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果=結論。有些論文雖有“結論”,但其內容卻不過是研究“結果”的縮寫。對此,國標和許多科技寫作論著都強調指出: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不只是實驗結果小結的簡單重復”。由此可見,將“結果”等同于“結論”,是結論寫作的主要誤區(qū)之一。
2.分析=討論=結論。在科技期刊上,還有不少以“結果與討論”作結尾的論文。但其內容仍屬“結果與分析”。缺乏真正的討論內容,也沒有結論性文字。
3.為“避免重復”而以摘要代結論。為了服從論文和期刊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要求,論文均有摘要,且寫進了結論內容。其實摘要并非論文的主體構成部分,而是論文的附加部分。摘要的作用,是幫助讀者了解論文梗概,便于文獻檢索。盡管摘要中允許出現結論的內容,但它卻不能代替結論,因為二者的作用是不同的。論文中不寫結論,那么摘要中的結論性文字也就成了無源之水。