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qū)中里鎮(zhèn)中心小學 古雙銀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打破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通過課內微小視頻的播放,幫助低年級學生認識并且理解字詞的意思等,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一直以來,小學教育都沿用“教師講,學生學”的傳統(tǒng)方式,而新課程卻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狀,倡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能力。
我認為一年級的識字教學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入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內打好識字基礎;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課外鞏固,注重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盡快完成課標提出的識字任務。我們還應根據課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長,綜合應用、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單調乏味的識字教學現狀。但怎樣提高一年級的識字教學質量呢?微課,利用微課不但解決了這個困擾我們已久的問題,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利用了微課在學生的起步階段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备鶕荒昙壭W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利用微課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例如,在開課之初,教師就演示幾個學生在學前接觸過的有代表性的會意字、形聲字,通過微課,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生聯系,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祖國文字奧秘的欲望,對學習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教學《口耳目》一文時,要讓學生了解象形字演變成漢字的過程,務必讓學生看到真實的物體,再結合象形字和現在的漢字才可以進行學習。但是很多學生甚至教師都沒有親眼見過這些物體,而且有些字在課本上又沒有插圖,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口耳目》的微課程,就可以生動地向學生展示象形字的形成過程,學生終于體會到了象形字演變的奇妙,對漢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利用微課,解決識字的疑難 ,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師生互動的問題探究,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技能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微課,及時挖掘課文中的矛盾因素和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找出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和認識漢字有著緊密聯系的問題。巧提問題,力求新穎,發(fā)人深思。于無疑處生疑,利用圖文并茂的講解,及時在學生“憤”“悱”之時加以啟發(fā)。
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兒童的興趣出發(fā),利用微課勾勒出生活中的小物品,并且圍繞這些物品開展實踐動手活動。每個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并交流收獲。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被顒邮莾和畹囊徊糠?,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例如,教學課文《自選商場》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找出文中要認識的商品“面包、牛奶、火腿腸、牙膏、毛巾、洗衣粉”在學生積思求解之時,及時出示微課,通過實物對比,結合課文內容分析,讓學生明確在生活中也能認識字,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由圖到文,對比分析,學生就能理解不同物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這樣也改變了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使學生迅速進入動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及時得到啟發(fā),從而學得興趣盎然。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對生字的難理解問題。
借助微課,學生可以在閱讀童話故事中認識字。這些字的教學,就可以運用微課,將與童話故事中的主題關系最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利用他們內在的邏輯關系,直觀真實地呈現于學生面前,既可以輕松地引導學生認識字,又能享受童話故事里的樂趣。
比如,《小熊住山洞》一課,可以用微課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呈現六幅圖畫:小熊想建造一間木頭房子;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熊想砍樹卻不舍得砍;小熊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上課時先讓學生看微課視頻,說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進入識字的教學過程。通過直觀動感的視頻畫面與輕快富有生氣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在視覺沖擊中領悟生字的意思。利用微課,感受童話故事的美好。微課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形象與想象、聯想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字。
總之,微課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的現象直觀、清晰、生動,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臨其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進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鑒賞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微課教學,能更好地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吸收和感受課文要求認識的字,讓學生真正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