園的50%。

三是病蟲害逐年加重,死樹毀園凸顯。老果園郁閉加重,會造成病蟲害猖獗,樹勢早衰,植株抗性下降,病蟲基數不斷累積,防治難度日益增大。如柑桔大實蠅20多年來都未在漢中市柑桔生產上造成為害,而2008—2009年卻大暴發(fā)造成嚴重損失;2009年漢中市部分柑桔老果園發(fā)現了柑桔瘡痂病、椿象和桃蛀螟的為害;近幾年漢中市一些柑桔老果園還出現了柑桔輪斑病這一新病害,至今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2013年在城固縣的文川鎮(zhèn)、董家營鎮(zhèn)以及漢臺區(qū)的褒河鎮(zhèn)等部分桔園又出現了吉丁蟲的嚴重為害,加上越來越嚴重的炭疽病、樹脂病和煤煙病,漢中市柑桔產業(yè)發(fā)展受到病蟲害的嚴重威脅。尤其是平地柑桔老果園病蟲害更加嚴重,這也是近年平地老果園出現死樹毀園較嚴重的主要原因。

40年生老樹改造后結果情況▲

四是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失管果園增多。近幾年,受經濟形勢影響,柑桔銷售價格一直低位徘徊,而生產資料和勞力等價格卻逐年攀升,果農收益大幅下降。柑桔老果園生產投入需求不斷加大,由于投入跟不上需求,導致收益下降,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據調查,近兩年全市柑桔園施壯果肥中用復合肥的果農戶數較2008年前下降30%以上,采果后及時施還陽肥的比例已不足50%。果園用工投入也極為不足,近3年全市果園平均用工量較5年前減少40%;5年前掛果園平均每667 m2每年投資額在800元以上,而近兩年反而下降到了500元以下,導致果園管理粗放甚至“人種天管”。

五是土壤貧瘠化加重,抗災能力減弱。柑桔是高產作物,多年大量產出會造成土壤貧瘠化加重,尤其是缺素癥狀陸續(xù)顯現,果園黃化面積不斷擴大,加之近年農村有機肥源不足,造成樹體極度缺肥。另外,多年施用化肥,還導致土壤酸化板結,進一步導致樹勢衰弱,抗逆能力逐年減弱,冬季凍害頻頻發(fā)生。作為北緣產區(qū),凍害是漢中市柑桔產業(yè)不可回避的現實,也是引起柑桔枯枝干葉問題的直接原因。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2年冬季的低溫凍害造成全市2萬畝(0.13萬hm2)老桔園死樹毀園,這也是造成近幾年漢中市柑桔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

記者:老果園改造不是一個新話題,也不是近幾年才開展的工作。漢中柑桔老果園改造已經實施多少年了?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未老先衰果園露骨更新復壯▲

丁德寬:漢中市提出并實施柑桔老果園改造迄今已有5年。在具體實施和推進過程中,一方面,市、縣(區(qū))各級政府整合涉農資金,采取資金補貼等措施,推動柑桔老果園改造。從2012年起,漢中市市政府及各縣區(qū)政府就開始高度重視柑桔老化問題,每年配套500萬元以上的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老果園改造。近年來,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和項目支持,全市柑桔老果園改造工作得到快速推進。另一方面,積極推廣密園改稀、大冠改小、土壤改良、開溝起壟、品種改良等技術改造措施,在主產區(qū)的城固、漢臺、洋縣等縣(區(qū))建立各類老果園改造示范園30多個,引導果農逐步擴展。比如,2012年在城固縣原公鎮(zhèn)青龍寺村建設的“千畝老果園改造示范園”,實施前也是困難重重,通過采取密園改稀、大冠改小、土壤改良、開溝起壟、品種改良等技術措施后,果園株行距變稀了,園貌整齊了,樹勢增強了,果實品質變好了,而且管理更容易,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和收益都增加了。果農看到了效益,主動性大大增強。在示范園建設的第3年,示范園區(qū)周邊的果農都紛紛自覺開展老果園改造,進一步輻射帶動全縣7萬多畝(0.47萬hm2)柑桔老果園改造。

