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蕭伯納戲劇對易卜生的繼承與超越*

2015-03-17 23:54:19謝江南
關鍵詞:易卜生理想主義者蕭伯納

謝江南

(中國人民大學 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872)

?

論蕭伯納戲劇對易卜生的繼承與超越*

謝江南

(中國人民大學 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872)

易卜生與蕭伯納是歐洲戲劇現(xiàn)代進程中的兩個關鍵人物。蕭伯納在其《易卜生主義的精華》中,把易卜生戲劇的主題認定為“理想主義者批判”,指出易卜生的戲劇討論技巧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蕭伯納創(chuàng)造性地誤讀了易卜生,并從其思想藝術(shù)中汲取力量,走上了自己的戲劇之路。蕭伯納早期戲劇的理想主義者批判,矛頭針對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道德風尚,20世紀后,則指向各種禁錮心靈的意識形態(tài)力量。通過“討論”的系統(tǒng)應用,蕭伯納使戲劇從重視外部情節(jié)的沖突,轉(zhuǎn)向表現(xiàn)思想觀念的沖突。這種“蕭式觀念劇”,超越了易卜生,引領了歐洲現(xiàn)代戲劇發(fā)展的新方向。

蕭伯納; 易卜生; 理想主義者; 現(xiàn)實主義者; 英國現(xiàn)代戲劇

易卜生被視為現(xiàn)代戲劇之父,他對歐洲戲劇現(xiàn)代轉(zhuǎn)型做出的巨大貢獻已經(jīng)得到學界的充分肯定,但現(xiàn)代戲劇的重要推手,自稱是易卜生“私淑弟子”的英國戲劇家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的貢獻卻常常被忽視或者輕視,通常只把他看成一位在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大潮沖擊下“落伍”了的晚期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事實上,蕭伯納通過向易卜生學習,走上戲劇創(chuàng)作道路,進而自覺背離易卜生,成為歐洲戲劇新的引領者;而從易卜生到蕭伯納,構(gòu)成了歐洲戲劇現(xiàn)代轉(zhuǎn)型過程中兩個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因而,探究蕭伯納對易卜生的繼承與超越,不僅有助于理解蕭伯納戲劇思想和藝術(shù)的形成機制,把握其戲劇創(chuàng)新的具體內(nèi)涵,對歐洲現(xiàn)代戲劇進程及蕭伯納在其中的歷史地位和貢獻,也會有更深刻的體認。

一 蕭伯納的易卜生評論及其語境

易卜生戲劇在19世紀70年代傳入英國,翻譯家、文學評論家艾德蒙德·葛斯(Edmund Gosse, 1849-1928)是最早的譯介者之一。1872年-1873年,他在《旁觀者》(The Spectator)、《雙周評論》(Fortnightly Review)等雜志上發(fā)表多篇文章,系統(tǒng)介紹了易卜生戲劇的思想與藝術(shù)風格,對易卜生的《培爾·金特》、《覬覦王位的人》和《皇帝與加利利人》等作品作了具體論述,還翻譯了《培爾·金特》等作品。但葛斯對易卜生的早期詩劇情有獨鐘,沒有理解易卜生從詩劇轉(zhuǎn)向話劇,從浪漫主義轉(zhuǎn)向?qū)憽罢鎸嵃l(fā)生的事情”[1](P147)的現(xiàn)實主義社會問題劇的重大意義,這限制了他對易卜生的理解,也削弱了他譯介易卜生的影響力。

繼葛斯之后在英國傳播易卜生戲劇最有力的人物是威廉·阿契爾(William Archer, 1856-1924)。他是19世紀后半葉至20世紀初英國著名的戲劇評論家,英國“新戲劇運動”(New Drama)的領導者,同時也是易卜生戲劇的重要譯者和評論者。1880年,阿契爾改編的易卜生《社會支柱》在倫敦成功上演。1889年,阿契爾翻譯了《玩偶之家》,隨后又翻譯了《大建筑師》和《培爾·金特》等劇作。1890-1891年,他翻譯的五卷本《易卜生散文體戲劇集》(Ibsen’s Prose Dramas)出版。與葛斯不同的是,阿契爾把重點轉(zhuǎn)向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并以此為號召,發(fā)起旨在革新英國戲劇的“新戲劇運動”,推動了19世紀英國戲劇的現(xiàn)實主義轉(zhuǎn)向。

