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冉
吳明冉/阿壩師范學院雙語教育系助教,碩士(四川汶川623002)。
明清時期,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岷江、涪江上游的理縣、汶川、茂縣、松潘、黑水、石泉縣(今北川羌族自治縣)等地,羌族教育仍然以傳統(tǒng)社會教育,即羌族原始宗教、釋比經典、民俗禁忌教育為主,對羌村社會和羌民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和規(guī)范性。而以儒學教育為主的學校對于提升民族文化素質,推進民族融合則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疾烨紖^(qū)興學歷史,至晚可上溯到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松潘置博士、助教各一人;元和間汶川有進士元友諒;南宋紹興間石泉知軍魏禧創(chuàng)辦學宮,地方官員、羌酋子弟入學讀書。嘉定九年(1216)刻《魏侯祠記》有“以頌公興學”的記載[1]。但羌區(qū)學校規(guī)模小,一般羌民子弟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明清時期,隨著改土歸流的深入,“湖廣填川”移民潮的沖擊,羌漢雜居,政治、經濟、民族交流日益廣泛,隨之帶動了文化教育進步。特別是經過羌漢有識之士的倡導和努力,羌族教育事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多種教育模式并存,羌族教育日臻完善。利用碑刻材料,結合史傳,考察明清羌族教育對于認識羌民族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足跡具有重要意義。
清理碑刻銘文,證以其他文獻記載,發(fā)現(xiàn)明清時期羌族教育主要有學宮、書院、家塾、社學、義學等形式。
學宮,又稱儒學、縣學、府州學,為地方官學,附于縣城、府州文廟內。文廟,是古代官方祭祀孔子的場所,一般由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明倫堂、尊經閣、崇圣祠等組成,集藏書、教育、祭祀于一體,既是古代供祀孔子、先賢名士的紀年館,也是官辦學校,是儒學傳播和發(fā)展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教育的典型范式。此外,奎星樓、文昌祠(文昌宮)等也是古代教育場所。
明清羌區(qū)最早恢復舊制學宮的是石泉縣。明洪武四年(1371)主簿盧子亨重修儒學。永樂間知縣康維政興學校,宣德四年(1429)重修。此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及清康熙、乾隆間多次重修、重建。正德二年(1507)《重修石泉縣學記》載:“宣德間民罹兵燹,學宮歲久剝落?!焙胫问辏?500)知縣林貴首務學校,捐俸鳩工,伐木陶瓦[2]。
其次是茂州,永樂八年(1410)知州劉堅設州學。宣德三年(1428)知州陳敏“遷學?!盵3],建文昌宮,立朱夫子像。道光《茂州志》《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嘉靖至道光間大規(guī)模重修、重建學宮達12次,增建欞星門、文昌宮、崇圣祠、明倫堂、泮池及宮墻等,學宮木石堅固,規(guī)模宏敞。其形制與內地文廟建筑一致。
汶川縣學的恢復略遲于石泉、茂州。明正德二年(1507)威州知州崔哲“城西移建學宮,以倫理化導士民”[4]。乾隆間《遷復威州廳事記》碑云:“癸酉科,文場舉一人,武場舉一人。越丙子,文又舉一,武連舉二?!盵5]明確記載正德八年、十一年威州科考科目和及第人數(shù)。嘉靖二年(1523)大規(guī)模重修大成殿、欞星門、泮池等。清順治初張耀祖任知縣,任職二十一年,重修學宮、文昌祠等,“修禮樂,崇儒術。 ”[6]見康熙元年(1662)《修建文廟碑》。又,四十三年(1704)《重修文廟碑》,均刻于汶川縣綿虒文廟。后碑毀于20世紀70年代綿虒中學修建中。文廟還刻《御制訓飭士子碑》《勅建平定青海碑》《勅建平定兩金碑》等,亡佚。