此項工程實施5年來,全市已改造柑桔老果園15萬畝(1萬hm2),其中,老果園密改稀和改土增肥復壯10萬畝(0.67萬hm2),大冠改小冠5萬畝(0.33萬hm2)??傮w來看,漢中柑桔老果園改造取得的最大進展應該是密植園的改良,通過典型示范、政府推動、科技引領、效益驅動,柑桔老果園密改稀技術受到廣大果農的熱烈歡迎。實施效果顯示,每667 m2栽植222株的老果園,改良后變?yōu)槊?67 m2栽植110株,株數少了,空間大了,每667 m2節(jié)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藥肥等)500~700元,占總成本的2/5;改良后單株產量達到35~55 kg,是改良前的1.5倍,每667 m2產量達3500~5500 kg,較改良前每667 m2增產600 kg左右;而且改良后果實品質、優(yōu)果率均有大幅提高,每667 m2效益較改良前增加1200元左右。另外,大冠改小冠技術適合于高海拔坡地果園,通過實施“三疏一改”技術,樹勢得到更新復壯,改前果實大多掛在樹冠枝梢的外圍,改后實現了立體結果,而且粗皮大果明顯減少,產量和效益較改良前都有大幅提高。

記者:回顧和總結近5年的漢中柑桔老果園改造工作,您認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困難有哪些?

“大冠改小”修剪改造效果▲

丁德寬:目前漢中市柑桔老果園改造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層政府推動力度不夠大。部分產區(qū)政府對柑桔產業(yè)的農業(yè)主導地位信心不足,對老果園改造扶持力度不大;主管部門在工作布局中對柑桔老果園改造的重視程度不夠,項目投向不切合實際,使老果園改造這類重大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二是桔農認識還不到位。許多桔農生產經營缺乏長遠規(guī)劃,只看重眼前利益,對老果園出現的問題缺乏深刻認識,導致老果園改造進展緩慢。比如現在桔園郁閉問題已經十分嚴重,而許多桔農卻片面地認為,此時桔樹正值生長旺盛期,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擔心實施密改稀等技術措施后產量下降、收入受到影響,進而不愿砍伐、舍不得間伐。因此,密植老果園推行間伐措施難度非常大,常常是思想統(tǒng)一而行動不統(tǒng)一,相關的改造措施難以有效開展。

三是產業(yè)效益不穩(wěn)定。相對其他水果,近幾年柑桔銷售價格低迷,農資價格不斷上漲,果農收益相對下降,生產投入不斷減少。這是造成漢中柑桔老果園改造難的關鍵性核心因素。

記者:您認為漢中市近5年的柑桔老果園改造工作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丁德寬: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推行柑桔老果園改造中的成功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府引導。省、市政府始終把柑桔作為區(qū)域農業(yè)產業(yè)化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yè)來抓,高度重視、大力扶持,對柑桔產業(yè)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布局、技術服務和宏觀指導。

二是項目拉動。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相關扶持資金,列支柑桔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用于柑桔老果園改造;同時,整合扶貧開發(fā)、水土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退耕還林、沼氣工程等項目資金,重點向柑桔產業(yè)傾斜。

三是示范帶動。建設老果園改造示范園,并由科級以上干部和專家共同承建,做給果農看,帶著果農干。

四是技術牽動。建立縣、鎮(zhèn)、村三級技術服務體系,采取集中培訓、現場觀摩等方式,強化技術推廣,加強技術配套,提高老果園改造技術到位率,促進老果園改造早見效、早增效。

“密改稀”改造后果園結果狀▲

記者:目前全國各地還有相當大面積的老果園亟須更新改造。但從各地介紹的情況看,老果園改造工作推進并不順利,難度較大,一些地方干脆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建果園上,而忽視或放棄了老果園的改造。您認為目前阻礙老果園改造的制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中,最關鍵的瓶頸因素是什么?

丁德寬:就漢中市的情況看,目前制約漢中柑桔老果園改造的因素,包括農村勞動力緊缺、生產效益恢復緩慢等。由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目前多數桔農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而且以婦女居多,技術水平較低,利用新技術、獲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較欠缺,思想保守,技術普及難,缺乏改造老果園的決心和能力。同時,老果園改造初期產出和效益低,生產效益恢復慢,一般需要2~3年,在投入不斷增大的情況下,農民收入受到影響。

柑桔種植效益持續(xù)偏低則是阻礙柑桔老果園改造的瓶頸因素。由于諸多原因,近年來柑桔種植比較效益持續(xù)下降。一些種植面積不足2畝(1333 m2)的桔農,柑桔已再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打工收入來得更快更直接也更多,因此他們更不愿在老果園改造上多投入。農民投入能力低,柑桔種植比較效益下降,已成為制約柑桔老果園改造和漢中市柑桔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大的問題。

記者:目前漢中市柑桔老果園改造的總體思路是什么?對不同成因的老果園,其對應的改造模式和技術措施又是什么?