19世紀80年代中期,正處在文學道路探索階段的蕭伯納,通過阿契爾接觸到易卜生。當時的阿契爾是英國文壇名人,而蕭伯納雖然已經(jīng)寫了5部長篇小說,卻反響平平,正在苦苦尋找文學新路。1884年與阿契爾相識后,蕭伯納對易卜生戲劇發(fā)生了濃厚興趣。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進入英國后,引發(fā)了兩極反應,保守派猛烈攻擊其“不道德”,而標舉易卜生的英國“新戲劇運動”也蓬勃展開。1889年,蕭伯納在倫敦看完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演出后,被深深吸引,加入到為易卜生辯護的行列中。1890年7月18日,蕭伯納應邀在費邊社于圣·詹姆斯飯店(St. James’s Restaurant)召開的夏季會議上作了一場關于易卜生的演講,其講稿成為《易卜生主義的精華》一書的基礎;后來蕭伯納又寫過多篇論易卜生的文章,在1891年一起結(jié)集為《易卜生主義的精華》出版。1913年,《易卜生主義的精華》在擴充了部分內(nèi)容之后再版,1922年又出第三版;第三版與第二版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

《易卜生主義的精華》是一部為易卜生戲劇傾力辯護的著作。其1913年版共分十節(jié),標題依次是:一、兩位先驅(qū);二、形形色色的理想與理想主義者;三、女人氣的女人;四、自傳性反理想主義者的狂想曲;五、客觀性反理想主義者的戲??;六、在死人們中間:易卜生后期的四個劇本;七、這些劇本的教訓;八、挪威學派的新元素是什么?九、易卜生戲劇的新技巧;十、我們所需要的劇場。在該書中,蕭伯納把易卜生戲劇的創(chuàng)新之處作了三點歸納:第一,戲劇要反映現(xiàn)實社會生活,而不應該只追求劇情的曲折離奇。蕭伯納素來對莎士比亞懷有偏見,認為他是情節(jié)劇作家,將戲劇引入歧途,而易卜生是戲劇的撥亂反正者:“易卜生開始寫戲的時候,戲劇藝術(shù)已經(jīng)成為構(gòu)思情節(jié)的藝術(shù),在這種情況下,劇本的情節(jié)越新奇便越有趣。易卜生不然,他認為情節(jié)距我們越近,劇本便越有趣。”“易卜生滿足了莎士比亞不能滿足的愿望。他不僅寫了我們自己,而且把我們放在我們自己的環(huán)境里。……同莎士比亞的劇本相比,易卜生的劇本的意義要大得多。”[2](PP230-231)第二,戲劇要具有批判現(xiàn)實、啟發(fā)和教育觀眾的功能。蕭伯納尤其重視易卜生戲劇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虛偽道德規(guī)范的抨擊和批判,以及對真實人生的關注與對社會真相的揭露。蕭伯納還看到了易卜生戲劇包蘊的大膽懷疑與挑戰(zhàn)習俗的精神,認為易卜生戲劇都是“同一個主題的變調(diào)”,即都是描寫“自由意志”與“道德體系”之間的沖突與較量。第三,因為“戲劇內(nèi)容的這種變化,必然帶來戲劇形式的變化”,[2](P231)因而,要用新的戲劇技巧取代舊的,這個技巧就是“討論”。蕭伯納認為有了易卜生開創(chuàng)的戲劇“討論”藝術(shù),“就應該廢棄過去為了迫使觀眾對于不真實的人物和不可能的事情發(fā)生興趣而不得不使用的一些陳舊的編劇手法”[2](P234)。

如前所述,蕭伯納走上戲劇道路之時,“新戲劇運動”正在英國蓬勃展開。阿契爾曾將1640年清教徒關閉倫敦劇院至19世紀后期的英國戲劇史稱為“黑暗時代”,以凸顯這240多年時間英國戲劇的萎靡不振,以及推動新戲劇的意義。僅就19世紀絕大部分時間而言,阿契爾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19世紀英國文學的繁榮主要體現(xiàn)在小說和詩歌方面,戲劇總體上乏善可陳。盡管這個世紀英國出產(chǎn)過3萬多部劇本,但大多數(shù)都是所謂“佳構(gòu)劇”、輕喜劇和滑稽劇,這些戲劇情節(jié)獵奇斗艷,內(nèi)容淺薄低俗、脫離現(xiàn)實生活,熱衷于炫弄舞臺技巧。因此,新戲劇倡導者把易卜生奉為圭臬,主張戲劇要反映生活真實,揭示當代社會和道德問題,這種現(xiàn)實主義轉(zhuǎn)向為陷入困境的英國戲劇開辟了一條新路。

但“新戲劇運動”也有其歷史局限性。同樣是向易卜生學習,與蕭伯納相比,這種歷史局限性就暴露無遺:首先,新戲劇反映的只是中產(chǎn)階級日常生活的現(xiàn)實,著力揭示的多是“有不光彩歷史的婦女”能否返回社會的問題,是所謂“杯盤現(xiàn)實主義”,視野過于狹隘。其二,新戲劇只追求細節(jié)和外部生活的真實,要求舞臺設計和演員表演都要模仿生活本身,要能像照片一樣展示普通的可觀察到的現(xiàn)實,使觀眾相信舞臺上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忘記自己看到的只是劇作家、導演和演員制造的“幻覺”。這樣的寫實劇不僅缺乏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還會弱化觀眾的判斷力和批判意識。第三,新戲劇堅持使用佳構(gòu)劇(Well-made)的編劇技巧,認為其有助于推動劇情發(fā)展,激化人物沖突,使戲“好看”,從而激發(fā)觀眾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事實上,佳構(gòu)劇追求娛樂至上,違背生活邏輯和真實,削弱了戲劇的教育作用。