明景泰三年(1452)羅綺鎮(zhèn)守松潘衛(wèi),在防區(qū)衛(wèi)所城東街建文廟設學。《羅綺德政記》:“設學校,用夏變夷?!盵7]刻于松潘城隍廟側,亡佚。嘉靖、萬歷、崇禎間相繼補修、增建,后毀。清康熙間總兵卓策、周文英相繼重修,學政曾王孫撰《文廟碑》,原刻立于松潘文廟,亡佚。重建大成殿、啟圣祠、欞星門等,學宮煥然更新。咸豐毀,歷任同知鄧友建、周儕亮、鄧友仁、王葆恒等重修,宣統(tǒng)毀。
民間書院源自讀書人的書齋,官府書院由朝廷整理圖書典籍的機構演變而來,故書院從誕生起就有民辦和官辦傳統(tǒng)。書院發(fā)展到明代已步入成熟,漸次從先進發(fā)達地區(qū)推廣到邊陲落后地區(qū)。羌區(qū)則發(fā)展遲緩,直至清代才有書院。
松潘岷山書院、錦屏書院分設于城東文廟側、漳臘城南大街,清初建,咸豐末廢。光緒元年(1875)同知劉廷恕創(chuàng)修岷山書院,重疊三層,撰《重修鼓樓岷山書院碑》,立于東文廟側。二十九年(1903)改為學堂,馬鴻藻、徐勁岑分別撰《高等小學校碑》以紀。
民國《汶川縣志·學校》: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汶川書院;嘉慶 《四川通志·學校》:乾隆二十八年(1763),治南學宮建石紐書院[8]。均指知縣李成桂建。汶川治所綿虒,位于汶川治南??记∈哪辏?749)《書院學田記》,原刻于綿虒文廟,亡佚。載汶川、灌縣知縣王聲鑾,與汶川紳士、瓦寺土司,捐資置買學田,歲得租金,作延師膏火費,表明乾隆十四年汶川書院已設立。汶川書院、石紐書院應是同一書院不同名而已。嘉慶十四年(1809)《買田碑》,邑士高從孔等11人捐資買田,以支學師。道光八年(1828),在今水磨鎮(zhèn)小學設興仁書院,后改名“儲秀書院”。咸豐初《儲秀書院碑》記創(chuàng)建學宮30余間。同治九年(1870)《興仁書院碑》,邑候柳芷翁題字,本地名士胡志朝等 12人“崇儒諸君子,慮束修或有不敷,因樂捐佃祖銅錢?!盵9]刻于書院內,現(xiàn)存原址。這些碑銘為清代官紳捐資辦書院提供了實證材料,同時也是羌區(qū)艱難辦學的縮影。
茂州九峰書院,道光七年(1827)署州周鑾建。理縣花巗書院,嘉慶十八年(1813)同知徐廷鈺創(chuàng)建。石泉酉山書院,乾隆三十年(1765)知縣姜炳璋創(chuàng)建,有講堂、書室,中奉朱子神位,倪承寬撰《創(chuàng)建酉山書院記》。嘉慶二十五年(1820)知縣郭德塤、道光十一年(1831)知縣趙德林捐俸祿生息并勒碑。清末西學東漸,朝議變法,停科舉,羌區(qū)紛紛奉召辦學堂,光緒二十八(1902)《北川創(chuàng)建小學堂碑》反映了北川新學制肇始。
家塾,又稱私塾,指塾師應富家大戶或一族或一村之邀,在宗族祠堂、廟宇或自家開館,學生繳納束修入學。因此有“坐館”“村塾”“門館”之說,是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最基層的教育,屬于宗祠、私學和家學啟蒙教育。
社學,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學。元代50家為一社,每社設學校一所。明清沿置,府、州、縣及鄉(xiāng)皆立社學,入學者可免差役,是鄉(xiāng)村官辦啟蒙教育。明知州張化美在茂州南明門外、內城置社學,擇貧而好學者給以館谷、訓課??滴跷迨辏?714)“令各省府州縣多立義學,聚集孤寒,延師教讀”[10],義學逐漸代替社學。義學是由官民義捐的蒙學,設于廟宇、祠堂、書院等,專收民間貧寒生童免費讀書,識字為主。生童修完規(guī)定科目可申請童生試,取得秀才稱號,再入府、州、縣學深造。嘉慶二十二年(1817),茂州設九峰義學;道光七年(1827)再設城內治平寺、興文州東干溝、儲英州南石鼓、養(yǎng)中州北舍棠等義學4所。道光間石泉縣分別在本城、陳家壩場、漩坪場、通口場、讓鄉(xiāng)龍歸寺、河東日片口場等設義學8所。松潘廳義學2所,同治間附設于學署和岷山書院。約同治三年(1864)《何遠慶德政碑》,刻于松潘縣,亡佚?!芭辔娘L,振學校,建青云塔,興義學館”[11]是當時興義學的寫照。至清末,松潘還在公舍、祠堂、東岳廟、武廟、文昌宮辦初等學校及勸學所,足見羌區(qū)教育模式多樣化。