丁德寬:漢中市在推動柑桔老果園改造過程中,堅持政府引導、項目拉動、示范帶動、技術牽動的總體思路,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25萬畝(1.67萬hm2)柑桔老果園的改造。在具體的改造過程中,我們又針對不同類型的老果園采取不同的改造模式和技術措施。

“大冠改小”技術培訓現場▲

一是密園改稀。栽植密度過大是漢中柑桔老果園最大的問題。對株行距1.5 m×2 m、每667 m2栽植222株、樹冠郁閉封行的密植桔園,采取間伐、間移等措施,使株行距降為2 m×3 m或1.5 m×4 m,每667 m2保留110株,以達到減少定植株數,擴大株行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農資和用工投入,提高果品質量,增加效益的目的。對于重新栽植建園的,密度可根據地形、地勢和土壤條件,推廣適度稀植。通常情況下,樹冠較大的品種宜稀植,小的可適當密植;立地條件較好的區(qū)域應當稀植,反之宜密植;特早熟、早熟溫州蜜柑品種如宮川、興津、大浦、日南一號等,在淺山丘陵區(qū)可按3 m×2 m的株行距進行栽植(每667 m2栽植110株),在平壩地區(qū)可按4 m×(2~3)m的行株距進行起壟栽植(每667 m2栽植83~56株)。

二是大冠改小。對于樹冠高大、擁擠,園貌整齊,尚不宜間伐的老果園,可采取大枝修剪的技術措施進行改造。通過疏刪大枝壓頂抽空,開“天窗”留“側窗”,控制植株頂端優(yōu)勢,降低樹冠高度,調節(jié)樹體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防止植株“高、大、空”。

三是土壤改良。土壤是柑桔生長發(fā)育的基礎,老果園中許多“小老樹”都是由于未實施土壤改良或土壤改造不得法造成的。只有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富含有機質和礦質元素,排水良好,酸堿度適中的土壤,才能保證柑桔植株的健康生長。土壤改良中要特別注重坡地堿性土壤缺鐵性黃化的改良,可通過使用鐵肥或更換抗黃化砧木來進行改良;而酸化板結土壤應注意深翻改土和增施有機肥。

四是開溝排濕。漢中秋季多雨,平壩區(qū)不少桔園常常出現春季枯枝干葉問題,就與果園排水不暢密切相關。若土壤含水量過多,就會造成柑桔植株爛根,葉片發(fā)黃,落花落果。防御桔園濕害關鍵在于搞好桔園的排灌系統(tǒng)。應做好平壩地區(qū)特別是黏土果園的開溝排濕,提倡開好“三溝”,即行間有中溝,園周有邊溝,園外有排水渠,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所有溝渠應按地形和水流走向略有高差,內高外低,且溝溝相通,保證多雨季節(jié)或果園積水時能及時排水防漬。具體操作中,也可根據情況每隔2~4行開一條排水溝,在樹行內地面起壟,整理成“龜背形”樹行,溝的深度應低于根系的主要分布層,溝寬30~50 cm。有條件的果園可在行間排水溝鋪設瓦管,便于暗水出園。對栽植過深,嫁接口埋入地下的柑桔樹,也可進行抬栽,即在春、秋兩季帶土將植株挖起,然后在坑中填入適量肥沃表土后,再在原地原樹重新栽植。

土壤改良技術示范▲

五是重新建園。對于缺株嚴重、樹勢衰弱、樹齡超過25年的老果園,采取毀園重建方式進行改造升級。重新建園時要對果園科學規(guī)劃,適當稀植,重視排灌渠系配套。

六是品種改良。漢中各地在進行柑桔老果園改造時,要考慮當地產業(yè)規(guī)劃布局,注意特早熟、早熟和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集中連片,規(guī)模發(fā)展。有些老果園可結合密植園的間伐,先高接換種宜保留的永久株,高接樹成形后再挖除間伐株;重新栽植的果園應謹慎選定優(yōu)良品種,所選品種必須保證是經國家鑒定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且符合本地氣候和環(huán)境條件要求。就漢中而言,今后柑桔品種改良方向應為特早熟溫州蜜柑(日南一號、大浦等)、早熟溫州蜜柑(宮川、興津等)和地方特色品種(城固冰糖桔、少核朱紅桔等),按3∶5∶2的種植比例進行搭配為宜。

記者:為了加速老果園改造進程,全面提高漢中柑桔生產經營整體效益,你們當前或者擬將配套的政策措施還有哪些?