身處在新舊世紀交替的大變革時代,蕭伯納認識到戲劇要承擔社會責任,發(fā)揮啟迪思想、教化人心的作用。他在易卜生的啟發(fā)之下,尖銳批判了維多利亞時代虛假偽善的社會道德風氣,廣泛深入地反映了英國現(xiàn)實生活,對西方文明的危機表達了深切的憂思,為人類的不斷進化和完善殫精竭慮。蕭伯納由此超越了新戲劇,成為英國現(xiàn)代戲劇的引領者。

二 理想主義者批判:蕭伯納與易卜生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蕭伯納在論述易卜生戲劇時,引入了兩個重要概念:理想主義者(Idealist)、現(xiàn)實主義者(Realist)。蕭伯納定義的理想主義者有兩種,都與人們的慣常理解不同。一種是指循規(guī)蹈矩之人,他們將主流價值觀理想化,盲目崇拜和接受一切現(xiàn)存的社會制度與道德習俗。另一種是現(xiàn)存秩序的自覺維護者,這些人把責任和義務包裝成美妙的理想,把理想偶像化,再假理想之名制定法律和規(guī)則,控制公眾思想,進而把作為個體的人,裹挾到體制性、群體性的力量之中,把人變成了執(zhí)行條律、實現(xiàn)理想的工具,抹殺個體生命的獨立價值與意義。前者可稱為大眾的理想主義者,后者可稱為精英的理想主義者?,F(xiàn)實主義者是指那些敢于正視現(xiàn)實、直面真相的人,他們因而成為不合理社會現(xiàn)象的揭露者,陳腐道德習俗的批判者。蕭伯納認為,人類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形形色色的理想主義者,只有極少數(shù)人是現(xiàn)實主義者。

蕭伯納偏愛實踐,肯定現(xiàn)實主義者,而對理想主義者取負面評價,不相信任何形式的理想主義。他曾經(jīng)尖銳地指出:“由于人們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理想可能會導致人們做一些反常的、惡意的甚至是謀財害命的事,這種理想可能比嫉妒和野心的危害更大。事實上,反映在社會制度和宗教條文里的理想的絕對力量常常使一些惡棍用一些美德的借口自欺欺人?!苯Y(jié)果就是“這些惡人可以以理想的名義犯罪,這種理想如同地獄一般讓人無法忍受?!盵2](P30)。他還認為,一切理想都是幻覺,是偶像崇拜,因而是虛假的。理想主義者信靠和追隨虛假的理想,將其絕對化,制造出一種自欺欺人的神話,掩飾或拒絕面對生活的真相。在蕭伯納看來,具有“自由意志”的現(xiàn)實主義者是制衡理想主義的重要力量,他敢于揭露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能超越傳統(tǒng)和世俗,對事物的判斷更能抓住實質(zhì)。

基于上述界定和價值判斷,蕭伯納認定,易卜生是一位堅定的現(xiàn)實主義者,是理想主義不遺余力的反對者。他在易卜生戲劇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批判理想主義者的主題線索:理想主義者死守理想,不敢面對真相,最后成為悲劇人物;一些理想主義者從現(xiàn)實真相中受到教育,幡然醒悟,丟棄了虛假的理想;而現(xiàn)實主義者勇于打破理想幻覺,揭露真相,喚醒民眾。蕭伯納在《易卜生主義的精華》中,以易卜生的作品為例,對此進行了充分論述。他認為《群鬼》是以阿爾文太太的悲劇警示固守理想主義夢境、不敢正視現(xiàn)實的后果?!恫祭实隆分械哪翈煵祭实率且粋€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他“投身于理想,渴望不斷從一個高度到另一個高度,最后越來越陷入謀殺者的冷酷,不能自拔?!盵2](P52)《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她從現(xiàn)實中受到教育,走出了理想主義泥潭,去尋找真正的自我?!度嗣窆珨场分械乃苟嗫嗣⑨t(yī)生是一個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者,他甘冒成為小城“公敵”的危險,勇于揭露浴場被污染的真相。