改土歸流,統(tǒng)治者對羌區(qū)實施直接管理。為使羌民“傾心向化,風移俗易,與中國比”[12],羌區(qū)官員以《詩》《書》《禮》《樂》為治之本,“興學化民,百廢皆舉”[13]。興學在于化民,化民是為了加強統(tǒng)治。不過,重教興學辦校則有力地促進了羌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景泰六年(1455)《陳敏墓志》20世紀80年代發(fā)現(xiàn)于茂縣。事跡見乾隆五十九年(1794)《陳敏記功碑》,現(xiàn)藏茂縣羌族博物館。敏在茂任職幾及三十年,帶領羌民開荒造田,“遷學校,葺城堡”[14],整修道路、橋梁、祠宇等。尊重羌人宗教習俗,不歧視羌人,鼓勵羌人子弟入學接受儒家文化?!睹魇贰り惷魝鳌罚骸昂诨⒉旆咏?,為官軍所獲,敏從其俗,與誓而遣之?!卑床焓龟愄o故杖死羌人,陳敏彈劾,“泰下獄論罪”[15]。當遭喪去官,岳希、靜州、隴木長官司各寨羌民奏請留任“良牧”。卒后葬于茂州南明門外,墓前建祠。永樂間州人鑄敏銅像祀焉。而今陳敏墓冢、祠堂、塑像已不存,但其重教興學的教育思想?yún)s薪火相傳。
茂州嘉靖中兵備胡鰲,知州王生賢、錢純讓;隆慶間知州王喬華;萬歷間知州段宜標、張化美;崇禎間副使史贊舜;順治間知州趙廷禎;康熙間知州黃升;乾隆間知州劉墧添;嘉慶間學正聶元樟;道光間知州李紹祖、楊迦懌等。汶川正德間知州崔哲;嘉靖間提學副使張邦奇、兵備余珊;順治初知縣張耀祖;康熙知縣陸洽源等。松潘景泰間總兵羅綺;崇禎間副使史贊舜;康熙間總兵卓策、周文英;同知鄧友建、周儕亮、鄧友仁、王葆恒等。石泉洪武間主簿盧子亨;永樂間知縣康維政;弘治間知縣林貴、訓導朱琳魁;正德間知縣蕭昺;嘉靖間副使戴鱀、知縣路宏、守備何定;康熙間知縣朱點、林逢春、趙之隨;乾隆間知縣崔錀等歷任官員皆重教,主持重修、擴建、重建學宮。如余珊,嘉靖初以兵備蒞茂,“設汶川縣學”,而“城堡關隘量為添置”[16]。明代中后期朝廷對羌區(qū)實行嚴苛軍事管制,作為武官重學,足見崇儒興學思想深入羌區(qū)人心。康熙間進士石泉知縣趙之隨,暇集生童講學課藝,捐圖書數(shù)卷。離職時羌民送百余里,并為之刻去思碑[17]??滴跞哪辏?695)《文廟碑》,刻于松潘文廟。碑云:“總戎崇儒重道,能以身先之所謂修明樽俎之間,折沖千里之外者?!盵18]喻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談判中制敵取勝。羌區(qū)興學崇儒,羌人知禮偃武,正體現(xiàn)出儒家德化施政的思想。
當然,羌區(qū)官員興學重教,一方面是明清兩代重文教、尊孔崇儒,另一方面科舉出仕,本身就是教育的獲益者。上述官員多為進士或讀書人。如羅綺、劉堅、胡鰲、余珊,進士。張化美、錢純讓、段宜標,舉人。陳敏,太學生。黃升,亳州撥貢。史贊舜,庚戌科第三甲[19]。劉墧,國子監(jiān)生。李紹祖,順天大興人。“以武進士授三等侍衛(wèi)”[20]。他們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深信興學可教化羌民,維護社會道德、統(tǒng)一思想、鞏固皇權,并身體力行。如姜炳璋,進士。乾隆二十九年(1764)任石泉知縣,教民種水稻、載桑桐、建書院,多次入番寨“教諭”番民,改變火葬等習俗。
乾隆十二年(1747)茂州知州陳克繩,浙江舉人,修《??h志》。嘉慶四年(1799)汶川知縣李錫書,山西進士,新建學署,撰汶川現(xiàn)存第一部志書《汶志紀略》。楊迦懌,道光十一年(1831)修《茂州志》,著《李氏蒙求集注》,主張教育先學《三字經》《百家姓》,次教韻語,再授《四書》,是明清小學教學法的提煉和總結,對于促進羌族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即使對于今天的語文教學仍然有借鑒價值。