丁德寬:除了加強技術措施配套外,在推動柑桔老果園改造過程中,我們還要加強相應的政策配套,努力讓老百姓自覺主動地開展老果園改造。一是市、縣(區(qū))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柑桔老果園改造的專項資金補助,刺激老果園改造的全面鋪開。二是加強宣傳,強化技術培訓。各部門通力協(xié)作,加強宣傳,密切配合,共同搞好相關工作,讓果農和業(yè)主真正意識到老果園改造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技術部門要扎實開展老果園改造技術培訓與指導服務,培育職業(yè)農民,提高技術到位率。三是堅持示范辦點,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設老果園改造示范樣板,做出典型引領。四是積極引導生產經營權流轉,培育專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有較強組織能力和投入能力的經營主體,切實解決老果園改造的投入問題。

本刊記者在城固縣調查▲

【采訪后記】中國是水果生產大國,但不是水果生產強國,這是業(yè)內外普遍承認的事實。而大面積低產低效老果園的長期存在,則是拖累我國水果產業(yè)提質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記者從2014年11月下旬在重慶召開的全國水果生產形勢分析會上獲悉,目前全國僅蘋果和柑桔兩類水果,樹齡在25年以上的老果園就達3100萬畝(206.67萬hm2),約占兩類水果生產面積的一半,這還不包括因立地條件差、管理粗放、病蟲害為害嚴重而“未老先衰”的果園。老果園改造不是一個新話題,更不是一項新行動。對于老果園改造,許多地區(qū)一直都在開展、都在摸索,也一直都在努力推進的工作,但大多數地區(qū)進展卻都十分緩慢,收效甚微。就技術層面來說,老果園改造技術早已不成問題,許多技術都是成形的并使用多年的成熟技術;就工作思路來說,各地關于老果園改造采取的分類指導、示范帶動的策略和措施也是可行的,但為什么這項本就對果農十分有利的工作開展起來卻異常困難呢?我想,其中的原因其實大家也是明白的,那就是投入和效益問題。老果園改造,不僅有可能損失眼前的產量和收益,還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于本就收入有限或不依靠種果為主要收入的果農來講,沒有投入、舍不得投入、不愿投入,采取“有果管,無果丟”的態(tài)度,任由這些老果園自生自滅,則成為阻礙老果園改造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果品市場競爭劇烈,果品價格低迷不振,水果生產比較效益持續(xù)下降,種植戶缺乏發(fā)展水果產業(yè)的信心,因此,也就不愿花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開展老果園改造。盡管如此,水果產業(yè)在當下的農村經濟中,仍然是一些區(qū)域的農業(yè)支柱產業(yè),承擔著助農增收奔小康的重擔,仍然是許多果農和業(yè)主不愿放棄的相對高效的農業(yè)產業(yè)之一。據介紹,近年漢中市以溫州蜜柑為主的柑桔果品市場銷售不僅保持相對順暢,而且價格比等周邊一些產區(qū)同類產品要高,因此,在政府的示范推動和效益的刺激下,老果園改造已經得到不少農戶和業(yè)主的主動響應。在做好相關技術措施的優(yōu)化配套,促進老果園改造早見效、早收益的同時,進一步總結和交流老果園改造的成功經驗,加強老果園改造成果成效的宣傳展示,讓果農和業(yè)主看到發(fā)展水果產業(yè)、開展老果園改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堅定他們發(fā)展水果產業(yè)的信心,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老果園改造,這是當前加快老果園改造進程、全面實現我國水果產業(yè)提質增效的工作重點也是重要途徑。

猜你喜歡
桔園漢中市漢中
桔香
漢中石門十三品
漢中市人民醫(yī)院
國 寶
看圖識字
桔園的秋冬季管理技術
漢中為王(二)
漢中情
黃色誘蟲板對茶果園主要害益蟲的誘殺作用調查
漢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