熟悉易卜生戲劇的讀者,必定會一眼看出蕭伯納的誤讀之處。事實上,易卜生戲劇中的正面主人公都是理想主義者!易卜生提倡一種“真正的自我主義”,認為“要對社會有益,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1](P113),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個性,按照個人的獨立意志而生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自身精神力量的強旺為社會造福。這種思想充分體現(xiàn)在這些理想主義者身上,他們具有堅強的信念,懷抱高尚的理想,向一切社會因循保守勢力、虛偽道德發(fā)起攻擊。《布朗德》中的布朗德、《人民公敵》中的斯多克芒,都屬于這一類得到易卜生肯定的理想主義者。那么,為什么蕭伯納會如此誤讀易卜生戲劇中的理想主義者,使之承載了一切受鞭撻人物的思想和行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人對理想的理解有相當大偏差。易卜生強調(diào)理想對現(xiàn)實的批判和超越,以及理想的正面激勵作用,認為理想有助于個性的發(fā)揮和自我的實現(xiàn)。蕭伯納看到的則是理想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力量,它以理想之名,行禁錮和操控之實。正因為著眼點不同,他們對理想主義者的評價才會南轅北轍;在對理想主義者的認定上,才會有相當大的不同。如斯多克芒醫(yī)生,以及覺醒后的娜拉,在易卜生眼中是理想主義者,在蕭伯納的定義中,卻是敢于面對真相的現(xiàn)實主義者。蕭伯納脫離易卜生戲劇語境的誤讀,其真正目的,是從中汲取思想資源和精神力量,向各種禁錮個人獨立意志和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力量發(fā)起挑戰(zhàn)。事實上,蕭伯納終其一生,都在批判形形色色的理想主義者。

蕭伯納早期戲劇對理想主義者的批判,矛頭直指維多利亞時代道德風尚?!度A倫夫人的職業(yè)》是蕭伯納批判維多利亞時代虛偽道德的力作。劇中的薇薇在得知母親華倫夫人是經(jīng)營妓院的老鴇后,嚴厲斥責母親不道德,逼問她為什么不挑一個高尚的職業(yè)掙錢。母親告訴她,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子,要想生存,除了做苦力和賣淫,沒有更好的路可走。母親還告訴她,在維多利亞時代,培養(yǎng)女孩的目的就是要嫁個有錢的男人,靠男人養(yǎng)活,這和賣淫的區(qū)別只在于有無結(jié)婚儀式。華倫夫人的合伙人克羅夫爵士對薇薇說,其實那些上流社會的公爵、委員、議員們都在投資各種骯臟的生意,為發(fā)財不擇手段。薇薇由此看到披在義務、良心、品德、禮儀等理想道德面紗背后的丑惡社會真相,受到強烈的震撼,她毅然與母親和上流社會決裂,靠自己的學識和職業(yè)技能自食其力。劇中華倫夫人的心路轉(zhuǎn)變具有更深刻的批判意義。華倫夫人早年為擺脫貧困而奮斗時,是一位蔑視虛偽道德和習俗的現(xiàn)實主義者,但在富裕之后,卻變成了維護現(xiàn)存道德秩序的理想主義者,她開始追求高雅體面生活,還用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編織薇薇的未來,編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母女關系。華倫夫人對維多利亞時代虛偽道德從蔑視到認同的變化,符合人之常情,惟其如此,她與觀眾之間的同謀關系才更鮮明地凸顯出來,使觀眾從震驚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誤區(qū),從而認識到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對于構(gòu)建新道德倫理的重要性。

天上下著細雨,刮著風,院子里的竹林嘩啦嘩啦直響。像是有人在打架。又像是一群雞在竹林里斗。張麻子又說,他們說什么,我也聽清楚了。他們談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老鱖魚老婆三妮。

進入20世紀,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終結(jié),整個歐洲動蕩不安,西方文明陷入危機之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蕭伯納對理想主義者的批判有了重大變化:他為理想主義者設置的活動場域更加廣闊,除了當下的英國社會,蕭伯納還打破時空界限、超越現(xiàn)實邏輯,將人物放置到異域、歷史、遠古、未來、天堂、地獄中,從婚姻生殖、民族、政治、戰(zhàn)爭等人類存在的最基本層面,揭露虛假理想主義危害的普遍性和嚴重性。蕭伯納把理想主義看成是人性的弱點,是人在軟弱無助時的本能表現(xiàn)?,F(xiàn)實往往是殘酷無情的,人不敢正視它,就創(chuàng)造出各種意識形態(tài)神話,來美化現(xiàn)實,以逃避或忍受現(xiàn)實帶來的痛苦。對人而言,最大的恐懼莫過于死亡,人承受不了這種恐懼,就安慰自己說,死亡是能被討好的,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于是就給死亡戴上不朽的面具。這個面具就是我們所稱的“理想”。人們會說,有理想,生活才有意義,于是他就成了理想主義者,也就被形形色色的“理想”所禁錮,成為“理想”牢獄中的囚徒。而不同“理想”的矛盾,甚至會引發(fā)民族、國家間的戰(zhàn)爭?!度伺c超人》(1901)中的阮士登是婚戀道德理想主義者,《巴巴拉少?!?1905)中的巴巴拉是宗教理想主義者,《英國佬的另一個島》(1907)中的杜依爾是愛爾蘭民族理想主義者,《傷心之家》(1916)中的赫克托、曼根、倫得爾、赫什白太太、瑪志尼等,都生活在各自的虛幻理想中,《蘋果車》(1929)中的首相和內(nèi)閣大臣們是民主政治的理想主義者。這些人物由于被各種理想所蒙蔽,或陷入固念和偏執(zhí),或精神疲軟、意志力缺乏。