明清貶謫官員也推動了羌區(qū)儒家文化傳播和羌族教育。萬歷二十年(1592)《蘇繼文墓志》,茂縣出土,現(xiàn)藏茂縣羌族博物館。繼文初習禮武生,后學文補州學生,“游于故太史玉壘王公門”,學優(yōu)而仕[21]?!疤酚駢就豕?,即王元正,陜西盩厔人。翰林檢討,謫戍茂州衛(wèi),號玉壘??芍诿萦薪逃顒印7稖Y,桂陽人,正德中以郎中謫威州,選羌民子弟入學宮,以教詩書。
茂州州學,從立學之始,知州劉堅召集眾羌,論以朝廷成俗之意,羌人遣子就學讀書。正德二年(1507)《重修石泉縣學記》:“選民間子弟入學,嚴講肄之法,篤勉勵之心。有體有度,士風翕然。弦誦洋洋,非徒觀美而已也?!盵22]到清初,羌族教育已獲得較大發(fā)展??滴踉辏?662)《修建文廟碑》,汶川諸生超蹌其中,共修大業(yè)。三十四年(1695)《文廟碑》,松潘已有博士弟子張良佐而下凡58人。雍正八年(1730),松茂道鄭其儲“題準嗣后茂州羌民一體應試”[23]?!肚鍖嶄洝な雷趹棇嶄洝罚好萸济褡拥芸婆e出貢,“卷面不必分別漢羌額數(shù)。憑文去取。以廣樂育鼓勵之意”[24]。標志著羌漢教育從外部形式到學習考試內容已無區(qū)別。這種模式適應了明清時期羌漢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
羌民送子入學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獲取功名的史實多保存在石刻文獻中。道光七年(1827)《水磨坪治安管理碑》,刻于茂縣溝口鄉(xiāng)水若村,現(xiàn)存東岳廟遺址。地方官勸捐、“勸設鄉(xiāng)學處”,羌民 “子弟皆得就讀”。村內“刊刻《圣訓六諭》、《敬衍養(yǎng)蒙詩》及《勸孝歌》,皆有益于身心?!贝迕瘛氨痴b純熟”,不論男女皆可領略、通解[25]。 民國八年(1919)《李國斌墓碑》,刻于茂縣光明鄉(xiāng),現(xiàn)存原址?!八陀窭ス?,玉明習武?!盵26]嘉慶《慶升橋碑》有汶川貢生楊一揆。咸豐九年(1859)《韓道墓碑》有茂州貢生方何榘。道光十一年(1831)《何延福墓志》,出土于茂縣光明鄉(xiāng)刀溪村。志主增生,生三子,分別為科舉貢生、增生、廩生。光緒二十五年(1899)《夏毓秀德政碑》,刻立于四川省南坪縣夏公祠。立碑者有松潘廩生馬光遠、蒙春輝、湯自新、文為富,茂才米家書、文成章、任光超、文耀光,太學生哈玉發(fā)、鄒啟桂、文登儒。茂州學博王錫綬、趙樹清,茂才張兆麟;理番廩生雷震修等,皆羌區(qū)本土學者,只是羌漢雜居,族別難辨。羌族教育曾培養(yǎng)出本民族文學家,如趙萬嚞,號三吉,汶川縣雁門鄉(xiāng)月里村人。曾高祖父均當?shù)孛?。萬嚞博學能文,擅長書法,代表作《歲試蓉城醉后題壁》《月里廟宇》《重建索橋外三圣宮廟宇碑序》等收錄在民國《汶川縣志》。隨著教育的逐漸普及和深化,儒家經典也漸漸融入羌民心中,成為調整人際關系、增強自我修養(yǎng)的主要準則。
由于羌區(qū)地處高山峽谷,土瘠民貧,民間子弟往往無力讀書,應試之童寥寥,為了培養(yǎng)羌族知識分子,政府曾在羌區(qū)出臺保護政策。嘉慶二年(1797)《非土著人民不得應試章程碑》,為保護本地考生權益,杜絕冒籍科考,四川布政使、省提督學政、州學政、知州等批示:汶川學籍嗣后非土著廩生不得保結,非土著人民不得應試。原刻于汶川縣綿虒鎮(zhèn)衙署門前,現(xiàn)藏汶川縣文博館。書寫者為邑增生孟維聰。嘉慶十五年(1810)直隸理番廳同知徐廷鈺刻《徐廷鈺稟禁止冒籍考試碑》《徐廷鈺清整飭地方并學校碑》。碑刻文獻證明羌區(qū)科舉冒考流弊由來已久,而官府也曾以嚴厲的措施加以杜絕,維護教育公平。這不僅在古代曾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對于今天羌區(qū)、羌族教育都還有借鑒意義。
