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
這“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實(shí)際上是老北京人在春節(jié)期間準(zhǔn)備年貨的開始。豆腐潔白、簡單、干凈,能與任何食物搭配,民間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說法。豆腐既能做“家常菜”,也能入“滿漢全席”。從最簡單的小蔥拌豆腐,到最家常的麻婆豆腐,再到做法復(fù)雜的八寶豆腐……一塊看似普通的豆腐,卻能演化成千萬道菜肴。老北京有些飯莊的豆腐也很有名,如同和居的大豆腐、砂鍋居的砂鍋豆腐、西單富慶樓的魚頭豆腐……都是讓人垂涎不已的美食上品。
老北京有首兒歌:“要想胖,去開豆腐坊,一天到晚,熱豆腐腦兒填肚腸。”據(jù)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著名文化史專家鄧云鄉(xiāng)先生在《小蔥拌豆腐》一文中說到一則有關(guān)豆腐的掌故——清康熙年間,康熙巡游江南,江蘇巡撫宋犖迎鑾時(shí)得到了皇上格外加恩的賞賜??滴跽f:“朕有日用豆腐一品,與尋常不同,因巡撫是有年紀(jì)之人,可令御廚太監(jiān)授予巡撫廚子,為后半世受用?!蹦敲?,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豆腐呢?我想我們今天是無法知道了。但無論如何,這品豆腐總該是非常好吃的吧?否則,怎么談得上讓宋犖“后半世受用”呢!
記得有一部電影叫《滿漢全席》,劇中主人公運(yùn)用豆腐的雕刻而贏得了一局比賽。老北京的豆腐制品品種繁多,有的還成為具有北京特色的北京豆制品,如豆?jié){、老豆腐、凍豆腐、豆腐干、豆腐熏干、白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腦、豆腐泡、炸三角、醬豆腐、臭豆腐等,還有豆汁、麻豆腐、血豆腐……幾百年來,老北京民間有無數(shù)個(gè)制作豆腐的作坊,簡稱豆腐坊。由此而形成的有關(guān)豆腐的地名有十幾個(gè)——豆腐胡同、麻豆腐胡同、豆腐池胡同、豆腐巷、大豆腐巷等。
傳統(tǒng)豆腐坊的工藝都是手工制作,一間土房一口大鍋幾口大缸就可以開豆腐坊,制作工藝也非常簡單,不過是個(gè)體力活兒,包括磨豆?jié){、過濾豆腐渣、壓水分等。北京人做豆腐起碼始于元朝,當(dāng)時(shí)著名的戲劇家關(guān)漢卿在他的雜劇本中就寫有“閑時(shí)磨豆腐、忙時(shí)做面筋”的詞句。到了明清時(shí)期,做豆腐在北京就更為流行了。北京曾流行一首歌謠:“骨碌碌、骨碌碌,半夜三更磨豆腐,磨成豆?jié){下鍋煮,加上石膏或鹽鹵,一壓再壓成豆腐?!?/p>
廣和居在清末民初可是赫赫有名的館子,清代工部尚書潘祖蔭常來這里,他有一個(gè)“潘家豆腐”傳世,用活鴨腦與水豆腐合烹,鮮美非常。廣和居還有一個(gè)“江家豆腐”是江韻濤所授,用豆腐和蝦子、豆豉、筍丁制成,本是江家的私房菜,也很精美。江韻濤是個(gè)太守,潘祖蔭是尚書,有人常把“江豆腐”與“潘豆腐”一起叫上桌,比比太守和尚書的豆腐哪個(gè)更鮮。魯迅先生與廣和居的關(guān)系是很深的。據(jù)《魯迅日記》記載,魯迅于1912年5月5日到北京,5月7日即“夜飲于廣和居”,此后便經(jīng)常去,平均每月不少于四五次。
梁實(shí)秋先生最愛吃“雞刨豆腐”,把一塊老豆腐在熱油鍋里用筷子捅碎,捅得亂七八糟,略炒一下,打入一個(gè)雞蛋,再炒,加大量蔥花。飼養(yǎng)過雞的人都知道,一塊豆腐被雞刨過后是什么樣子,名字雖然難聽,但吃起來卻是別有風(fēng)味的。
滿漢全席里有一道“平橋豆腐”不得不嘗,這是一道很有名的菜。所謂平橋只不過是當(dāng)?shù)匾粋€(gè)小鎮(zhèn)的名字,據(jù)說那里的豆腐最好,可是如今只剩下了一個(gè)美好的名字留在菜譜上。據(jù)介紹,這道菜曾經(jīng)入選過滿漢全席,其中自有微妙。這道菜首要的是刀功,滑軟的豆腐都被切成碎小的菱形,可是每一片都保持完整。這道菜的輔料很多,比如香菇丁、雞肉丁、香菜末等,最后還要用鯽魚的魚腦提鮮。這道菜味道清淡,后味綿長。吃這道菜需要注意,看上去不熱,實(shí)際上很燙。這也是這道菜的微妙之處。
老北京還有臭豆腐一絕,王致和康熙八年進(jìn)京會(huì)考落第,滯留京城,為謀生計(jì),做起了豆腐生意,一邊維持生計(jì),一邊刻苦攻讀以備下科。一次,做出的豆腐沒賣完,時(shí)值盛夏怕壞,便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作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此他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讀,漸漸把此事忘了。秋涼重操舊業(yè)時(shí)他想起那小缸里的豆腐,打開一看,臭味撲鼻,豆腐已成青色。棄之可惜,大膽嘗之,不但吃到嘴里不臭,味道還十分鮮美。拿給鄰里試之,無不稱奇,從此盡心經(jīng)營起臭豆腐來……
此外,豆腐還有豆腐腦、老豆腐、豆汁、麻豆腐等附屬產(chǎn)品。老北京的豆腐腦可是鮮香可口,早年前門外門框胡同的“豆腐腦白”和鼓樓的“豆腐腦馬”最為有名,人稱“南白北馬”。還有一種小吃叫老豆腐,把豆腐盛在碗里,不澆鹵,放上各種調(diào)料,如韭菜花、醬豆腐汁、芝麻醬、香油、辣椒糊和蒜汁等。
豆汁是用制造綠豆淀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做成的,一般味酸略苦,有輕微的酸臭味。過去有一則笑話,說齊化門(朝陽門)外營房的旗人都聚在街頭痛哭流涕,路人問之,哭者愈痛,謂“豆汁兒房都關(guān)了張,豈不要了性命?”笑話歸笑話,老北京人尤其是旗人,特別喜愛喝豆汁兒。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yùn)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dāng)差?!庇谑?,源于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記錄最多的就是豆腐,有凍豆腐、蝦油豆腐、蔣侍郎豆腐、楊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程立萬豆腐、慶元豆腐、張愷豆腐等,不一而足。但凍豆腐卻是最受歡迎的,可下火鍋,可做凍豆腐粉絲熬白菜。有人說,西山的泉水做的凍豆腐最好吃,泉水好其實(shí)做豆腐未必好,凡是凍豆腐,味道都差不多。老北京的勞苦人民,辛勞一天,捧著一大海碗凍豆腐粉絲熬白菜,就著個(gè)大饅頭,稀里呼嚕地一頓海吃,很快樂。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