蕭伯納在其戲劇中批判理想主義者的同時,還在積極塑造著變革社會、提升文明、進化人類的力量。早期戲劇中,這種力量主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者身上。如《鰥夫的房產(chǎn)》中的商人薩托利阿斯,《華倫夫人的職業(yè)》中的才女薇薇,《康蒂妲》中的詩人馬克本,他們都敢于面對社會真相,有批判精神和實踐能力。進入20世紀之后,蕭伯納加強了對現(xiàn)實主義者的人格建構(gòu),賦予其超人內(nèi)涵和更加豐富的形態(tài)。蕭伯納超人思想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進化論”,其實是達爾文進化論,尼采、叔本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哲學和費邊社會主義思想的綜合體。蕭伯納相信有一種推動人類進化的力量,這種力量叫“生命力”,正是它推動著生命進程不斷進化完善。具有充盈飽滿生命力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就是超人。蕭伯納20世紀戲劇中的超人形象,既有現(xiàn)實中的人,如安德謝夫(《巴巴拉少?!?、博饒本(《英國佬的另一個島》),也有歷史人物,如貞德(《圣女貞德》),還有完成了創(chuàng)造進化論中的新人類“千歲人”(《千歲人》)。蕭伯納認為,只有這樣的超人,才能幫助“迷失在漫無目標的道德中、漂浮在自己編織的各種愚蠢的幻覺中”[3](P62)的理想主義者擺脫迷思,為人類掌舵引航,創(chuàng)建完美的社會。

蕭伯納在《易卜生主義的精華》1922年第三版序言中指出:“如果人們早點理解易卜生的福音、早點重視易卜生的福音,戰(zhàn)爭中失去的1500萬條生命可能現(xiàn)在還活著。因為戰(zhàn)爭就是各種理想的戰(zhàn)爭?!盵4](P435)這是蕭伯納對剛剛結(jié)束的慘絕人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發(fā)的感言。這里蕭伯納所說的“易卜生的福音”,其實是他化用易卜生之后生成的“蕭伯納的福音”。盡管這“福音”只有道義上的力量,并不具現(xiàn)實可行性,但蕭伯納正是在這種探索中,為自己的戲劇灌注了充沛的現(xiàn)代思想力量,從而超越了易卜生,站在了新時代的前列。

三 從易卜生到蕭伯納:戲劇“討論”功能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

蕭伯納是第一個指出易卜生戲劇采用“討論”技巧,并給予高度評價的人。在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最后一幕,海爾茂冷酷、自私、虛偽的嘴臉充分暴露之后,娜拉冷靜下來,對海爾茂說:“托伐,坐下,咱們有好些話要談一談?!盵5](P199)蕭伯納在《易卜生主義的精華》中,就此興奮地宣布:“這種嶄新的藝術(shù)手法……給戲劇形式增加了一個新樂章,使得《玩偶之家》征服了整個歐洲,從而開創(chuàng)了戲劇藝術(shù)的新流派?!盵2](P219)

蕭伯納所說“嶄新的藝術(shù)手法”就是“討論”。蕭伯納在對這種編劇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充分闡述之后,如此總結(jié)其特點:“第一,運用了討論,并將討論擴大,使其貫穿和融合在劇本的行動之中,最后湮滅行動,令劇本與討論成為一體;第二,由于使觀眾變成劇中人物,并以他們生活中的情事作為劇中的情事。過去為了使他們對于不真實的人物和不可能的事情發(fā)生興趣而不得不用的一些舊的舞臺手法,至此乃全部廢棄,而代之審問與辯論的技巧,如反唇相譏、揭穿真相、透過幻想以求真理之類;并且無拘無束地自由運用演說家、傳道士、辯護律師和行吟詩人的全部修辭和抒情的技巧?!盵2](PP233-234)一言以蔽之,在傳統(tǒng)戲劇中扮演關鍵角色依賴的外部情節(jié)和行動,讓位給了人物的“討論”。