明清羌族教育的發(fā)展既是統(tǒng)治階級強化統(tǒng)治、強制推行漢化的結果,也是羌族在頑強地保持著自身民族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儒家文化教育營養(yǎng)的有益吸收,帶來的是羌民族文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是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其合理因素和積極意義值得總結、研究、借鑒,同時也提醒我們怎樣才能既保持本民族的特質,又吸收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既堅持本民族社會教育的成功經驗,又發(fā)展儒家文化教育的德化功能,這將是任重而道遠的課題。
[1](清)趙德林.道光石泉縣志[M].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66)[M].成都巴蜀書社影印本,1992:337
[2][13][22](清)姜炳璋.乾隆石泉縣志[M].北川黨史地方志辦公室據(jù)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本重刊,2008:98,98,98.
[3][14]阿壩州文管所陳學志提供拓圖
[4][5](清)吳羹梅.直隸理番廳志[M].同治五年(1866)//中國地方志集成 (66)[M].巴蜀書社影印,1992:723,789.
[6][清]李錫書.汶志紀略[M].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汶川縣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據(jù)蘂石山房藏版校注,郫縣唐昌印制廠,2004:395.
[7][11][18]張典.民國松潘縣志[M].1924//中國地方志集成(66)[M].成都巴蜀書社影印,1992:298,293,300.
[8]四川文獻研究所.楊芳燦等.四川通志[M].臺北京華書局影印,1967:2620.
[9][26]曾曉梅藏拓
[10](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典考[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5493.
[12]茂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茂汶羌族自治縣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7:747.
[15](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4466.
[16](清)楊迦懌.道光茂州志[M].道光十一年(1813)//中國地方志集成(66)[M].成都巴蜀書社影印1992:376.
[17][23](清)鄧存詠.道光龍安府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66)[M].成都巴蜀書社據(jù)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影印,1992:870,342.
[19]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589.
[20]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11240.
[21]茂縣文博館藏石
[24]清實錄(8)[M].北京:中華書局,1985:339.
[25]李鳴.羌族法制的歷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