在蕭伯納舉證的《玩偶之家》中,的確能找到支持蕭伯納觀點的論據(jù)。如前所述,在娜拉說出“托伐,坐下,咱們有好些話要談一談”[5](P199)之后,劇情進入二人論辯的環(huán)節(jié)。娜拉作為一個已經(jīng)覺醒了的獨立個體,與海爾茂開誠布公地談話,把自己認識到的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諸多不平等問題一一和盤托出:已婚女子的神圣責任到底是什么?“男人不能為他所愛的女人犧牲自己的名譽”[5](P203)這話對不對?法律應不應該考慮違法行為的高尚動機?出走的選擇是否正確?等等。當海爾茂抬出宗教、道德、法律對娜拉施壓時,娜拉決絕地說:“可是從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數(shù)人說的話,也不能一味相信書本里說的話?!盵5](P203)易卜生通過劇情提出的這些問題,本身就頗具爭議性,能有效激發(fā)觀眾的深入思考。經(jīng)過二人所持不同觀點的交鋒、論辯,娜拉大獲全勝,為她的出走準備了充足的輿論條件。隨即“嘭”的一聲關門聲,娜拉離家出走,“討論”與行動融為一體,成為戲劇的有機整體。其實不僅《玩偶之家》,易卜生其他的社會問題劇如《群鬼》、《社會支柱》等,也都程度不同地讓人物就重要的社會問題展開討論,以揭露被虛假理想掩蓋的社會真相,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討論是思想的交鋒,觀點的論辯,訴諸的是理性與邏輯的力量。而自古希臘時代至19世紀后期的歐洲戲劇,都遵從亞里斯多德提出的戲劇理念,把戲劇看成是對“行動的摹仿”,把表現(xiàn)行動的情節(jié)作為戲劇的第一要素。雖然亞里斯多德也把“思想”忝列為戲劇的六大要素之一,卻認為思想的表達應該服從情節(jié)的安排,“從動作中產(chǎn)生‘思想’的效力”,使思想“不待說明即能傳達出來”[6](P30),才是最佳途徑。事實上,在各種文學體裁中,思想的直接言說,從來都是遭人詬病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給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中,不約而同地表彰戲劇的莎士比亞化,否定席勒式,闡釋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此,把人物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7](P581),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禁忌。而蕭伯納認為易卜生戲劇因為應用了以說理論辯為特征的討論,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戲劇時代。這樣的斷言是否恰當?

事實上,蕭伯納并不把“討論”僅作為一種戲劇技巧,而是看成改變了戲劇構(gòu)建模式的本質(zhì)元素,即通過討論的應用,把傳統(tǒng)的佳構(gòu)劇轉(zhuǎn)變成觀念劇,使戲劇從外部情節(jié)的沖突,轉(zhuǎn)變?yōu)樗枷牒陀^點的沖突。蕭伯納對此是自覺的,他說:“從前,在所謂佳構(gòu)劇中,第一幕展開劇情,第二幕提供情境,第三幕端出真相?,F(xiàn)在的程序則變成展開、情境、討論,而且靠討論來考驗作家的能力?!盵2](P212)并且,在蕭伯納看來,這種沖突首先體現(xiàn)為“觀念之間的沖突”,其最佳的呈現(xiàn)方式就是“討論”,即不同見解之間的“辯論”。反觀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顯然達不到這樣的高標準。易卜生讓觀眾接受了在戲劇中討論嚴肅社會問題的形式,但他的戲劇仍然是依靠外部沖突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傳統(tǒng)類型,佳構(gòu)劇因素仍然很多。如《玩偶之家》中,巧合、偽造簽字、敲詐、起決定作用的一封信等要素,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并沒有被討論“覆蓋”。就討論本身而言,論辯雙方并不是勢均力敵,道德優(yōu)勢在娜拉一邊,作者的傾向性也在娜拉一邊。這樣的“討論”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最后完全變成娜拉對海爾茂的聲討和譴責,而海爾茂軟弱到還嘴的力量都沒有。因而,蕭伯納所定義的“討論”與其說姓“易”,不如說姓“蕭”;蕭伯納是從易卜生戲劇中的“討論”受到啟發(fā),發(fā)展出一種以“討論”作為支撐的新戲劇類型——蕭式觀念劇(Shavian Drama of Ideas)。正是靠著這種蕭式觀念劇的不斷實踐,蕭伯納引導英國戲劇走出了“佳構(gòu)劇”的困境,完成了向現(xiàn)代戲劇的轉(zhuǎn)型。

觀看蕭伯納的戲劇,如果讀者觀眾能不受一般教科書將其定位于“現(xiàn)實主義晚期劇作家”的標簽的影響,順從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往往會陷入到巨大的道德困惑之中:“討論”的反方總是振振有詞,其人格似乎更值得尊敬,做了惡事也不受懲罰;而正方的人格卻頗多瑕疵,論辯中經(jīng)常理屈詞窮,最后還會與反方“同流合污”。例如蕭伯納的《鰥夫的房產(chǎn)》中,屈蘭奇醫(yī)生愛上房地產(chǎn)商薩托里阿斯的女兒白朗奇,卻發(fā)現(xiàn)她父親是靠出租廉價公寓,剝削窮人致富。出生貴族的屈蘭奇不愿與這等財富來路不正的人為伍,打算解除婚約。但薩托里阿斯告訴屈蘭奇醫(yī)生,自己經(jīng)營的房產(chǎn)實際上所有權(quán)屬于屈蘭奇等貴族,他們的財富和地位也是建立在剝削窮人的基礎上。最后屈蘭奇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現(xiàn)實,決定與薩托里阿斯一起“發(fā)財”,與他的女兒也重歸于好。在這部戲中,正反兩方圍繞是否能用不道德的手段掙錢的問題展開論辯,各自充分陳述看法。幾番論辯之后,原本看似真理在握、占盡道德優(yōu)勢的正方屈蘭奇卻落在下風,與反方薩托里阿斯攻守易位,完全顛覆了讀者觀眾慣常的道德期待,將他們陷入到一種難以作出道德選擇的尷尬境地。有研究者說蕭伯納的戲劇“很有煽動性,常惹惱觀眾,留一堆問題讓他們自己走出困境”[8](P46),表達的就是觀眾的這種尷尬處境。

其實,這正是蕭伯納為引發(fā)真正的討論而采取的戲劇策略。這種策略排除了簡單的道德評判,不用情節(jié)劇模式給觀眾帶來虛假的滿足,而是提升反方的話語權(quán),使其能夠與正方平起平坐,對等討論。蕭伯納非常重視戲劇的教育功能,但他采用的不是由戲劇家強力引導和灌輸?shù)哪J?,而是通過營造這種正反雙方平等討論的情勢,為觀眾提供認識事物的不同維度,使觀眾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如此一來,觀眾會赫然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被美化乃至神化的道德習俗的虛假、丑惡、悖謬之處,并且還會看清許多社會罪惡也是寄生于自己身上的。蕭伯納認為,觀眾受此當頭棒喝,才會從盲目的“幻覺”中清醒過來,獲得獨立思考能力,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做出正確的判斷。

為使討論充分展開,蕭伯納在戲劇結(jié)構(gòu)上進行了重大創(chuàng)新,即采用辯證法的正題—反題—合題三段論模式。作為費邊社會主義者的蕭伯納,從黑格爾、馬克思等先哲那里吸收了辯證法思想,將其應用于戲劇結(jié)構(gòu)中,繪聲繪色地展現(xiàn)了思想交鋒和發(fā)展的過程,使討論貫穿全劇始終。《巴巴拉少?!肥遣捎萌握撃J秸归_討論的典范之作。全劇圍繞著什么是適合社會發(fā)展的價值觀問題展開討論。巴巴拉虔信宗教救世,克森斯崇尚希臘文化,薄麗托瑪夫人和斯蒂芬強調(diào)道德的力量,他們代表了主流價值觀。安德謝夫則鼓吹金錢和實業(yè)能夠操控一切。在第一幕的討論中,主流價值觀占據(jù)上風,安德謝夫顯得勢單力薄。在第二幕,安德謝夫用金錢幫助救世軍度過了難關,使信教人數(shù)大增,還讓救世軍軍官貝恩斯太太放棄了救世軍原則。他的論點統(tǒng)領了第二幕。在第三幕,安德謝夫請家人到他的軍火工廠參觀,本意是說服巴巴拉等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卻讓他們認識到掌握現(xiàn)實力量,為他們的價值觀服務的重要性。由此,第一幕正題和第二幕的反題辯證地形成合題:科森斯所代表的知識與智性,巴巴拉代表的信與愛,安德謝夫代表的現(xiàn)實力量,這三種力量攜起手來,共同搭建起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基礎。

用喜劇方式處理嚴肅話題,是蕭伯納戲劇討論的特色,也是他和易卜生戲劇討論藝術(shù)的重大區(qū)別。嚴肅話題與喜劇看似一對矛盾,蕭伯納卻能將二者水乳交融。他作品中具有濃郁喜劇色彩的人物和情節(jié),為其充滿辯證邏輯的討論提供了獨特的助力。

蕭伯納戲劇中最常見的是堂吉訶德式的喜劇人物,如《人與超人》中的田納、《康蒂妲》中的馬本克、《魔鬼的門徒》中的伯谷英、《英國佬的另一個島》中的博饒本等,他們都是主體意識膨脹,喜歡發(fā)表滔滔宏論的人物。通過塑造這類喜劇人物,蕭伯納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讓他們在現(xiàn)實中碰得頭破血流,出乖露丑,成為受人嘲弄的對象,不斷制造笑料;另一方面,他們都喜歡天馬行空,放言無忌,也成為蕭伯納思想觀念的傳載者,話題的制造者和討論的參與者。就喜劇情節(jié)的設計而言,他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傳統(tǒng)佳構(gòu)劇的情節(jié)元素“引誘”觀眾,而當觀眾開始沿著舊的欣賞習慣去預想主人公命運時,這些元素又紛紛被消解和顛覆,從而制造出喜劇效果。這種手法能在不斷調(diào)動觀眾興趣的同時,又不斷打破觀眾的期待和幻覺,從而為討論提供必要的場域和情境。如《巴巴拉少?!芬婚_場,薄麗托瑪夫人就準備與丈夫安德謝夫攤牌,要求他提高兩個女兒的撫養(yǎng)費,并將龐大的家族實業(yè)傳給親生兒子。這是佳構(gòu)劇熱衷表現(xiàn)的財產(chǎn)權(quán)爭奪、夫妻反目的戲碼?!秳P撒和克莉奧佩特拉》開頭是一個朦朧的月夜,羅馬統(tǒng)帥凱撒與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在金字塔下不期而遇。這正是傳統(tǒng)佳構(gòu)劇熱衷發(fā)揮想象、大肆渲染的時刻。但隨著劇情的展開,這些吸人眼球的緊張浪漫戲碼被消解于無形,在濃郁的喜劇氣氛中,戲劇的重心被轉(zhuǎn)移到嚴肅問題的討論上來。

以討論為特色的蕭式觀念劇,為歐美戲劇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易卜生開始出現(xiàn)的戲劇內(nèi)涵哲理化、智性化的傾向,在蕭伯納戲劇中得到系統(tǒng)加強,后來又被布萊希特發(fā)揚光大,終于成為20世紀戲劇創(chuàng)作中一股強勁的潮流。在20世紀50年代“憤怒的青年”的劇作中,在哈羅德·品特的戲劇中,都能感受到蕭伯納通過“討論”開創(chuàng)的觀念劇的思想鋒芒。

[1] [挪威] 亨利克·易卜生. 易卜生書信演講集 [M]. 汪余禮,戴丹妮譯.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2] Shaw, Bernard. The Quintessence of Ibsenism [M]. New York: Brentano’s Mcmxvll, 1913.

[3] Berst, Charles A.. The Play of Ideas in Act 3 of “Man and Superman”[A].ed. Harold Bloom,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George Bernard Shaw’s “Man and Superman”[C].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 1987.

[4] Shaw, Bernard. eds. Dan H. Laurence, Daniel J. Leary, The Complete Prefaces, Volume II:1914-1929[M].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 1995.

[5] [挪威] 亨利克·易卜生. 易卜生文集(第五卷)[M]. 潘家洵等譯.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6] [希臘] 亞里斯多德. 詩學 [M]. 羅念生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德國]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 中央編譯局編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Carpenter, Charles A.. Bernard Shaw as Artist -Fabian [C].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9.

On Bernard Shaw’s Inheriting and Surpassing of Ibsen’s Plays

XIE Jiang-n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Henrik Ibsen and George Bernard Shaw are two key contributors in the modern process of European Drama. InTheQuintessenceofIbsenism, Bernard Shaw concludes that anti-idealis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mes of Ibsen’s plays, and the technique of discussion is a landmark for dramaturgy. Inspired by Ibsen, Bernard Shaw criticizes various idealists in morality and ideology of his time, and applies the technique of discussion to shift the notice on the well-made play into his Shavian Drama of Ideas. By these ways, the traditional external plot conflicts in play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thoughts and ideas. Thus, Bernard Shaw surpasses Ibsen and guides the new orientation of European Drama.

Bernard Shaw;Ibsen;idealist;realist;British Modern Drama

2014-04-13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年“985”科研項目(6852110000128)

謝江南(1966—),女,四川達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英國文學.

I106.3

A

1008—1763(2015)01—0110—07

猜你喜歡
易卜生理想主義者蕭伯納
理想主義者的寶貴
領導月讀(2021年8期)2021-12-29 15:56:18
蕭伯納幽默化解打擊
蕭伯納與小女孩
蕭伯納戲猜年齡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2
蕭伯納戲猜年齡
益壽寶典(2018年12期)2018-01-26 16:08:22
倫理困境與易卜生晚期戲劇的經(jīng)典性
BOOKISH DREAMS
理想主義者是世界上的鹽
理想主義者=爵式音樂=爵式人生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8:03
易卜生長詩《在高原》的自然意象
德江县| 探索| 五常市| 平谷区| 濮阳市| 永年县| 丹棱县| 普兰店市| 安龙县| 运城市| 牙克石市| 咸丰县| 西畴县| 读书| 台安县| 辽源市| 喀喇沁旗| 东海县| 许昌县| 长乐市| 竹山县| 乌拉特后旗| 韶关市| 敖汉旗| 巩留县| 浏阳市| 浦东新区| 高邑县| 偃师市| 和静县| 永康市| 临桂县| 金昌市| 巴林右旗| 曲松县| 集贤县| 旬阳县| 新疆| 青铜峡市| 武乡县|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